首页 -> 2006年第9期
荣毅仁与“荣盛小集团”的平反
作者:计泓赓
据此,上海市委统战部作出《关于“荣盛小集团”的问题的复查结论》:
关于“荣盛小集团”的问题的复查结论
1957年整风反右期间,对荣毅仁等同志以“荣盛小集团”问题进行揭发批判是错误的。它严重损害了党和工商界上层人士的关系,破坏了工商界上层人士之间的团结,挫伤了这些同志的积极性。
经复查,所谓“荣盛小集团”并不存在,这是反右扩大化的反映。为了彻底纠正“左”的错误,对1957年上海市民建、工商联“两会”常委会上批判的所谓“荣盛小集团”问题,予以彻底否定,有关材料予以销毁,并在相应的范围内肃清影响。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
1984年12月
1985年8月,中央统战部派五局副处长王德宽拜访了荣毅仁,就上海市委统战部关于对“荣盛小集团”复查情况和意见的报告以及复查结论,征求荣毅仁的意见。
荣毅仁说:“我同意这个报告和结论。1957年反右斗争前夕,我和盛康年、经叔平几位同志,不过是常在一起谈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问题,不存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问题,也不存在处处同党斗争的问题。这件事对工商界的影响是不好的。当时就有人说,工商界朋友要少来往,不要讨论国家大事,更不要公开发表什么意见。这种消极影响,多年都在。‘文化大革命’一来,又搬出这个问题被整。经叔平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差点出了乱子。粉碎‘四人帮’后,这种消极影响仍然存在。1979年我在组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时,就有工商界朋友告诫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出头搞这件事?为什么不吸取1957年的教训?其实,我个人没有什么问题,中央了解我,信任我,搞不搞平反结论没啥,但消除影响事大。上海市委关于彻底否定小集团、肃清影响的意见是正确的。我赞成在北京和上海的工商界朋友中,把这个问题公开讲清楚,以造成大家敢于讲话,敢于做事情的气氛,集中精力为‘四化’的建设出力。我要感谢统战部为这件事做了许多工作。”
1985年9月18日下午,中央统战部在北京饭店中楼宴会厅举行彻底否定“荣盛小集团”问题的座谈会。应邀出席座谈会的有荣毅仁和夫人杨鉴清,经叔平和夫人王征萱,民建中央和工商联的领导人胡子昂、孙晓村、许涤新、孙起孟、古耕虞、张敬礼、万国权、黄凉尘、浦洁修、孙孚凌、黄大能、冯梯云、樊陶斋、叶宝珊,中信公司总经理徐昭隆等。
座谈会由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主持。中央统战部秘书长陈欣宣读了上海市委统战部《关于“荣盛小集团”的问题的复查结论》,副部长李定讲了话。
李定说了以下四点:
一、1957年反右派斗争期间,对荣毅仁、盛康年、经叔平、严谔声等同志以所谓“荣盛小集团”进行揭发批判,是错误的。
20世纪50年代前期荣毅仁等同志在一起议论并提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有些是属于思想领域的认识和需要探讨的问题,有些是属于政策和工作上的问题,这是正常的,根本不存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问题。而对荣毅仁等同志进行错误的揭发批判,严重地损害了党和工商界上层人士的关系,破坏了工商界上层人士之间的团结,挫伤了这些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的积极性,并在工商界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所谓“荣盛小集团”问题,应该彻底否定,有关材料予以销毁,并在相应范围内肃清影响。
三、对荣毅仁同志进行错误的揭发批判,是“左”的错误,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反映。中央统战部在很大程度是要承担造成这一错误的责任。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后,我们对此虽然做了复查纠正工作,但是抓得不够紧。我们将通过纠正这一错误总结教训,进一步肃清“左”的影响,正确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在此,我们向荣毅仁、经叔平等同志表示赔礼道歉。
四、荣毅仁、经叔平同志是顾全大局的。从 1957年至今的20多年来,荣、经两位同志背着这个错案,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两位同志遭受冲击和迫害,但是他们没有动摇跟党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信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荣毅仁、经叔平同志振奋精神,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要“勇于创新,多作贡献”,把公司“作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个窗口”的批示,做出了很大成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统一祖国、为发展国际统一战线,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我们相信,荣毅仁、经叔平同志今后将会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许涤新、孙晓村、胡子昂、孙起孟等也先后在会上发了言。
荣毅仁也在座谈会上发了言。他说:“参加今天的会心情非常激动。上海市委统战部平反这个错案,是个英明的决定,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我对党非常感激,十分感谢。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我相信国家一定会走向繁荣。李定同志讲赔礼道歉,我不敢当。(杨静仁插话:应该赔礼道歉,他是代表中央统战部的,我们抓得晚了一点。)我想,党内对这个问题也会有个认识的过程。彻底平反对我是莫大的安慰。上海刚解放,我就跟党接触。我和康年都是积极的,跟党走的。我和康年同工商界朋友一起商量一些问题,提出的看法和意见,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但是我们同党没有二心。反右派中,自己认识一下自己的缺点,对思想进步有帮助。到‘文化大革命’时,在‘小集团’前又冠以‘反党’,成为‘反党小集团’,我始终是有看法的。运动过后,工作受到影响,工商界朋友不敢私下往来,讲真话、比较坦率的人少了,说官话的人多了,相当一个时期不正常。30多年来,我对党没有离心离德,对党加深认识后,一直没有走过回头路。尽管经过这样那样的运动,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我还是深信党的领导。对我来说,党是信任的,但是‘小集团’问题在工商界仍有影响。1979年我找工商界朋友组建信托投资公司时,就有同志讲,还是少搞些,搞不好将来再来个什么集团的,吃不消。所以,我提出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957年对我们批判,从上海市‘两会’(民主建国会、工商业联合会)开始,后到‘两会’中央,在工商界中的影响并未肃清。我相信,通过澄清这个问题,对工商界、对国家、对党,对社会主义更有帮助。”
经叔平在座谈会上也发了言。他说:“解放前,我是盼望解放的。解放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恢复生产。1957年以前,我们看到想到的问题,有对的,也有错的,总觉谈出来有好处。1957年那么一搞,也算过来了,但到‘文化大革命’又翻出来了,自己总是在运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现在作出平反结论,我感激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中央统战部长杨静仁在最后发言中说:“1957年这件错事,由中央统战部承担责任。上海搞批判,我们也要承担责任;复查改正工作,我们抓得不紧,督促不力,也有责任。彻底否定所谓‘荣盛小集团’这个错案,不仅对民建、工商联,对统一战线工作,都有良好影响。建议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开个会,李定同志去讲一讲,代表中央统战部作自我批评,求得谅解。荣毅仁、经叔平同志的态度是好的,团结起来向前看,为党为人民多做贡献。我们对已故的盛康年、严谔声同志,表示悼念之情。”
座谈会后,北京饭店七楼大厅摆起了两桌酒席,荣毅仁夫妇、经叔平夫妇、杨静仁、李定、许涤新、胡子昂、孙起孟、陈欣等都在主宾席就坐,大家有说有笑,频频祝酒,欢乐融洽的气氛充满整个大厅。
事后偶或谈起所谓“荣盛小集团”这件往事时,荣毅仁说,这件事发生在上海,当时发难的也仅是上海工商界少数几个人,不能全由中央统战部来负责,更何况中央统战部当时是执行毛主席的指示的。
经叔平一向是肯动脑子又十分能干的人,卸下思想包袱后,积极性更高,后来历任全国工商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住在上海的盛康年夫人周素琼说,平反了小集团这件事,可以告慰康年在天之灵了。
历史旧账了却以后,荣毅仁更加意气风发,把中信公司办得越发有声有色。1985年7月1日,他实现了从20世纪50年代就有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93年在他77岁高龄的时候,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责任编辑 刘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