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1966年随周总理访问罗马尼亚
作者:蒋本良
齐奥塞斯库说:“我们要通过直接谈话找到必要途径,取得共同的看法和互相谅解,达到团结,不要因而同他们分裂,还要同他们发展合作。”他希望中国也同苏联会谈,解决分歧。他说,苏共二十三大后,勃列日涅夫到罗进行了4天的访问。他多次表示,愿意在任何时候去会见中共代表,甚至他本人也愿到北京去和毛泽东会面。他常说,要同中国同志达成协议,这是他个人终生奋斗的目标。齐奥塞斯库转达完勃列日涅夫的口信后,谈了罗中之间的分歧:“我们不赞成周恩来同志的看法,说苏联背叛了社会主义,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我们认为这是不现实的。”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认为要同他们发展合作关系,要保持直接接触,这可以提供机会来检验他们的诚意,看他们是否真正愿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果我们是从自私的立场出发,那最好不让你们和苏联达成协议。我们不是从一些自私的立场出发,我们也没有变成苏共和勃列日涅夫的辩护律师。”
周恩来听后,表明了中国的立场:“我们双方在一些大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虽然我们力求避免引起公开争论,但事物的发展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料,不以我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有可能不可避免地走向公开争论。”“我们对苏联霸权主义揭露得最多了,但我们决不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同我们一起采取统一行动,因为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处境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所以可以采取不同程度的方法和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斗争。”对于罗苏关系,周恩来代表中国党和政府表示充分理解。他说:“你们需要同他们保持关系,你们同我们地位不同,有华约,还有经互会,你们只能在里面进行斗争,这是困难的。我们留在外面同它斗争,可以牵制它。”“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尊重你们的做法,你们尊重我们的做法。”“有不同的意见就可争论,坦率地争论可防止公开争论。”
在中罗反霸的共同大前提下,周恩来建议双方求同存异,相互配合,加强友好合作,共同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他说:“我们还是照以前一样,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你们在内部,根据你们的意见同他们斗争,我们继续站在外面坚持我们的立场。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并不妨碍我们两年来两党两国建立起来的友好合作关系。”齐奥塞斯库表示:“对不同意见可以讨论,在能取得一致的问题上扩大政治经济合作。我们有广泛的领域来加强我们两党间友好合作关系,我们要按照这一方针来行动。”
正当中罗双方在热烈气氛中会谈时,罗共中央联络部部长弗拉德突然把中国驻罗大使曾涌泉从会谈大厅叫出去,就周恩来中午宴会上的讲话提出修改意见。弗拉德对曾大使说:“我奉命请求你们把周恩来讲话稿中关于反对大国沙文主义、谴责现代修正主义和反帝必须反修这三点内容删去。”曾大使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但允诺报告。
双方会谈结束后,弗拉德向齐奥塞斯库汇报了中方拒绝删改周总理讲话的情况。这时离宴会的时间已很近,齐奥塞斯库当即请毛雷尔马上赶到宾馆,找周总理谈。周恩来在宾馆会客厅会见了毛雷尔。
“您一会儿在宴会上的讲话稿里,有几句话会使我们处于尴尬的地位。”毛雷尔委婉地申述说。“我们正在同苏共领导进行紧张的斗争,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关系准则。这是一场困难的斗争。如果我们发表你们这些意见,会被他们利用来反对我们,后果是难以设想的,会给我们带来损害。因此我们想请周恩来同志考虑一下那几段。”
“我很诧异!你们多次提到独立和互不干涉的原则,而现在我已经是第二次受到干涉了!”周恩来回答说。“你们要求我修改在机场的讲话稿,这是对我的第一次干涉。我们提到罗马尼亚人民反对大国沙文主义,这是我们的看法,是为了支持你们的斗争。但是为了照顾你们的要求,我还是把这句话的提法改得缓和了些。”周恩来说:“我们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不能隐蔽。如果连这几点都不说,我们就不能向党和人民交代我们的使命。”
周恩来有理有据的表态,使毛雷尔无言以对。为了缓和气氛,毛雷尔说:“我们不是强迫你们不能说,是改和缓一些还是删去,这完全由你们决定。我们实际上也在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只是我们不说反对大国沙文主义,而是说保卫独立主权,这就可以使莫斯科的先生们找不到指责我们的口实。”
这时,宴会的时间已经过了。毛雷尔看看周恩来不悦之色未消,主动找台阶下,说:“耽误吃饭了,请去吃饭吧!”
宴会上,齐奥塞斯库致欢迎词后,周恩来按原稿一字未改地讲了话。我翻译结束后,看到还没有来得及得知毛雷尔交涉结果的齐奥塞斯库,感到很不自在,板着脸不说话。毛雷尔也只顾闷头吃饭。周恩来则谈笑自如。
宴会后,齐奥塞斯库马上找到波德纳拉希,对他说:“周恩来的讲话稿不能这么发表,请你再跑一趟,给周恩来打声招呼。”波德纳拉希硬着头皮到宾馆来见周恩来。他对周总理说:“我们关心哺育同中国的友谊,我们从来不允许在我国领土上说中国和中共的坏话。”“过两周,勃列日涅夫、柯西金、乌布利希、哥穆尔卡、诺沃提尼、卡达尔、日夫科夫一起都要到布加勒斯特来,他们要孤立我们,说我们是亲华派。”“希望你们考虑我们的请求,把讲话内容以报道形式发表。”
“我们感谢你们反对开会反华。”周总理说。“在你们的报上,你们可以采取你们的做法。”
最后,中罗双方以“各发表各的”方式表明自己立场。这样,既公开表明了中国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的坚定立场,又尊重了罗马尼亚自主决定罗方讲话发表方式,解决了讲话稿的风波。
感受浓浓的情谊
6月19日清晨,齐奥塞斯库、毛雷尔和波德纳拉希陪同周恩来乘专机到著名的黑海明珠康斯坦察市。不到300公里的距离,半个多钟头就到了。当周总理和齐奥塞斯库走出机舱时,等候在机场的欢迎人群,挥动中罗两国国旗和玫瑰花,发出经久不息欢呼声。随后,在齐奥塞斯库陪同下,周总理参观了海滨区。参观后,在位于黑海岸北端的罗共中央休养所“北埃弗里耶”,双方进行了第三次会谈。周总理从国际形势讲起,介绍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批驳了“和平过渡”的虚伪性。
6月20日、21日,周总理访问了罗南部大城市克拉约瓦市、奥尔登尼亚州和阿尔杰什州。所到之处,几乎都是倾城倾乡出动,夹道欢迎,以最高的规格接待。
6月21日下午,返回布加勒斯特的周总理,在波德纳拉希的陪同下,参观了罗马尼亚党史博物馆。参观结束时,馆长请周总理题词。周总理稍显需考虑一下的意思,波德纳拉希马上会意地提议说:“带回宾馆慢慢写吧!”临走,周总理和波德纳拉希准备同博物馆领导合影,已经排列站好后才发现,中罗双方的摄影师已经提前赶到下一场活动地点去了,仅有的一名西方记者抢到了这一珍贵的镜头。波德纳拉希歉意地说:“这是我的过错!”周总理说,“这是我们共同的过错!”题词簿带回宾馆后,经过斟酌,周总理写下了饱含深情的祝愿:“……对于你们这种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我们十分钦佩。我们衷心地祝愿你们,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的革命传
统,把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获得完全胜利。”
第三次波澜
6月23日,周总理在罗马尼亚的访问进入高潮。当天下午,准备在罗马尼亚的最高殿堂“共和国宫”举行“罗中友
好群众大会”。大会预定下午5时举行。距开会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在后台宽大的休息厅,齐奥塞斯库、毛雷尔、波德纳拉希等罗共领导人正在进行紧张地商讨。齐奥塞斯库认为,周恩来的讲话稿通篇都是对苏联的严厉谴责,得把批评苏联的部分删掉。他还是请毛雷尔、波德纳拉希马上去宾馆,同周恩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