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1966年随周总理访问罗马尼亚
作者:蒋本良
“我们建议把讲话只限于两国间的关系和友谊,把国际生活、国际共运的观点放在一边。”毛雷尔开门见山点出了来意。
“我们可以推迟半小时开会,甚至一小时都可以。”波德纳拉希为了让周恩来放心,补充说。
“这是你们第三次干涉我的讲话!”周恩来表示了当然的义愤,对罗方的无礼要求进行反击,“我提一个反建议:群众大会不要开,也不搞联合公报。”“现在大家都已到会场去了,如不开会,人家显然会得出结论:中罗有严重分歧。”
这时,齐奥塞斯库打来了电话。波德纳拉希接过说:“齐奥塞斯库刚才来电话说,联合公报问题可以讨论,大会还是开。他也主张讲话只限于两国关系,会议延迟半个小时。”
在罗方坚持己见的情况下,周恩来严正指出:“你们采取的不是友谊的办法,你们为什么不早商量?”他果断地提出:“要么不搞群众大会,联合公报也不搞;要么你们发表你们的,我们发表我们的。”
看到周恩来如此坚决的态度,毛雷尔说:“让我们开会吧,但只谈两国关系。给我们支持,支持到底吧!”
在毛雷尔的恳切请求下,周恩来顾全大局地作了一些非原则的妥协。他指着讲话稿中批判大国沙文主义的一段说:“为了友谊,我可以不念那段。其余都是不指名的,有刺。”
随后,同齐奥塞斯库随时联络的米齐尔出去打电话请示。他回来转达齐奥塞斯库的意见说:“去掉那些直接影射苏联的:大骗局……经济附庸……还有禁止核扩散。”
周恩来听后批评说:“那还没搞成,我们要反对。你们为什么这么胆小?”
波德纳拉希赶紧解释说:“我们不是胆小,如果胆小,早就被别人吞掉了。”他附和齐奥塞斯库的意见说:“大骗局……这一段不要。”
“还是要开会?”周恩来问了一句。
“我们想开。”看到周恩来有点松动,毛雷尔赶紧说。
“去掉‘同一些大国……’这几个字。如果还不行,我不去了。”
“这里有多么好的东西,不讲是可惜的。勾掉了那些就去。”波德纳拉希见成功在望,欣喜地说。
“好了,找到了解决办法。”毛雷尔也如释重负地说。
“好,这是第三次了!”周恩来警告说。
这时,按预定开会的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会场上,不知缘由等待着的人们交头接耳,纷纷猜测,是不是出现什么严重问题了?
周恩来和毛雷尔、波德纳拉希达成协议后,立即从宾馆驱车直奔“共和国宫”。
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刚达成的协议又被齐奥塞斯库推翻了。周恩来一行走进休息大厅刚坐下,齐奥塞斯库就急切地提出:“周恩来同志讲话稿里还有两句批评苏联的话,要请周恩来同志去掉。”
周恩来马上给予回击:“刚才你们两位还同意我的建议,现在又变了。”
他对罗方的一系列无礼要求进行了批评:“这是对我的突然袭击。群众大会是你们安排的,我来也不是我要求来的,而是你们要求我来的。你们又要求只讲简短祝词,事先根本没和我商量。事先商量好才是平等的态度嘛!今天群众大会你们请了外国人,这事先也没有和我商量,我都不知道。”
齐奥塞斯库勉强说:“就算是我们的错误吧!现在需要一个解决办法。我们不愿出现不好的气氛,我们认为这不是对我们好的支持办法。”他又提出他的老办法:“或者只讲两国两党关系,我也不讲国际问题,周恩来同志也不讲国际问题。”
周恩来说:“或者齐奥塞斯库同志也不讲,我也不讲。你们方面另外找个人讲,我们方面赵毅敏同志讲,你们谁讲?”
齐奥塞斯库指着站在后面的米齐尔说:“米齐尔。”他转念一想,这样影响不好:“不过,人家要问为什么周恩来同志不向我们祝贺,齐奥塞斯库为什么不向中国人民表示祝贺?”于是,他又想出另一个办法:“或者,我们都不用稿子,只简单地祝贺一下,另外有三个劳动人民代表讲话。”
最后,为照顾大局,周恩来同意开会,但对齐奥塞斯库急切盼望的联合公报,说:“那公报不搞了!”
齐奥塞斯库只好忍痛割爱说:“行。”
大会终于可以开始了。
大会由布加勒斯特市委第一书记杜·波帕主持,他代表全体市民对中国代表团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三名工人代表致欢迎词后,齐奥塞斯库发表讲话。他盛赞了“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两党两国间兄弟般的合作”和“友谊的进一步发展”。接着,周恩来发表讲话。他赞扬了罗马尼亚的“光荣革命传统”后表示,在8天的访问中,“一直生活在热情和友谊的海洋中”。当他讲到中罗人民“无论在风里雨里,在惊涛骇浪中,都将永远站在一起,共同斗争!”全场掀起暴风雨般的鼓掌声,口号声和欢呼声交织成一片热烈的海洋。在全场沸腾的高潮中,周恩来结束了讲话。
在这场交锋中,我处处小心谨慎,力图在翻译中准确表达周总理的原意。他回到下榻的宾馆后表扬了我,说我翻译得不错。
最后的“秘密会晤”
6月23日晚上,周恩来在罗马尼亚部长会议大厦举行盛大告别宴会。齐奥塞斯库和罗党中央常设主席团全体7名成员以及其他500多名党政领导人、军队将领、群众团体负责人和各国使节出席宴会。席间,齐奥塞斯库力图消除双方发生争执的影响。他对周恩来说:“希望今晚发生的事只是一件过往的偶发事件,无论如何不要影响我们的关系。我们在这里不允许任何人反华。”毛雷尔高兴地说:“你们的来访对我们帮助很大。下月初华约开会时,我们可以坚决地提出问题,一家独当,顶住他们,使他们规规矩矩。你们的来访助了我们一臂之力。”
宴会后,齐奥塞斯库又要到周恩来下榻的宾馆作告别拜会。周恩来高姿态地坚持主动去拜访他。夜已深,齐奥塞斯库在自己的寓所会见了周恩来。在一间狭长并不宽大的客厅里,只有周总理、赵毅敏、乔冠华和我,齐奥塞斯库倾吐了自己心里话。
齐奥塞斯库一开始就说:“这次访问是一次良好的访问,只是在访问的某些时刻出现了一些阴影。这是我们的过错,我们还可以补救。”
周恩来马上说:“是啊,以后我们相互间还会有访问的。”
随后,齐奥塞斯库回忆起对中国的访问:“我只访问过中国一次,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我们同毛泽东同志进行了非常愉快的会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赞扬毛泽东说:“我们对毛泽东的个性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善于在困难的时刻寻找到解决办法。这是不容易学到的。”他检讨说:“至于今天发生的事,我请周恩来同志把这看作是由于我们一些同志不善于处理问题而引起的,决不要影响我们的关系,影响我们两党领导之间的关系。请你告诉毛泽东同志,罗马尼亚同志又作了一次自我批评,我们以前就作过自我批评。”周恩来再次坦诚表示对罗的支持说:“我们是要支持你们,让你们在华约和经互会有更大的发言权。但没料到你们会感到这么为难。”“这说明,为了通过一次访问能真正把两党的合作关系推进一步,需要事先协商。”齐奥塞斯库勾画了一张罗马尼亚和周围邻国的草图给周恩来看,进一步表露了罗马尼亚的处境。周恩来说:“我们认为,你们讲话温和一些,我们讲话硬一些,这样配合起来正是对你们很好的支持,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随后,齐奥塞斯库表达了对中国的坚定友情,说:“请周恩来同志告诉家里人,罗马尼亚人是中国的可靠朋友,罗马尼亚永远也不会攻击中国,也永远不会允许别人在罗马尼亚攻击中国。”
最后,双方发表了一个简短新闻公报,算作对这次访问的总结。《公报》指出:“访问进一步加强了中罗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且决心进一步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方面和群众团体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有益地交换了意见,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增进了相互了解。”
(责任编辑 刘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