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孙中山军事顾问荷马李的传奇人生

作者:陈小丽




  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曾得到多位国际友人的鼎力相助,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荷马李(Homer Lea)。荷马李不仅亲自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而且以其远见卓识,精准地预言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情况。然而,他的才华并不见容于他所身处的时代,他的事迹也很快淹没于茫茫史海。而今,人们只能捡拾历史残留的碎片,简单勾勒其传奇的一生。
  
  扶助保皇党
  
  荷马李1876年11月17日出生于美国丹佛,自小体弱多病,驼背,身高不足1.5米,体重不足40公斤,终其一生,都为没完没了的剧烈头痛所困扰,还要忍受间歇性失明的折磨,但所有这些并未能阻挡其对梦想的追求。
  1892年,随父母迁到洛杉矶后,荷马李进入洛杉矶中学学习,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对中国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学毕业后,他于1894年进入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后转入斯坦福大学攻读法学。荷马李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军人,据说他进入斯坦福之前曾通过某种途径进入西点军校,但因为身体原因被除名。在斯坦福期间,他终日沉迷于军事历史和政治学,狂热地爱上了中国和中国文化。在那里,他结识了几个中国留学生,并同他们成为好友,有时也会跟随他们一起到旧金山的中国城玩耍。通过这些好友,他了解了中国的情况,同中国在海外的保皇党人有了接触,还夜访了位于湾区的一个名为“中国互济会”的地下组织。在大学学习期间,荷马李一度想参军,但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作罢。他曾对自己儿时好友说:“所有的伟大事业都是由剑刻出来的,我的事业亦是一样,我要用剑刻出我的事业。”当别人提醒他不要忽视自己身体的畸形时,他讲述了19世纪20年代天生跛足的英国诗人拜伦献身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事例,并宣称,“中国将是我的希腊。”
  1900年,经保皇会洛杉矶分会的推荐,荷马李来到中国,准备协助保皇会进行庚子勤王活动。康有为认为其“来助甚好”,但碍于“饷薄难供养”,表示,“我力未厚,顷难即用之,须少待耳”。随着交往的加深,康有为对于荷马李的军事才干甚为钦佩,便封他为“大将军”,并发给他一套清朝的“将军服”,之后派他到广东训练和指挥勤王军。荷马李到广东后,曾准备“用一支由二万五千名‘苦力’组成的军队从澳门攻打广州”。由于保皇派的计划很快失败,荷马李的第一次军事指挥并不成功,但他还是率部随八国联军中的美国司令官查飞(Adna R. Chaffee)一同打进北京。当荷马李听说慈禧太后带着被软禁的光绪皇帝逃离北京时,主动请战,要求追击逃跑的慈禧太后,解救光绪。但他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法跟清军抗衡。事败之后,荷马李遭到悬赏通缉,只得逃亡,辗转经香港、日本,返回美国加利福尼亚。
  当他再次露面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使命:为保皇党训练军官。在查飞将军的帮助下,他聘请前美军军官奥白朗(Ansel E. O'Banion)来帮助自己。1901年,荷马李组建了西方军事学院(Western Military Academy),训练反清的美国华人青年。加利福尼亚的一些社会名流,如《洛杉矶时报》的出版商奥蒂斯(Harrison Gray Otis)、罗斯福总统的国务卿、191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鲁特(Elihu Root),都曾为学院提供担保。很快,该学院就成为中国保皇军的总部。美国政府曾就该学院是否违反中立法进行了调查。此后,他还在美国其他几个城市开设了类似的军事训练学校,以培训革命军人,并帮他们偷渡回中国。许多学员都出生于美国,但也有些是从中国搭乘墨西哥渔船偷渡到美国的。学员们在奥白朗的指导下,在圣莫尼卡山脉、好莱坞山、拉古娜海滩和鹰岩等处训练、演习,晚上还经常在中国城训练。1905年,康有为访美时,荷马李陪同他一起拜会罗斯福总统。他们坦率地谈了保皇军训练在美华人子弟的情况。同年6月的《洛杉矶时报》还报道了荷马李陪同访问纽约的康有为检阅保皇军的情况。
  
  惊世预言
  
  在训练保皇军之余,荷马李花了7个多月时间实地考察了美国西海岸的所有重要港口、海上通道,在此基础上,他写就了《无知之勇》(The Valor of Ignorance)一书,并于1909年出版。他在书中指出,日本是一个处心积虑的侵略者,而美国则是一个最容易被打倒的敌人,“我们的勇气,乃来自无能和不愿对于我们的弱点的承认。”该书详细说明了日本进攻美国的路线:“美国的海上防卫力量当首遭摧毁……日本当已占领了菲律宾……下一个目标就轮到夏威夷……”同时还绘制了一些日军进攻路线的地图,同二战中的日军进攻计划十分相似。
  《无知之勇》出版前,查飞将军为该书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并致函荷马李:“根据你的看法,我承认,除非我们现在就有所行动,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进行防御。”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也十分看重这本著作,1919年他出任西点军校校长后,曾想把这本书列为西点军校的必读书,不过没有成功,该书最终只列入了选读书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德国军队、后来又曾在中国作战的西克特将军(Hans Von Seeckt)看过该书后,说:“荷马李让人震惊。我很少遇到这样的作者,他能让你如此强烈地感觉到他肩负着整个欧洲大陆的重任。”该书在日本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卖出了8.4万册,成了日本军人的必读书。
  然而,大多数美国人都对《无知之勇》反应冷淡,认为荷马李危言耸听,以致该书出版后30余年都默默无闻。1910年2月20日的《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察觉到战争的威胁》的文章,其中提到,“荷马李将军在他最近出版的一本著作中,预言日本将通过战争,攫取菲律宾群岛、夏威夷、阿拉斯加,并占领和保有美国太平洋海岸。他的看法激怒了陆军和海军的军官们。”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人才开始重新审视荷马李的预言。12月29日,美国的《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入侵美国?》的文章,不仅详尽介绍了《无知之勇》的内容,而且还指出,“自荷马李预见到日本入侵美国,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世纪。许多人,其中不少是美国陆军和海军军人,已经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他的教诲了”。
  英国陆军元帅罗伯茨(Frederick Roberts)看过《无知之勇》后,力邀荷马李考察并分析英国所面临的威胁。1910年,利用应邀观看德国军事演习的机会,荷马李了解了德国的情况,随后来到伦敦,着手写作第二部著作——《萨克森时代》(The Day of the Saxon)。荷马李认为,德国和英国之间必将爆发一场史无前例的工业化战争。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验证。而该书对德国野心的剖析则更适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将谋求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更大的德意志帝国,并将在低地国家(欧洲西北沿海地区的国家)内设立傀儡政权。他警告说,英国需要更强大的陆军,英国不能仅靠其他欧洲陆地国家来保卫自己的要害利益。同时,他还预言:“最后,英国在对德作战的可能的‘胜利’中筋疲力尽,其固有的帝国声威将让渡给日本和俄国。”《萨克森时代》1912年出版后仅售出7000册,后来担任希特勒顾问的德国地缘政治理论家豪斯霍菲尔(Karl Haushofer)也曾读过此书。当荷马李研究俄罗斯的角色时,断言俄罗斯将会统治欧亚两洲,而这正是其未完成的第三本著作——《涌动的斯拉夫》将要论述的内容。
  
  支持孙中山
  
  随着对康有为幻想的破灭,荷马李于1909年起开始转而支持孙中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