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毛泽东首次访苏的铁路安全保卫工作(一)
作者:滕久昕
11月底,滕代远亲自向周恩来作了详细的汇报。一天傍晚,滕代远陪同周恩来一起到车库进行视察。周恩来认真地检查了车上的各项设施,甚至到为毛泽东登车时准备的一块木板都站上去试了一下。
周恩来对铁路方面的准备工作感到很满意。
“专列于当晚9时由北京出发”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岁寿辰。毛泽东此次访问苏联,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为斯大林祝寿。有关部门精心准备了一些礼物,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还带有一些当时苏联紧缺的蔬菜、水果,以及名茶、名酒、名烟等。
由于正值冬季,这些东西很难找到,且要的量又大,还要保证质量。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
在北京局和列车段领导向工作人员布置任务的同一天,前门火车站运转室接到“代号某某号和某某号行李车在你站停留待命,由你站负责车内保温”的命令。
新中国诞生前后,前门火车站多次担当重要列车的接送任务。车站员工对此习以为常,但这次有所不同。车站各股车道中只有第二道有保温设备,调车人员每天凌晨5点将装有白菜、大葱的行李车从第二道拉出去,为当日运营腾出车道。晚上,一天的运营结束后,再将两车调回第二道。一天最少一出一进,遇到运输紧张时,调车机要往返数次作业。调车员平时调运的车辆,一般几个小时后就由机车牵引走了,而这两节行李车整整放了一个星期,又调出又调进,不免引得职工发些牢骚。
1949年12月初,北京一连几天都下起鹅毛大雪,天气显得很冷。6日下午,周恩来向滕代远发出命令:专列于当晚9时由北京出发。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铁路职工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下午4时许,冯纪和任远首先进入停放在“大厂”内的专列,向工作人员传达了出发命令。
晚6时,在西直门火车站的站台上分别静静地停放着三列火车。
第一列是前驱列车,由5节车厢组成,车上有50名警卫部队的干部、战士和一部分铁路工作人员。
第二列是本务列车,由10节车厢组成,上面有1个连的警卫部队。
第三列是后卫列车,也是由5节车厢组成,除有50名警卫部队战士外,在2节行李车上装有各种礼品及蔬菜、水果。
各列车均装有大功率军用无线电台,随时保持联络。
滕代远在晚7时先到车站,随即上车进行检查,认为很好。
晚8时,周恩来在罗瑞卿陪同下上车视察,认为满意。
“我们莫斯科见”
1949年12月6日晚饭后,毛泽东带上随行人员陈伯达、师哲、叶子龙、汪东兴以及医生、厨师、警卫人员陈秉承、沈剑心、李加吉、田树彬共9人,晚8时由驻地中南海丰泽园分乘三辆汽车出发,8时30分到达西直门火车站后,随即登上列车。陪同毛泽东访苏的还有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苏联交通部部长、苏方总顾问、铁路专家柯瓦廖夫。护送毛泽东到边境线的中方同志还有李富春、李克农、毛岸英等同志。
到车站送行的中央领导同志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及北京市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他们送后随即乘车迅速离去。
毛泽东身穿皮大衣,头戴皮帽,走下汽车,健步走向专列,微笑着向守卫在车厢门口的同志频频致意,而后由周恩来、滕代远引导登上列车。车门两侧分别由罗瑞卿、杨奇清、冯纪和任远守卫,使别人从侧面无法看清毛泽东登上了哪节车厢。整个车站站台上异常肃静,没有一个闲人和走动的人员。毛泽东上车前后是没有一个外人看见的。
周恩来向毛泽东报告:“代远、瑞卿和奇清、克农同志随你到满洲里。还有铁道部公安局副局长冯纪和政治保卫处的任远,也要一路送您到满洲里,要不要认识一下?”毛泽东笑着说:“是不是刚才在车门口见到的两位,我们已经认识了嘛!”周恩来请示毛泽东还有什么指示?毛泽东高兴地说:“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喽?”
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望着周恩来说:“家里的事你要多辛苦了!”
“主席,请放心。家里的事我们会及时发电报向您请示,请您一路保重。”
“我们莫斯科见!”毛泽东以这句话结束了谈话,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周恩来走下专列,又把滕代远、罗瑞卿等人叫到一起语气严肃地说:“主席可就交给你们了。一路上要小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啊!”坐上汽车后,周恩来又摇下车窗对他们说:“我在北京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周恩来的汽车悄悄驶出车站。
忽然,站台另一端传来一个女人争吵的声音,任远闻讯后立即赶过去。原来是江青此时要进入站台送行被阻,正在十分生气地同警卫战士争辩。任远向哨兵出示了《特许通行证》后说:“让她过去,有问题我负责。”卫兵这才放行了。
任远陪着江青来到毛泽东的车厢。她一上车就抱怨说:“主席,你走也不说一声,我正在开会。”毛泽东答:“今天上午规定谁也不来送行,所以就没有给你讲。”
10分钟后,江青从车上下来,已经是雨过天晴,笑容开绽了。走到出站口时,她还不忘瞪一眼刚才站岗的那个卫兵。
“简直乱弹琴”
1949年12月6日晚9时,毛泽东乘坐的代号为9002的专列从西直门火车站第一站台正点出发。就在半个小时以前,停在第二站台的前卫列车已经发车。专列机车司机本应由天津机务段段长边光辉担任,但从北京开车时,北京铁路管理局机务处处长郎觉民亲自担当值乘任务,他凭着熟练的技术驾驶着“毛泽东号”蒸汽机车,牵引着毛泽东乘坐的专列,稳稳当当地以时速80公里速度行驶在北宁铁道线上。
毛泽东乘坐的本务列车由10节车厢组成,叶子龙、汪东兴、李加吉三人同毛泽东乘坐一节公务车。其实这辆车也是一辆瞭望车,一般都挂在列车的尾部,这次为了安全起见,加挂在倒数第三节。这节车共有4个房间,毛泽东用中间的一间,前面一间稍微宽敞的是会客室,叶子龙、汪东兴、李加吉三人用后面的两间。
陈伯达和师哲共用一节公务车;滕代远和罗瑞卿共用一节公务车;其他人员都分别乘坐头等卧铺车,主列还包括有餐车和行李车等。
按规定,为了保密,事先让列车员将毛泽东车厢整理就绪,一切物品均安放妥当,没有按叫人铃不必进去。
冯纪和任远敲门进入车厢,请毛泽东准备休息,他们举手敬礼说:“报告主席,我是……”毛泽东一挥手,微笑着说:“你是冯纪,你是任远,我们已经认识了么。”稍顿,毛泽东自言自语地说:“任远,任重道远。好啊!刚才还是你给江青同志解围的呢。”任远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天不早了,请主席休息吧!车上备有一切用具。”
毛泽东看见列车上专门备有毛巾、香皂、牙刷、牙膏等,立即叫他们把公家的东西好好收起来。他从自己随身带的一个小布袋里取出洗漱用具,掂了掂说:“我自己有,不需要公家另准备。”毛泽东对生活琐事如此认真,公私分明,使得工作人员对他肃然起敬。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专运任务。因为新中国刚刚建立,保卫部门心里没底,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的还是人海战术。许多地方都是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出马,站岗放哨,护路护桥。铁路沿线保卫工作做得很严密,沿线的车站、桥梁、涵洞、制高点、居民点及所有易于隐蔽的树林、土包、暗道,都布置了岗哨。铁路沿线两侧的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有一名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背朝路基,警惕地守卫在专列经过的地方。毛泽东的专列出国和返回两次经过,警卫部队都是提前6小时到现场布控,车过去1小时后才撤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