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毛泽东首次访苏的铁路安全保卫工作(一)

作者:滕久昕




  列车前方到达天津车站,停车后警卫的同志上来报告:“在专列要经过的铁轨中间发现一颗手榴弹!”
  罗瑞卿听后大怒:“简直乱弹琴!你们保卫工作是怎么搞的?出了问题,我们怎么向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代?”
  杨奇清也说:“怎么才发现?不是早就清理过了吗?”
  这时,站在一边的李克农叫人把那枚手榴弹拿来看看,原来是颗长满铁锈的旧弹,锈成一个铁疙瘩,不可能再爆炸了。
  罗瑞卿当即和杨奇清商量一下,决定临时在天津站下车,对此事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情况。后来查明这是一个白俄籍职工所为。此外,在铁路内部严格的检查中,天津铁路管理局杨村大桥的桥墩上还发现了一个炸药包,及时被排除了。
  
   “毛主席,是毛主席!”
  
  列车在唐山站停车,进行加煤加水作业。铁路工作人员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站台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旅客和当地老百姓头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车厢,还挂着墨绿色的窗帘,许多人在候车室通过玻璃窗向站台观望。
  车长张志英像往日一样走下车,从列车尾部朝车头方向检查过去,走过两节车厢,他无意中抬头看见一节车厢的车窗里有个熟悉的面孔正在依窗而望,好像在哪儿见过?一时又难以想起来。再定眼一看,啊!他惊喜得差点喊出声:“毛主席,是毛主席!”此时此刻,多日不解的疑团烟消云散,周身的热血在沸腾,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他暗想:一定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做好专列的工作。
  车外的气温已经相当低了,由于车上设置了专用煤炉供暖,车厢内仍然温暖如春。为了检查车厢的温度,张志英轻轻拉开车门,走进毛泽东的车厢。他看到毛泽东正在看报,本想尽量不惊动,但毛泽东还是发现了车长的到来。张志英马上立正,向毛泽东敬了一个礼。毛泽东望着这位年轻英俊的车长点头示意。为了不打扰毛泽东看报,张志英查完温度后依依不舍走出车厢。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列车经过一夜的运行,到达山海关车站停车,加煤加水并更换机车,机车乘务人员在此换乘,从北京到山海关这段的专列任务圆满完成,下一段是由天津机务段段长边光辉担当司机。
  毛泽东早已起床,打开窗帘,见窗外冰天雪地,朝霞满天,心情好极了。他听说专列要停车半个小时,就要下车看看有名的“天下第一关”是个什么样儿。警卫人员根本没有想到毛泽东会在这里下车散步,因此没作任何警卫部署。
  一转眼的工夫,毛泽东头戴皮帽,披着皮大衣已经走下列车来到站台上。滕代远、李克农、杨奇清等人赶忙走上前去,问主席冷不冷?毛泽东见到天桥就说:“天下第一关在什么地方?到天桥上看看去。”毛泽东边说边走,大家紧跟在他的后面。毛泽东那高大魁梧的身体一出现在天桥上,立刻引起人们的无限欢乐!“毛主席坐我们的火车出国啦!”“我们给毛主席开火车哪!”列车上的同志们此时方知是毛泽东乘火车出国访问。
  因为山海关是关内外铁路分界线,全部机车都要换乘,早些时候开出的前卫列车也停在前面。警卫部队战士们一个个从窗口望见毛泽东,心情真是无比的幸福和激动。
  毛泽东站在天桥上,迎着微微的北风随口吟出:“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因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说罢,他看见不远处的城楼上写有“天下第一关”的大字时,马上向滕代远提出:要去那里看一看。因为事先对此毫无准备,滕代远颇为犹豫,毛泽东的心情甚好,要去看一看也不好劝阻,同意去吧又怕不安全。滕代远问任远:“有没有小汽车?”任远回答:“没有准备汽车。”毛泽东说:“那就算了。”毛泽东又问:“听说孟姜女坟也在此地?”任远报告说:“没有坟。在城外有段城墙塌了,传说那就是孟姜女万里寻夫哭断长城的地方。”“原来如此!”毛泽东笑了笑说。遥望大海和古长城后,一行人下了天桥返回到列车上。
  毛泽东回到车厢坐定,问翻译师哲:“罗长子怎么不见了?”师哲把杨奇清通报的情况向他报告,毛泽东听后说:“罗瑞卿还是很负责的嘛!”
  过了一会儿,毛泽东有些神秘地看着师哲:“我发现了一个情况。”
  “什么情况?”师哲听后一愣。
  见师哲一脸疑惑,毛泽东慢慢道来:“怎么岸英也在车上呢?谁带来的?”
  师哲知道毛岸英是李克农带来的。因为毛岸英小时候在苏联呆过,俄语讲得很好。有他在身边,工作起来会方便些。师哲把毛泽东的问询直言告诉李克农,李克农用手一指说:“你没看见苏联的大使和顾问跟车来了,有岸英在,工作起来方便。”
  他俩一同走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语气严厉地说:“不管是谁带来的,总之,不许让他过界。”
  于是,毛岸英没有到苏联,回来不久就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28岁。
  专列重新启动,边光辉紧握操纵杆手把,驾驶着机车平稳驶出山海关站台。
  笔者在采访中,从当时在铁道部工作后来曾任北京铁路管理局党委第二书记的林一同志那里了解到:毛泽东的专列从西直门车站发车前半天,她和同志们都从前门地区党委办公室到西直门车站看守道岔,每一组道岔都上了锁,并派专人看护;还把各种有问题的旧铁路留用人员集中在一间屋里进行学习。她还回忆说:当大家听到毛泽东的专列平安驶出山海关分界线后,在西直门车站站长室里值班的各级领导都十分高兴和激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不约而同欢呼起来,有一个叫郭恒顺的副站长还在地毯上翻了一个跟头。
  (责任编辑 汪文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