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颜真卿平叛

作者:沈海清



道。“李壮士年少艺高,可谓英雄出少年!”便唤过那白衣少年道,“雪儿,快来见过李壮士!”
  那雪儿过来,向李园款款见了一礼,李园这才看清,刚才助他杀了刺客的白衣少年原来竟是个姑娘。不由笑道:“想不到这位小姐,竟有如此精湛的剑术!”
  颜真卿哈哈笑道:“李壮士见笑了,她是老夫的小女颜雪儿。”
  这时。颜真卿的儿子颜文焕闻得有人欲行刺父亲,急急从军中赶来,得知父亲没事,忙向李园道谢。
  常山太守颜杲卿既死,常山便失守了,颜呆卿一家老幼也尽数罹难。颜真卿便留下李园一同守护平原城。
  颜真卿原是朝中侍御史,因看不惯杨贵妃之兄杨国忠骄横跋扈的样子,不肯同流合污,便受到排挤,被贬出京城,放为外官,当了平原郡太守。颜真卿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舒展,便潜心钻研书法,终成一代大师,这是后话。因安禄山和史思明反叛,山东一带唯平原郡为抗叛柱石,近来他忙于军务,那部《多宝塔碑》也只写了一半。置于案头,如今得了李园相助,他才舒出一口气来,准备抽空写好这部《多宝塔碑》。
  李园侍立在旁,见颜真卿笔走龙蛇,纸上的字结构规范,法度谨严,不由脱口赞道:“颜大人的字形体外拓,骨力内含,初看似乎愚拙丑怪,实则有一股英风烈气见于笔端。”
  颜真卿叹道:“李壮士虽习武之人,也精通书墨,真是难得,只可惜连年战火,否则……唉……”
  忽然,军士来报:“大人,有一队叛军来到城下,求见颜大人,说要给颜大人送一份礼物!”
  颜真卿心里疑惑,当下和李园来到城头,只见那队叛军不过三四十人,还捧了几个木匣子。那为首的军官在城下见了颜真卿,便大叫道:“颜大人听了,在下段子光,奉大燕皇帝圣命来给颜大人送礼,并有要事相告。请颜大人打开城门,放在下进城,面呈大人!”
  颜真卿喝问道:“哪个大燕皇帝?”
  段子光笑道:“原来大人不知,洛阳已被我大军攻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安大人已在洛阳登基,建国号大燕。今在下奉大燕圣上旨意。携礼来见颜大人!”
  颜真卿一听洛阳失陷,心中大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沉吟片刻,决定将计就计,便下令打开城门,让段子光进城。
  段子光进了平原城,见过颜真卿,竟然口若悬河,道:“当今唐朝天子宠幸杨玉环,致使杨国忠大权独揽,太监高力士飞扬跋扈,扰乱朝纲,残害忠良。如今大燕皇帝顺海阔意,自范阳起兵,原欲诛杀杨国忠兄妹,铲除高力士,以清君侧。想不到战端一开,三军奋勇,势如破竹,大破潼关,擒杀哥舒翰。山东、河北尽归大燕。如今破长安、克洛阳,唐朝皇帝亡命出逃。而颜大人虽有旷世之才,却受小人陷害,被贬出京城,仍死命报效残唐半壁江山,可别忘了吸取潼关封常清、高仙芝两位将军的教训。我大燕皇帝很是敬佩大人的文才武略,特命在下来见颜大人,颜大人如能归顺大燕皇帝,圣上答应让大人做大燕首辅!”
  他见颜真卿不屑一顾的样子,便一挥手,几个随从便捧上三个木匣子。段子光一双鹰眼盯住颜真卿,冷笑道:“颜大人如不相信洛阳已被我大军攻下,请看这三颗首级!”
  颜真卿定睛一看木匣内,不由须发皆张,原来木匣内盛装的正是洛阳留守使李登、御史中丞卢奕及判官蒋永清三人的首级。
  颜真卿直觉得脑子一阵眩晕,但很快恢复了常态,他知道,如果洛阳失陷的消息一传到平原守军的耳朵里,军心就会动摇,那么孤城平原就难于坚守了。当下眉头一皱,手指段子光,哈哈大笑道:“段子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本帅原本想饶你一命,但你竟敢拿三颗不相干的人头来冒充洛阳留守使李登等三位大人,愚弄本帅!想这李、卢、蒋三位大人曾与本帅同殿为官,本帅岂能认不出来?!”
  颜真卿说罢,双眉一竖,怒喝道:“来人,把叛贼段子光拿下,斩首示众!”
  段子光来不及反抗,就被李园、颜文焕等人一拥而上,擒住杀了。
  
  三
  
  颜真卿笑道:“叛军中粮草虽然堆积如山,但我三天内可让它尽数化为灰烬。然后再向叛军借用三五万支箭,半月之内,必破他营寨,生擒叛将!”
  
  第二年开春,安禄山为稳定后方,拔掉山东孤城平原,派李钦溱为将军,高邈、何千年为副将,率步军三万及铁甲骑兵五千围攻平原郡。颜真卿在李园的协助下,坚守城池,但不出战。
  那李钦溱是安禄山的干儿子。生性骄狂凶猛,这次久攻平原不下,不由心中焦虑。骑兵副将高邈献计道:“我军五千铁骑,纵横驰骋,勇不可挡,不如将战马放出去。到小清河洗马。以恐吓颜真卿,使他丧失斗志!”
  这天午后,颜真卿正在城头巡视,忽有军士来报,说叛军有几千匹战马正在小清河洗澡,这些战马身躯高大,精神抖擞。
  颜真卿站在城头,远远望去,只见那几千匹清一色的公马或引颈长嘶,或甩尾戏水,那阵势果然雄壮。回头又见守城的军士,有的羡慕,有的胆怯。他思忖片刻,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身边的李园不解道:“大人,为何发笑?”
  颜真卿哈哈大笑,手指小清河中那几千匹战马,大声道:“这几千匹战马,确是精良宝马,感谢安禄山那贼,给平原郡送来这么好的宝驹!”
  李园问道:“大人有什么良策破敌?”
  颜真卿道:“这几千匹宝驹,今晚尽归我大唐官军了!”
  众人均不解,颜真卿当即命颜文焕到军中挑出几百匹正奶着小马驹的母马,把小马驹留在城里,再把母马都赶出城去。众人虽不知颜真卿的意思,但见颜真卿似胸有成竹,便遵照执行。
  那些母马被驱赶出城,因惦记着小马驹,又听得小马驹在城里嘶叫,便在城外团团打转,嘶鸣不停,一心想跑回城去。这时,小清河的几千匹战马听得母马的嘶叫,便急不可待地游过河来,向那群母马奔来。
  颜真卿在城楼望见,便下令打开城门,那群母马因惦记着小马驹,便相继奔进城去,于是,叛军的几千匹战马也紧跟着涌进了平原城。
  李钦溱无缘无故丢失了几千匹战马,不由又怒又恨,便大骂献此计的副将高邈。高邈争辩道:“我献此计,亦是好意,谁知道那颜老儿如此诡谲?”
   李钦溱道:“你身为大将,不出好计,却出此馊主意,如今两军尚未交战,我骑兵优势就尽失了,一旦圣上怪罪下来,你让本帅如何回复?”
  高邈见李钦溱将责任尽往他身上推,便也愤愤地道:“李将军既为主将,却没有良策破敌,如今失了一筹,怎么反倒怪起我等来了?”
  李钦溱大怒:“今日先取了你的首级,向圣上请罪!”便喝令左右将高邈斩了,并修书一封,和高邈首级一起送往洛阳,将失马的责任一古脑儿推在高邈身上。
  却说颜真卿用计夺了叛军五千匹战马,部将均向他道喜。这时颜文焕忧虑地向颜真卿禀报道:“城里粮草已不足半个月之用,而李钦溱军中粮草堆积如山,这样相峙下去,城中必将自乱!”颜真卿笑道:“叛军中粮草虽然堆积如山,但我三天内可让它尽数化为灰烬。然后再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