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一个商人的忠义传奇
作者:央 二
还别说,就是这样一番充满较量的对话,让方杰最终赢得了这份仓库清扫工的工作。后来老板告诉方杰,他看中的就是他的执著与聪明。当时方杰每天的工作,都是比别人早一小时到公司。因为那是一个灯具公司,所以要把前一天留下的垃圾全部清除,并把那些包装盒全部拆开,挪平。然后在所有员工进来的时候,要为员工每天做三杯咖啡。
方杰干的这项工作在澳洲叫公共助手,其实就是除了扫地冲咖啡以外,每周还要为经理擦两次汽车。有人说这些都是力气活,对于方杰来说倒是省了动脑子。因为你再聪明也没地方用呀。但无论做任何工作也都是有窍门的。清扫仓库也大有学问,方杰扫了三个月的仓库就当上了分公司的经理。因为人家的做法一听就知道是动了脑子的。
一座已经建成的27年的仓库,让方杰打理得井井有条,又把它很多废物变成了“宝贝”。以前是因为大家不在意,把一些圆的玻璃还有玻璃器皿都放在仓库的最里面。当方杰把它理出来的时候,它就变成时尚的东西了。后来老板就拿这些东西卖了很多钱,老板当然很高兴了。他认为方杰确实是一个人才,而且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公司服务,所以后来老板就让方杰做了公司底下一个分公司的经理。
边读边悟:
当上了分公司经理之后,方杰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将自己曾经擦过的那辆宝马车,花高价买了回来。用他的话说他在经理面前争口气,擦车的变成了车主了,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在意。第二件事就是跟老板学习如何做生意。因为对于当时的方杰来说,老板的一言一行永远是他模仿的一个对象。有的时候老板去谈判了,去跟银行家谈判,或者跟竞争对手谈判,方杰都跟在他后面。然后方杰会放一个微型的录音机在口袋里面.如果到20分钟以后,方杰就会借故上厕所,然后就把磁带换了一面又放回来,继续用。回到家里,方杰可以一晚上不睡觉,因为方杰需要仔细研究老板的哪句话说在前面,哪句话说在后面,为什么这么去说,方杰觉得老板身上就有这样的魅力。
其实人家老板早就看出了他的秘密,只不过没有点破。但这个老板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很赏识方杰的用功。就这样,深得老板赏识的方杰很快创下了升迁的纪录,三个月当上了分公司经理,半年后做上了销售主管,一年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权力仅在老板之下。可以说当时的方杰算是功成名就、挥斥方遒了。然而就在这时,方杰却做出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要抢老板兼任着的那个总经理的宝座。当方杰用英文跟老板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老板感觉很突然,他对方杰说:“我没听清楚。”
就这样,一直对方杰十分信任的老板突然间就对方杰起了疑心,他不明白这位来自中国的小伙子想干什么,莫非这位东方来的青年有什么非分之想?其实这事儿搁谁都会这么想的。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典故还少嘛,拥兵自重、越俎代庖的故事,应该是数不胜数。不过在当时,方杰虽然是副总经理,但他却已经是权倾一方了。因为当时这个公司的零售大权掌握在方杰手里,进货渠道也在方杰手里边。
但当方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板之后,老板释然了。后来他非常愿意把自己的位子让给方杰,那么方杰使的又是什么招呢?因为老板以前掌握公司所有的零售业,而现在公司做的是批发。如果由方杰来取代老板的位置,那么公司的零售就可以跟批发一起配套来做。那么怎么做呢?方杰告诉老板说自己公司在零售商方面占有霸主地位,而自己可以左右这个行情。而且方杰告诉老板自己可以左右其他同行业的进货渠道。这样等于其他竞争对手就没有了进货渠道,然后老板可以利用公司良好的采购量,来控制采购行情。并且利用公司强大的采购量得到最好的价格,逼迫其他竞争对手,让他们从公司这里进货。这样,公司在整个行业里面就可以达到垄断的地位。这当然是一个好主意,老板没有任何理由不答应方杰的提议。
看来方杰想当总经理的意思并不是要篡权,而是靠着公司在零售业的霸主地位给老板拓展了一个批发市场。就因为方杰的这一举动,使得公司最后的利润一下子增加了一倍。方杰的传奇经历也使他很快成了当地的名人。
时间很快到了1992年,那时候的方杰已经拥有了两辆车子,都是公司给的。一个是宝马车,而另一个丰田,那是一款跑车,方杰的年薪也已经到了10万澳元左右。再加上公司还给方杰30%的利润分红。并且每开一个分店,或者增加一家分公司,方杰不用出资,就已经拥有了49%的股份,并且是由公司给担保的。方杰当时真的是如日中天,出国短短的几年时间,想要的都有了。
边读边悟:
这时候,春风得意的方杰开着宝马,住着别墅,周围是一片羡慕的目光,那感觉就是一个字,爽!要说这个人真是幸运,要什么得什么,可以说是飞黄腾达,看着他也真让人眼馋。不过光羡慕没用,有一句歌词唱得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就在所有人都向方杰投去羡慕的眼神的时候,他却干了一件让人非常不可思议的事。他要辞职回国,白手创业。
“兄弟”亲情
于是有人认为方杰疯了,连老板都对方杰感觉不理解:在公司要什么有什么,就连总经理的位置在你提出来之后人家也给你了,这个时候你又提出不干了,别忘了,当初是你哭着喊着要当总经理的。对了,不仅是总经理,方杰辞职时已经是董事总经理,可这时方杰的心思已经不是总经理可以满足的了。他要自己做老板。
方杰的这种行为让很多人都感觉:怎么这个人有点不识好歹,老板对他可有知遇之恩啊。不过要说起来,方杰并不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对于方杰来说,离开公司也是一件很让他为难的心事,也是他要辞职的原因。为什么?因为如果凭借着自己的特长和实力在澳大利亚成立自己的公司无疑将成为老板的竞争对手,所以只好选择回国。
这就有点像皇帝身边的功臣,有一天,自己有了做皇帝的念头,事情就复杂了。如果做不成皇帝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死了这份心,要么死了这个人。当这样的事情要自己自觉去做的时候,难度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讲,方杰的选择应该说是带有几分沉重的。
按照一般传统的想法,方杰有取代老板的这个先天条件。但是方杰认为,这是不可以做的事情。因为自己所有的机会都是这个公司给的。所以方杰从内心深处就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并且方杰发过誓,以后哪怕自己离开公司了,可是只要老板的企业在蓬勃发展,自己就绝对不会再从事这个行当。方杰用这样的誓言表明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老板的竞争对手。
所以为人仗义的方杰最终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回国创业。明白了方杰的想法后,老板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