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冒险大家:霍英东
作者:佚名
效果很快显现,楼宇开售的第一天,市民就蜂拥而来。在立信置业有限公司的卖楼接洽处和高露云律师楼,前来交订金买楼的市民排成长龙。
第一次分期付款方式成功推出后,霍英东在出售四方街其他楼宇时,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售楼方法,他把第一期的订金降低到总楼价的10%~30%,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买楼。
现在“卖楼花”已成为全球地产行业都使用的经营手法,非常的普遍,但是霍英东却是这一方法的发明者和第一个推行的人。
事实证明,“卖楼花”是香港地产行业经营手法的一次革命性突破,这种方法减轻了买家一次支付所有楼款的压力,使得许多普通的市民也能介入房地产买卖市场。
“卖楼花”方法一公布,整个香港一改往日都是富人购房的景象,普通大众也卷进了购房热潮中。政府的小职员,月收入两三百元的教师和打工仔,有普通的家庭妇女……有些人排队预购到“楼花”后,随即把“楼花”转售给别人,一天之间就已经赚一笔,不少人都乐此不疲。
这一销售旺势对霍英东而言,加速了其楼宇的销售,加快了资金回收,而且收足买楼者预付的订金后动工兴建楼宇,也使霍英东避免了更大的投资风险。
仅在一年多时间里,霍英东就在四方街建起了100多栋、共600多层、约50多万平方英尺的楼宇,蔚为壮观。霍英东因此财富剧增,成为地产界的新贵。而他的投资很少,基本上是靠买家的订金把楼宇建好的。
今天看“卖楼花”是很普通的事情了,但在40多年前,当霍英东第一次提出这个新方法时,在地产界却是一个史无前列的创举。
从涉足地产行业起,霍英东从来没有停止过建楼、售楼。
霍英东说,在购买香槟大厦地盘时,他碰到一些有关搬迁、补偿的麻烦事,在出售香槟大厦时,又碰到有关分层出售的新问题。
虽然建大厦涉及的问题很多,但霍英东认为建大厦比建那些矮小的旧式唐楼利润高,因为建大厦,向空中发展,建筑面积就比旧式唐楼多几倍。
霍英东说,从只能整幢楼宇出售到分层出售,再发展到分单元、分层出售,其间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初期,港府行政局议员关祖耀律师总是极力反对分层出售,认为将来业主之间肯定有纠纷。
霍英东讲了他出售香槟大厦时的故事,一个外籍律师说分层分单元出售大厦,将来在买电梯、改房契、维修电梯等纠纷,一定会祸及子孙后代。后来,霍英东与一个英国律师商量,提出了“公共契约”的形式,每个人都负责若干管理费,等到这间楼倒塌时,每一个单元折回若干地皮,折成多份,可以按买楼时的价钱多少来摊分。买家在买楼时,就得签署这个公共契约,承担共同的责任和费用。
公共契约形式的推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更重要的是它将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后带来的问题妥善解决。公共契约的成功实施,使得分层、分单元出售大厦楼盘成为可能,也使得地产商转而愿意兴建大厦,从那以后香港的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并迅速出现高楼大厦林立的新景象。
霍英东建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正适应当时市场的要求。那时候,市民纷纷前去认购,根据个人经济能力和需要,选购其中的某一层楼或某些单元。
霍英东涉足地产行业仅一年的时间,就花重金买下当时香港高级的使馆大厦,又迅速地在四方街建成100余栋楼宇和立信大厦、香槟大厦,所有这些都一售而空,在香港地产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敢为人先,看大局走棋
1978年12月19日,《澳门日报》刊载一篇题为“中山县翠亨村将辟为旅游区”的报道,称国家决定在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村建设旅游区,主要是为了吸引海内外游客,特别是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回来旅游观光。
孙中山先生青少年时期是在这里过的,有不少有纪念价值的地方。那里有一座罗三妹山,景色秀丽,附近还有温泉,是疗养、度假胜地……这些情况霍英东是非常了解的。他认为,随着翠亨村开辟为旅游区,必将有大批海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宜的吃宿之地。于是,霍英东决定在中山县建一间高级酒店。
霍英东在内地捐赠的第一个项目是番禺温泉宾馆,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在中山建酒店。
那个时候,还没有中外合作建旅游酒店的先例。霍英东要在中山县建酒店,一开始就遇着阻力。中山县和广东省的一些领导有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建涉外旅游酒店,会带来精神污染,大宾馆耗电大,电力供应将更紧张,群众会有意见,等等。
当霍英东第一次到中山县考察之时,北京正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将会制定什么新政策,海内外都非常关注。到了1978年1月,全会公报发表,中共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准许吸收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用于内地的经济建设。
这一开放的政策,坚定了霍英东到中山投资建设旅游酒店的决心。
中山县是一个富庶大县,但那时还很落后,到处是大沙田式的“茅坑”,像样的公厕没有几个。有人说,在这种遍地“茅坑”的地方建酒店,无异于把钱白白撒进“茅坑”里。对于这一点,并不是霍英东最担心的,霍英东当时最顾虑是担心改革开放政策的改变。
霍英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建酒店,到温泉“试水”,名称叫中山温泉宾馆。
霍英东与中山县官员谈到合作的事宜后,就联合何贤、马万祺、陶开裕等港澳富商,合组中澳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中山县签约合作。
1979年11月,中山温泉宾馆正式破土动工。
霍英东是中澳投资建设公司最主要的股东。中山温泉宾馆项目,从商谈合作方式到选址、签约、图纸设计等等,他都亲力亲为。
工程动工后,各种建材和酒店设备、用品,几乎样样告缺。霍英东不得不向海外落单订购。
按照霍英东的计划,宾馆自动工之日起,一年之内就落成开业。为了按时完工,霍英东在部分工人中试行合同制,改革工资制度,多劳多得,表现好的还能额外拿到奖金,同时把宾馆的工程以承包方式,包给建筑工程队;另一方面,霍英东经常亲临工地,查质量、抓速度。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工程按时竣工。宾馆总投资约4000万港元,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有250套客房,其中包括10栋别墅。
开幕仪式上,霍英东请来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的网球好手,在中山举行网球比赛,搞得很热闹,并有声有色。
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作兴建的涉外旅游酒店宣布开业了。1982年。中山温泉宾馆开始盈利,这座初期只有250套客房的酒店,由于住宿率高,1982年营业额排在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广州的东方宾馆、上海的锦江饭店、四川的锦江宾馆和北京饭店,跻身中国内地五大宾馆之列。
一旦看准,决不让外力干扰自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