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9期

绿珠:金谷园中坠落的娉婷

作者:菜园子



路可以走。
  使者走后,石崇心里明白拒绝了孙秀这个一朝得志的小人将后患无穷,便决定先下手为强。
  孙秀未发迹时,曾在潘岳手底下做官,潘岳不耻他的为人,常常斥责。孙秀权倾天下后,潘岳心中不安,曾经试探地问孙秀:“从前的事你还记得吗?”孙秀回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由此知道孙秀一直心怀怨恨,担心不已。
  于是,石崇、潘岳与冯翊太守欧阳建一起密谋,暗中推动司马伦的异母兄弟、淮南王司马允讨伐司马伦。谁知走漏了风声,司马允仓促起事被杀,石崇这一记政治豪赌宣告失败。趁此机会,孙秀立即矫诏宣布石崇等人为司马允余党,派大队人马前往金谷园搜捕。
  是时,石崇正在崇绮楼上与绿珠宴饮,忽见甲士将楼阁团团围住,便知事情不妙。石崇长叹一声,对绿珠黯然道:“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流着眼泪说:“愿效死于官前。”石崇大惊,竭力阻止,然而为时已晚,绿珠已翩然一跃,坠楼而亡。
  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而那奋身不顾的一跃,不仅在历史中定格,更在坊间好事者的言谈间逐渐变成了一个赚人热泪的纯爱传说。
  绿珠死后,石崇被杀,石家亦被灭门。
  为此,后辈好事者一致认定石崇因为绿珠而招祸。有人还言之凿凿地说,在绿珠来到金谷园后,事发之前,石家曾经发生过异事,倒在地上的米饭一夜之间尽化为螺,这就是灭门之祸的征兆。
  石崇之死,真的只是因为绿珠吗?当然不是。都说红颜祸水,然而红颜往往不过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漂亮的借口罢了。石崇之所以被杀头灭族,其真正原因还在于王朝内部的权力之争。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一段乱世,动辄就是血雨腥风,“城头变幻大王旗”,遑论个人,连无数世家大族都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石崇也不过恰好躬逢盛会,演了一个不幸被挫败的配角而已。
  《晋书》中载,石崇“少敏惠,勇而有谋”,二十多岁的时候出仕,先做武修令,得到了贤能的名声,很快被提拔为城阳太守。后来他又立下战功,直升安阳乡侯。虽然颇具才干,但石崇却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性格张扬骄纵,好名好利,平日做事毫不检点,常常为所欲为,还为此受过不少处分。以他这种性子,就算是在相对太平的岁月,估计也不会少生祸端。
  石崇曾经从岭南带回一只鸩鸟,并送给了位高权重的大将军王恺。鸩鸟又称“文血”,是一种嗜食毒蛇的鸟,因毒素长年累积,所以连其羽毛中也含有剧毒。传说只消用鸩鸟羽毛在水中轻轻划过,这水就能致人死命,用水洗手,手会中毒溃烂至骨肉消融。如果用新鲜的鸩鸟羽毛在酒中下毒,不但毒性巨大,而且被毒死的人死状隐蔽,很难被人发现。在历史上,尤其是宫廷和显贵世家,下毒暗杀对手是最常见的方式,所以宫廷一向都有收藏鸩毒,的爱好,直到宋朝,皇宫的库房里都还有鸩羽的一席之地。
  由于鸩鸟这种恐怖的用途,历代宫廷都忌讳莫深,当时的法律更严禁鸩鸟过长江。石崇回京不久,就被司隶校尉傅祗告发。因当时皇帝对石崇宠信偏袒,因此也对他网开一面,只将鸩鸟当街烧死示众完事。
  这还不算什么,石崇真正让后世之人如雷贯耳的却是其豪富程度和斗富手笔。
  石崇的金谷园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据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一次,友人刘寔拜访石崇,内急如厕,却见厕中置绛纱大床,并有数名美貌的侍女持香囊侍立。他以为误入石崇卧室,出以告石崇,方知无误。刘寔再入后,窘迫而不能解急,只得逃出另寻方便之所。金谷园中的厕所,竟然豪华得让人无法如厕,好笑之余也让人咋舌。
  贵族王恺、羊琇等人皆以豪富自夸,与石崇争强斗富,互不相让。王恺用糖水涮锅一,石崇便用蜡烛煮饭;王恺用紫纱做成长达40里的屏障,石崇则用锦缎做成50里的围屏,王恺用赤石脂涂抹墙壁,石崇就用胡椒面粉刷墙壁。三个回合下来,王恺接连落败。
  王恺很窝火,不甘落败的他便去找外甥晋武帝司马炎帮忙。武帝赐给王恺一株世所罕见的珊瑚树,高二尺左右,枝柯扶疏。王恺得此宝物,十分得意,遂将此物拿给石崇看。谁知石崇见到后,竞“以铁如意击之,(珊瑚)应手而碎”。王恺大惊,十分惋惜,以为这是石崇妒忌自己的宝物,因而非常气愤。哪知石崇哈哈大笑,道:“不足恨,今还卿。”言罢,石崇命家仆搬出他所有的珊瑚树,其中高三四尺的珊瑚树就有六七株,色彩艳丽,枝干绝俗。石崇说:“你自己随便挑一株吧。”王恺大惊失色,目瞪口呆,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世说新语·汰侈》)
  斗富斗到不给皇帝舅父面子,石崇的张扬脾性可见一斑,但最离谱的还在后面,他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
  当时,外国进贡了一种稀世宝物——火浣布。此布出自炎火之山,原料包括木华、兽毛、冰蚕丝等,制成后入水不湿,需以火洗涤,入火时布色鲜红,出火后洁白如新。汉朝以后,此布久已绝迹,世人都认为不过是传说而已,直到魏少帝曹芳在位时,西域才重新恢复进贡这种神奇的布。晋武帝出于炫耀,穿着火浣布做的衣服去石崇家,而石崇却故意让自己的50名奴仆、婢女穿上火浣布衣去迎接晋武帝,在皇帝面前占足了上风。
  连皇帝都被他比了下去,石崇真可谓富可敌国了,那么,他的巨额财富又是哪里来的呢?
  《晋书》中云:“(石崇)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荆州是个交通要道,往来于此的各国使节、异域客商极多。石崇当时的职务是南中郎将、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加鹰扬将军。但作为当时荆州地区的军政一把手,石崇竟时常领着亲信兵丁打脸挂须,扮成强盗,对行囊丰厚的客商们大行抢劫,并由此聚敛了巨额财产。
  然而,抢劫虽是好赚的无本买卖,却不过是石崇财富的其中一个来源而已。
  石苞有六个儿子,个个都出仕为官,石崇是最幼子。石苞去世时,唯独没有给小儿子分配财产。石崇的母亲非常失望,向丈夫提出要求,石苞却说:“这个儿子年纪虽然最小,日后却是能挣得最多产业的一个,因此完全不需要给他财产。”
  石苞去世的时候,石崇只有6岁,小小年纪却得到父亲这样的评语,实在令人称奇。事实证明,石崇的确很善于经营,日后也不负父亲所望,成了天下第一巨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富可敌国本就容易招人眼红忌恨,更何况石崇还如此斗富炫耀,真正是胆大妄为了!
  眼睁睁看着绿珠坠楼后,石崇强自镇定,认为自己最多也就是被流放到交趾、南粤而已,却没想到竟被直接拉到东市杀头,不禁长叹道:“奴辈利吾家财耳!”押车的兵士反问道:“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早些散掉家财呢?”石崇不能回答,只得引颈就戮。
  石崇临终的那句长叹很令人深思。原来,他心里十分明白,自己被杀与绿珠无关,然而,现实功利的石崇却在紧要关头,对绿珠说出“我今为尔得罪”的违心之言!
  在那样的情境下,这看似深情的一句话却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