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爱国爱教 弘道利人 开创道教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张继禹




  
  (三)加强道教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道教自身建设,关系到中国道教事业未来命运和前途。我会历来重视道教自身建设工作,近年来重点抓了组织建设、教制建设和信仰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加强组织建设、指导地方宫观道协开展工作。六年来,在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和我会协助推动下,北京、浙江、江西、云南、重庆、黑龙江、宁夏等地先后成立省级道教协会;积极支持指导河北、广东、湖北、陕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南、青海、河南、甘肃、内蒙古等省级道协的换届和筹备工作。促进和推动了地方道教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使之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协助北京白云观继续与北京西城区政府联合举办每年的“白云观民俗迎春会”,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每届迎春会的顺利圆满举办,丰富了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道教信众的信仰需求,宣传了道教文化,提高了北京白云观的知名度。
  ——进一步贯彻落实我会《关于道教宫观管理办法》和《关于道教散居正一派道士管理暂行办法》。组织人员先后赴地方调查了解两个“办法”的落实情况。与此同时,在会长扩大会议、理事会上专门研究制订了《关于宫观方丈、住持任职退职的试行办法》,完善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并对教制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后,我会又起草了《关于道教教职人员认定的办法(稿)》。
  ——重视传戒、授箓工作,保证道教正常传承。全真派传戒和正一派授箓是道教徒增进修持、提高道德素质、端正道风的宗教仪典,是提高道教徒宗教素养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培养道教人才,满足道众信仰需求的重要途径。2002年8月,在辽宁千山五龙宫成功举办了建国以来全真派的第三次传戒法会;指导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多次对海外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活动。六年多来,我会在上海等地召开座谈会,研究制定了《关于对国外正一派道士授箓试行办法》,修订了《关于正一派道士授箓的规定》和《关于全真派道士传戒的规定》,加强和完善了教制建设。
  ——加强教义思想建设,继承和弘扬道教优良传统,促进道教事业健康发展。六年来,我会多次举办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研讨会,先后在上海、福建、湖南举办了以“教义阐扬”为主题的《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系列研讨会。通过研讨,阐扬了道教教义,推动道教对教义思想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举办了纪念老子诞辰活动,弘扬道教关于“尊道贵德”、“顺应自然”、“慈爱宽容”、“行善劝善”、“崇俭抑奢”等基本思想,表达了道教界适应现代社会、与时俱进的教义思想和精神风貌。
  
  (四)重视培养人才,加强院校建设
  培养人才是道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薪火相传的重要举措,也是道教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随着道教事业的发展,我会清楚认识到道教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
  ——努力办好道教院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六年多来,中国道教学院按照办学宗旨,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较高的道教学识、信仰虔诚并能联系信教群众的青年道教人才,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各方的努力,修缮了教学楼,增加了教学设备,改善了教学条件,学院管理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道教教材初具基础,师资力量得到加强。特别是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新的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协会办公会所将按照仿古建筑,分别在白云观东西侧建设,现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很快就要进入设计和施工阶段。不久的将来,一座崭新的道教学院和中国道协会所就会展现在我们大家面前!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道教事业的重视和对道教界的关怀!
  ——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六年多来,中国道教学院克服条件简陋、师资缺乏的困难,先后举办了专修班、进修班、道协宫观负责人读书班。目前在读的是宫观管理大专班和研究生班学员。1999年8月我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专题研究道教人才培养问题,形成《道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由国家宗教局批准转发全国各地。按照《纪要》的精神,我会加强了道教教育工作和院校建设。学院结合实际,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宗教政策法规课、时事政治课等,开展了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组织参观学习,加强和提高了学员们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同时注重提高学员对道教经籍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当代道教研究成果,加快了培养道教高层次人才的步伐。2004年10月,我会派人专程到湖南实地考察调研论证,并与有关部门协商,决定在湖南举办中国道教学院宫观管理坤道班,以适应道教事业发展需要。办学实施方案已得到国家宗教局批准,正在进行招生工作。道教学院还不定期地为社会信众举行道教知识讲座,深受信众欢迎。
  ——协助地方培养人才,办好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六年多来,各地道教组织和宫观贯彻落实《道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在培养道教人才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福建、浙江、广东、四川、陕西、甘肃、湖北、河北、宁夏等地道协组织在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下,相继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班。通过办班,对道教徒进行了政策、法规、道教常识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了道教徒的政治思想素质、道教知识和宫观管理水平。上海、四川等省级道教协会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河北省道协等还筹建了道教院校,为培养道教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我会还协助河南、宁夏、广东、河北等省举办培训班;为台湾地区道教界人士也举办了一期短期培训班。培养道教人才的工作,正在引起了各地道教界的充分重视。
  
  (五)开展道教学术研究,弘扬道教优秀文化
  六年多来,我会在道教学术研究,经典整理,继承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中华道藏》的编修是盛世修典的体现。道藏所收典籍广泛,内容宏富,是集历代道教经典文献之大成。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教方术,仙道史传,又包括了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道门研修的经典依据,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珍贵文献资料。我会高度重视《中华道藏》的整理、点校工作。在道教界、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六载,这一庞大、复杂的跨世纪工程最终完成并出版发行,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史和道教史上的大事!《中华道藏》的编修出版,为阐扬教义、继承道教优良传统和推动道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好评。
  ——重视《中国道教》等杂志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使其在传播道教文化、反映道教动态、指导道教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道教》是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1999年我会将《中国道教》杂志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0年又增扩为64页,从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中国道教》杂志的境外客户在全国中文社科刊物中排名第四,被有关单位评为“中文核心期刊”。各地道教组织非常重视文化宣传工作,《上海道教》、《三秦道教》、《福建道教》、《广东道教》等地方道教杂志以及《茅山道讯》(《茅山道院》)、《浙江道教》、《湖北道教》、《山东道协会讯》、《武当道教》、《河北道教》等刊物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道教界的欢迎。一些地方道协组织还编发不定期的道教通讯,介绍当地道教历史人物与名山宫观,传播道教信息。近年来,我会及各级道教组织还编撰出版了大量的经书和著作,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年轻的道教学术研究人才。
  ——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举办书画展览。六年多来,我会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编辑出版了《中国道教风貌》画册;在上海、北京等地联合举办了《崇尚自然、热爱生命》护生画展、《墨道人师生画展》和《中国道教书画展》。在此期间,我会还先后组织召开了“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21世纪道教展望”、“净明道文化研讨”、“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等专题研讨会。这些学术研讨活动对于引导道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