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中期,越南战争达到最高潮时,美国民间反战情绪激昂,将当时主战的约翰逊总统目为战争贩子。特别是自由派的左翼知识分子,对约翰逊总统的憎恨达到了极端的地步,终于发起一个所谓“倒约翰逊”(DumpJohnson)的运动,有效地阻止了他于一九六八年的再度竞选。
“倒约翰逊”运动的成功,漫画家大卫·勒文(David Levine)也有一些功劳。他当时在左翼文学杂志《纽约书评》(New York Beviewof Books,一九七九年七月出版的本刊第四号曾有详尽介绍)所载的一幅讽刺约翰逊的漫画,引起全国的注意,大损总统的声誉。
<IMG=AB81112602>
当时一九六七年)约翰逊总统曾因疝气症入医院开刀,只不过是小手术,不久便出院。他在出院后开记者招待会,向记者报告他的健康情况。一个女记者问他开刀经过,他便一手撩起衬衫,露出腹部一大块白肥肉,向记者们指示他开刀后的疤痕。电视摄影记者大为高兴。此现象在电视出现后,一般人民发窘,觉得总统自鸣得意的态度未免有点肉麻当有趣。勒文在漫画中将疤痕画成了一个战争正在剧烈进行的越南地图,使约翰逊哭笑不得,却表达了一般人民反战的厌恶情绪(有图为证),约翰逊总统从此也为美国人民所不齿。
一针见血的讽刺性漫画,是一件对付政治恶现象或社会黑幕的最犀利的武器。国内出色的漫画家多得很,但我最欣赏的还是常常在本刊发表作品的丁聪。他几幅取笑官僚主义现象的作品,特别使我惊叹。他不但是画技高超,而且取材恰当,目标准确。漫画之妙就妙在不必用长篇大论的文字,轻轻一点,就中了要害之处,使读者一目了然,抚掌称快。(我对小丁的拜服,早于四十年代在上海时就开始。三十余年来没有机会聚首,今日特借这块篇幅向他致意。)
<IMG=CA81112701>
美国政治漫画家中最出名的可算是《华盛顿邮报》的赫布劳克(Herblock,真名是Herbert Block),在五十年代以胆敢讥刺反共起家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著名。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讽刺的目标常常是保守派政客,前总统尼克松也经常出现在他的画笔之下。另一出色的政治漫画家是《圣路易邮递报》的比尔·摩定(Bill Mauldin)。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以描绘美国大兵的战场生活而成名。
大卫·勒文的作风与这些在日报发表作品的政治漫画家又有不同。因为他所发表的地方是有关书籍与文学的《纽约书评》杂志,他的对象便多是文学家或艺术家。勒文的画好象是主题人物的肖像,画内没有故事,画外没有说明,可是被画人的特性却被显明的表现出来。这类性格刻划的漫画已慢慢在美国文艺界成为一种风气。有很多漫画家都在模仿勒文的作风。
勒文的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本文开首时所举的约翰逊总统一画便是一个例子。现在请看这里附载的几幅:
共和党保守派政客(文章发表时,里根或已是总统)里根:他的高傲自大、蔑视他人的态度跃然纸上。
邱吉尔:他的富有权威性的姿态。
特鲁门·卡波地(旧译卡波特,应照意大利文音译):喜爱打扮,装腔作势(他的文章作风也如是)。
王尔德:衣冠楚楚、干净利落。
海明威:气势汹汹的男子汉大丈夫姿态,正如他的文章。
杰克·凯鲁亚克:“疲塌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作家,落拓不羁的名士作风。<IMG=CA81112801>
诺曼·梅勒:象拳击家一样咄咄逼人。
华德·狄斯耐:米老鼠的尾巴与画家。
玛丽·麦卡锡:性格刚直的左翼女作家。
毕加索:象长着头角的公牛一样的多才多艺的画家。
…………
再请把他的自画像与比尔·摩定所画的像作一个比较。两像的性格似有不同,这不过是表明了画家对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对他的看法有所不同而已。
大卫·勒文不但是一个漫画家,而且也精于水彩画与油画,曾在华盛顿与纽约开过画展。《纽约书评》是他经常发表作品的地方,但他的作品也在其他重要杂志上出现。他有艺术家的骨气;色情的《花花公子》(Play Boy)杂志出高价向他求画,他断然拒绝。这清高的成份,一定与他的出身有关。勒文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出生于纽约,父亲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知识程度很高。在政治方面,他也受到家中进步思想的熏陶。他自己在中学校时曾参加过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的母亲自命为“列宁主义者”,姨母自命为“毛泽东主义者”。他本人思想经过好几度转变,虽仍思想进步,但已不是一个所谓正统的共产主义者。他于一九四九年在一个美术学校毕业前,曾应征入伍,在美国陆军的《星条旗》(Stars andStripes)杂志开始发表漫画。<IMG=CA81112901>
勒文的漫画才能发展到最高峰,乃是六十年代美国社会最动荡的时候。一九六三年的纽约报纸的长期大罢工产生了《纽约书评》杂志。这个杂志给了勒文一个发挥他的才能的机会。他的主要题材是作家、艺术家与政客。他的漫画是从照相仿制,将主人公的脸部特点夸张一下(例如约翰逊的长鼻子,毕加索的大眼,或自画像中他自己的鹰鼻)。有时他会用动物来配合主人公的性格(例如毕加索的牛头,狄斯耐的米老鼠身子)。有时他也会用其他物件来象征主人公的性格(例如里根头像下的标帜,画了一个放在核子弹上的手)。凡此种种,可证明他的技巧已达到了不必用一字一语表达含意的地步。勒文认为他的画一看就懂,不必他用笔墨作解释。如果看不懂他的画,便不会是他的欣赏者。当然,《纽约书评》的读者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勒文的含蓄画意,大多是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勒文本人曾说,一个漫画家自己的观点比技巧更是重要。漫画家必须先有了所要表达的意见,然后用画来将这个意见表达出来。勒文说:“当然,我是很有偏见的。有人叫我是同情穷苦者的赤佬。可是,好的右翼漫画家在那里?《纽约书评》一开始就与我的思路相同。我们对愚蠢的越战看法的一样,便是一例。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意见。我反对政府的压迫,无论是谁在当政。艺术家对左对右都要发质问。我仍关心社会的正义。”<IMG=CA81113001>
勒文的左倾思想当然很受美国政府机构的注意。某次,尼克松任下的司法部长李维(Levi)很欣赏勒文对他的讽刺画像,托人转告勒文,希望能够取得原画稿当纪念。勒文说他有一个条件,要司法部长将联邦调查局(FBI)有关勒文的档案文件做交换。
这个交易,当然没有成功。
十月六日于纽约
纽约通讯
董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