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自今年先后推出了卡西尔的《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后,新近又出版了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波普尔的这本书,继续阐发了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并建立了他的猜想—反驳方法论。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世纪以来,科学革命日新月异,科学上的发现层出不穷,建立科学发现的方法论的迫切需要吸引了众多富有才华的科学哲学家。就中,首先打破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僵固局面,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正是波普尔。波普尔认为,科学发现包括猜想和反驳两个环节。猜想的原理包括四个要点:理论并非始于观察,观察中渗透着理论;形而上学起重要作用;科学发现的心理学;猜想应满足简单性、可独立检验性和不会很快被证伪这三个要求。反驳的原理可归结为:批判,排除错误,判决性实验三点。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渊源自爱因斯坦与康德。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其科学发现的方法论,并以此掀翻了一个世界,使科学哲学的局面为之改观。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波普与一般科学哲学家不同,他同时又对社会政治问题极为热衷。他把他批判理性主义和科学发现方法论推及到这一领域,从而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社会哲学。过去国内迄未翻译过涉及波普尔这方面思想的著作。而这方面的思想在本书中却有不少体现。波普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决定论来加以批判,这当然是我们难于首肯的。但其中是否也有可以启迪我们思路的东西呢?
十年动乱,古书旧籍多进了还魂纸炉,以致今日无论文化界人士怎样焦舌秃笔、奔走呼吁,没有旧书可供流通的旧书业却还是难以振兴。当此之际,岳麓书社却悄没声地出版了一套《旧籍新刊》,即使是车薪杯水,却使读书界的老辈人有旧雨重逢的意外之喜。前些时候出版的钱基博先生的《近百年湖南学风》与李肖聃先生的《湘学略》(二种合刊),就是其中之一。百多年来的湖南,动乱相续、风雨交汇,而人文之盛也往往是出人意表的,以致使人有“唯楚有材”之叹。钱著论湖南学风而表以十四人,这十四人“新旧相<SPS=0093>,问学殊途”,不一其术,而著者也不拘一格,尽皆收入。全书采用《史记》的合传体,不重传人的“博闻多知”,而于其“苦心危言”之处反复致意,是该书的特点。“张皇湖南,而不为湖南,为天下;诵说先贤,而不为先贤,为今人。”这是钱先生与作此书的夫子自道,移作岳麓书社的考语也是十分贴切的。地方出版社如何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从岳麓书社的作法中是可以得到借鉴的。
“明末清初史料选刊”是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特色书之一,目前已经出版了二十五种,有一定影响。这次参展的《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东江客问》、《东江遗事》二种)是一部很有史料价值的书,该书为毛文龙镇守皮岛时的军情塘报,是第一手资料,外二种则是为毛文龙被杀鸣冤。袁崇焕矫旨杀毛文龙一案,后世持论不一,《明史》谓“崇焕妄杀文龙,崇祯帝又误杀崇焕,明亡征决矣”,可见事件之重大。崇焕被杀,天下冤之,余大成作《剖肝录》、程更生作《愚忠记》为其鸣不平,影响较大,《东江》—书的出版,可以看出当时人对毛、袁的功过是非的争辩。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辑的“词综丛编”,率先出版该编的最后一种《清词综补》(全三册),其他几种属于“词综系列”的本子也许近期内可望面世。一九七五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词综》是十六开影印裘抒楼木刻本,似乎与这次“丛编”的大三十二开排字标点本不能成系列。以常理讲,出版系列丛刊,应以第一种始,或以其中自成格局者始,以某种补编率先,似属少见。从读者和研究者的需求来说,似乎应以首先出版《清词综》为宜,这部书,上海中华书局曾据嘉庆七年刻本影刊,但流布不广。清代词作繁富,蔚为大观,据一些词学研究者推计,今后几年可能出现“清词研究热”。中华书局是国内最具声望的古籍出版社,开风气之先,近年来出版了较大型的清词选本就有《瑶华集》、《全清词钞》两种。“词综系列”实际上不以唐宋元明词为主,而以清词的容量最巨,相信这一套“丛编”的出版,会给今后几年的清词研究带来气象。
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研究丛刊”是以藏文、汉文资料为主的有关西藏政治、文化、历史、宗教和民俗方面的论著和其他文献史料的丛刊。其中第七种为《清代藏事辑要》和《续编》。该书编年体,始自清初,讫于光绪末季,收采广博,使用方便,对西藏问题研究者来说,无疑是重要必备的书。该书记述清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多为奏报和上谕。西藏地处边陲,距中央政府较远,通讯驿邮也不太方便,但仍可以看出,西藏的一切重大的政治和宗教制度,都是由当时清中央政府制订的。这为研究和确定西藏地方政府与当时清中央政府的关系,集中提供了坚实的史料。
清代笔记小说多效“聊斋体”,就思想内容来说,一般都无法与《聊斋》相比。齐鲁书社编辑出版“清代笔记小说丛刊”旨在重新认识、借鉴和供研究者参考,并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从这一点来讲,自有其意义。这次参展的共有三种:《新齐谐——子不语》(袁枚)、《右台仙馆笔记》(俞樾)、《夜雨秋灯录》(宣鼎)。这三种书多写怪力乱神,奇闻异事,用意也无非是警世劝善,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但由于这几位撰述者都是清代的文坛巨子,虽然他们的记述有的偏重“人事”,有的多话“鬼事”,可是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世道人心,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加之这些笔记文字质朴无华,清新简练,也有不少曲折动人的描写,所以艺术上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台湾著名学者唐文标先生的《中国古代戏剧史》,该书旨在从文化的发展流变中考察我国古代戏剧的产生和演化,其主要价值在于给戏剧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全书包括中国古剧的源流、俗文学与艺术、市民文化与民间戏剧、从民间戏剧到士大夫戏剧的民间源头等十三章,提出了一些饶有兴味、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向不大为专家们重视的美国各种通俗小说,如惊险小说、恐怖小说、爱情小说等等的评论,经过施咸荣对其潜心研究和对大批第一手资料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收录进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英美现代文学论丛”中。书名为《西风杂草》。作者对这些往往为国内治英美文学者所忽略的通俗小说评论客观并有独到的见地。一些文章的后面还附有有关流派的代表作。为读者提供了便利。
《意象派诗选》是漓江出版社为九月的“读书服务日”提供的另一本外国文学方面的好书。意象派是本世纪初在西方诗坛兴起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这本书选译了十多位英美具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意象派诗人的一百首作品。通过这些诗,读者可以看出,意象派诗歌中没有鸿篇巨作,但是在语气、形式与隐喻的更新和韵律的走向与自由程度上,都显得与以往的诗歌流派不同,特别是为其独具的那种语气和节奏给人们以一种感觉,仿佛置身于将要出现暴风雨的草原上,心结随着翻滚的云层奔腾,冲向前所未有过的境界。这本书的原编者英国的彼德·琼斯为这本书写了导论,对编入这本集子的斯托勒、休姆、庞德、乔伊斯等意象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的出现背景,按历史年代逐一作了介绍。译者裘小龙为每位诗人写了附记,作为国内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意象派诗歌的集子,诗歌界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有益的借鉴。
《玉米人》是一九六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作家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漓江出版社在今年三月出版了它的中译本。《玉米人》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杰作。这部长篇小说以神话传说的意境写山区农民的现实生活。以印第安人和当地白人在种植玉米问题上发生的冲突为线索,揭示了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之间的矛盾。印第安人野宴的场面、巫医治病的神秘气氛、圣烛节朝圣……等印第安人的生活,在这位“深深植根于拉丁美洲的民族气质和印第安人的传统之中”的作家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刻划。
《马克·吐湿传》是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作家传记丛书”中初一部。马克·吐温逝世一百余年来,他的作品一直保持着迷人的魅力,作者苏联人门德松在五十年代前写这部书的时候就指出过,他虽然写有几十部长、中、短篇小说,但是谁也不会以为他是在书斋中度过一生的。他穷过,也曾混迹于富人的圈子,之后又献身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德国的格林兄弟以其脍炙人口的童话作品著称于世。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格林兄弟传》对格林兄弟的一生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通过作者、德国的赫·格斯特纳在书中的介绍,我们除了可以了解格林兄弟长年致力于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文学,研究语言学,娓娓动听地向我们讲述童话这一为人熟知的一面外,还使我们知道这对兄弟并不是整日浸沉在童话世界中的人物,他们还因抗议国王践踏宪法,与其他的阿根廷大学教授联名辞职,未尝忘情于世事。格林兄弟的这后一面,是鲜为人知的。
《雨月物语》(漓江出版社出版)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反映了古代日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茅照之宿》写战乱期间,一个久滞异乡的商人,归来时但见田园荒芜,唯自家小院依旧,庆劫后余生,夫妻团聚,享天伦之乐,被恶梦惊醒,方知是躺在荒坟上与妻子的鬼魂相聚。《菊花之约》写一武士与一书生离别之际约定,待来年重会于菊花之下。约会之夜,武士飘然而至,向书生泣诉:自己因为囚禁,剖腹自尽,只能魂灵相会。月夜孤魂》用恐怖气氛,塑造了矶良这一被遗弃的复仇女子的形象。……这本书的笔法与我国的聊斋十分相似。编者认为,它就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部“聊斋”。
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汇集了十七位获奖诗人的作品,大致代表了本世纪以来国外诗歌的水平。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和作品,编者在每一诗家的前面附有瑞典皇家学院的评语(得奖理由)和获奖者在授奖仪式上的致辞。这些诗人出自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度,但都怀有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以及对民族文化、世界文明的复杂情感。
《读书》服务日之页
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