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当代文学中的荒谬感与多余者》发表后,笔者收到一些来信,也听到一些反应。有赞成的,有批评的。都是好意,自可两存之。
但有同志提出,拙文中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看法似有偏颇。“唯唯?否否。”我只想在此说明,在以后将陆续发表的我的如下一组论文中,对西方现代派艺术及其美学理论,将作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讨论。它们是:
先锋艺术与近现代西方文化精神
的转移(现代派艺术理论研究之
一)
重论艺术起源与其社会—文化功
能问题(现代派艺术理论研究之
二)
艺术审美评价的三级范畴(现代
派艺术理论研究之三)
先锋艺术的形式革新及其价值结
构的分析(现代派艺术理论研究
之四)
这一组系列论文中的第一篇,已发排于《文艺研究》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敬请有兴趣的同志赐阅并赐教。
而在《读书》杂志上,对这些问题,我就不拟再作讨论了。
另外,还有同志问及“多余人”一词的出处。案我见闻不广。如记忆不错,那么在国外文学中最早这个词可能来自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札记》。
又,在《读书》的这篇文章中,曾提到“胡克的现象学”,系笔误。应作“胡塞尔的现象学”, 此更正并致歉于读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所
文学研究所
何新
一九八五·十二·十二
读者·作者·编者
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