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摸出一点路子。一个路子就是,必须提倡“反思”。同“宽容”、“尊重”、“理解”、“选择”之类一样,这也是我们多年不大惯用而近年偏又常被提起的一个字眼。教条主义、极“左”路线当然不会允许反思,因为这么一来,它们就没有存在的可能。这个道理,本刊上期纪树立的《科学态度与证伪主义》讲得很透彻。如果缺少这种“反思”精神,再加上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那偏差就更大。
提倡反思,实际上就是提倡探索,提倡学术文化上的民主和修正错误。反思不是要把一切颠倒过来,“凡新必好”,因此必须大家来探索,同时它必须是自觉自愿的。迫使某人某事进行反思,恰巧违背了反思的精神。
有人呼吁我们要学会“听”,即习惯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对反思也是重要的。有时出现的情况是,任何问题一经反思,如果获得一点响应,即被认为定谳,不觉得无论是谁、是什么都没有不被反思的特权。反思者还得听取各种意见,认真省察,同时要准备进一步反思。
从这个意义来说,办刊物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园地。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