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审稿过严,删稿过狠,都是事实。但是,在不宽容的气氛下,这岂是编辑的过错?!在这种风气下,编辑自然而然地成了“审查官”。在近几十年的编辑应用文中,“尊稿经我处审查,认为……”已经成为套语,谁也不以为怪。文化环境不宽松,编辑首当其冲,既成为不宽松政策的执行人,又是不宽松政策的受害者。这不是编辑的本来面目,也不是当编辑的自己的愿望。
要解放文学生产力,解放哲学生产力,……同样重要的是要解放编辑生产力。也许这还更重要一点,因为编辑生产力解放了,才更可能解放其他学术理论的生产力。
编辑当然有社会责任。编辑要把关,要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行为规则,基本理论思想。作为一个刊物的编辑,还有由这个刊物本身性质所决定的种种限制。无限制的“编辑自由”是不存在的。但是,目前一个编辑的首要社会责任应当是解放知识的生产力,而不是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