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谚联》卷四云:“王荆公子<SPS=1835>,早世,其妻另筑小楼以居,荆公时往窥焉。媳错会公意,题诗于壁,有‘风流不落别人家’句。公见之,以指爪爬去壁粉。外间“爬灰”之语,盖<SPS=0487>于是。”
又,《吴下谚联》卷一云:“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SPS=2039>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以上两种说法,第一种显为附会,第二种较合情理。所谓“扒,偷锡也”,是歇后语,而“锡、媳同音,以为隐语”,则是双关语,这是合乎民间语言的创造规律的。
补白
熊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