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国外版画
参见原版面
《呼啸山庄》 凯雷·金顿作
战士之墓 郝米斯作
参见原版面
苏赛斯风光 埃立克·雷维略特作
热带舞 勃克兰·拉爱脱作
封二 封三
凯雷·金顿/郝米斯/埃立克·雷维略特/勃克兰·拉爱脱
三联新刊
艺术形态学 〔苏〕莫·卡冈 凌继尧等译
苏联美学中第一部专门分析艺术世界内部结构的著作。包括有关古今世界美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发展史和方法论、展示艺术文化发展过程中各种艺术样式如何成熟和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综合艺术;以及探讨整个艺术世界内部结构的规律性——艺术各个类别、门类、样式和品种以及种类和体裁相互关系的理论。
(二·八○元)
乐迷闲话——欧洲古典乐坛侧影 辛丰年
这是一本由一位富有音乐素养的乐迷写给乐迷们看的书。作者用“闲话”的写法,以轻灵的文字与读者谈心,使读者于不经意中丰富音乐素养,提高欣赏能力。书中收入大量关于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佚闻、趣事,有些更是作者亲见亲闻;书中对音乐作品的评论介绍,自有见地,并非人云亦云。凡此种种,对专业音乐工作者也有用处。
(一·三○元)
教训——王安博士自传 王中一等译
王安博士二十五岁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念书,三年后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便以惊人的魄力,以自己六百美元的积蓄为基础,在美国开办了单人经营的电子公司,至今已发展为销售额近三十亿元、职员三万人的大企业。王安博士也成为十二位荣获自由勋章的美国移民之一。这个自传体现了王安博士在企业经营中的价值观念:简单明了、节制、平衡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二五元)
读书教学四十年 杨振宁
本书不是一本自传,但辑录的文章、演讲和图片生动地描绘出杨振宁教授数十年人生历程的轨迹。书中各篇文字,既忆述往事,谈论学术,又抒发情愫,感怀国事。从中不仅可以窥见他生平治学执教的经验和风格,且能强烈感受到他对祖国所怀有的深厚感情。
(二·○○元)
日本的中国移民 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
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是从学术上促进两国友好、加强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民间学术团体。本书是继《从徐福到黄遵宪》论文集后出版的第二辑学术研究论文,集中论述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些大事,总结几千年来中日友好相处的经验和教训,许多观点,颇有新意。
(二·五○元)
封四
1987年第6期,总第99期 - 目录
1987.6 六月十日出版
3法·法律·法治(读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梁治平
12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对话·开放与发展(谈金德尔伯格的《经济发展》) 张维平 伍晓鹰
23国外学者眼中的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述评) 新 谷
29政治文化与比较政治学(读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 陈奎德
38米德和她的《文化与承诺》(著译者言) 周晓虹
46《古船》的历史意识 汪 政 晓 华
52更为艰难的选择(读赵园《艰难的选择》) 王晓明
61女人与小说 黄 梅
70兰陀·莫里斯·格瑞夫斯(读诗随笔之六) 王佐良
77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界”(评《百年孤独》) 李奕明
85 品书录
成语的源流(王克仲)——知识价值与未来社会(郑兴科)——有新意的探索(江 岳)——我观禅宗(徐建融)——“巴金就是巴金”(丁亚平)——爱的高歌(唐 <SPS=0674>)——把世界的诗歌纳入视野(王光明)——而未尝往也(谷 林)——抽象画:语言上的新阐述(顾国泉)——需要这样的史笔(张 绥)
101读书小札
士大夫风节小议(阎步克)——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曹晨辉)
105读书献疑
《中国古代服饰史》补正(包铭新)——魏了翁“从学朱熹甚久”说质疑(龙 腾)——《辜鸿铭文集》标点纠误(萧 文)
69漫 画 丁 聪
109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与“器”(读《华夏意匠》) 王 毅
118探索中国诗歌艺术的奥秘(著译者言) 袁行霈
122欢笑着、斗争着的古代戏剧大师(谈关汉卿的戏剧创作) 谢柏良
131整体感的追寻(《整体与隐秩序》读后)(西书捃华) 张桂权
136《批评生理学》:职业的批评 郭宏安
140宗教文化人类学的开拓者(怀念法国著名人类学家杜梅兹尔) 杜声锋
143父亲的藏书 〔美〕约翰·鲍威尔
148海外书讯
《中国都市变化:山东济南的政治和发展,1890——1949》(雷 颐)——伊迪丝·华顿名作合集(仲 子)——短讯五则
155读书服务日之页
新书录(金 香)
160编后絮语
补 白
新刊张宗子著述二种(山民,11)——论孔新著(吾扬,51)——《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亦人,100)——吉辛论占有书(吴希义,121)——本期国外版画简介(张守义,147)
封二、三 国外版画
本期设计 丁 聪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