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1989年第6期,总第123期 - 封二
刘再复主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大系(九卷本)
本书按重大理论课题分卷,选收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各阶段重要论见,是学术性与文献性相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全书共400万字。大三十二开,布面精装。各卷书目如下:
观念变革卷 白烨主编
文化寻根卷 季红真主编
新诗潮卷 谢冕主编
小说形态卷 南帆主编
本体研究卷 何西来主编
现实主义与中国文学卷 雷达主编
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学卷 许子东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卷 黄子平 王晓明主编
新方法与新学科卷 刘再复 程麻主编
戴望舒诗全编
戴诗格调清丽,情意缱绻,是中国现代诗坛一绝。本书还收入作者全部译诗,双璧相映,弥足珍赏。(定价5.70元)
各地新华书店发行。读者邮购请汇款至杭州武林路125号浙江文艺出版社邮购部
封二
兔子译丛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名著
兔子译丛恐怕不适合那些看书只看书名的读者。名著的名字不一定动人,读了才知道它为什么是名著。
兔子译丛尽量回避读者熟识的外国作家。你不会不知道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而他们以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
洛莉塔 〔美〕纳博夫著 彭晓丰等译
有人说,纳博科夫要能活到现在,一定拿到诺贝尔奖了。他的代表作就是《洛莉塔》。初看这是个中年男子爱上一个十二岁女孩的传奇故事。书中的男主人公将爱情付诸种种残酷手段,实属骇人听闻。作者以此嘲弄了美国人的欲望,剖示了那种将青春理想化的心理症结。本书在美国曾一度被禁,而今被人称为堪与《尤利西斯》媲美的伟大作品。
(定价3.50元)
布赖顿硬糖 〔英〕格·格林著 姚锦清译
说这是一个关于流氓团伙的故事,未免太简单。重要的是,它描述了那些亟欲立足社会的少年人向经验挑战的失败,以及这种失败心理与宗教教义相联系的精神困境。书中一切扭曲的情欲与冷漠的人性,都有着令人颤<SPS=0397>的效果。这本书至少在英语文学中发生过深刻影响,战后出现的“愤怒的青年”和“垮掉的一代”无疑是顺着这条路子下来的。
(估价3.50元)
反死亡联盟 〔英〕金·艾米斯著 吴德艺等译
本书形式上是“秘密武器+间谍”的惊险故事。一个保密部门筹划着集体死亡的阴谋,同时它内部暗中存在一个抵抗组织。这秘密终于被人发现,复杂事情接踵而至……但发现秘密的人是谁?作者一直很高明地让人猜个不停。这或许不是主要的,因为它探讨了一个严肃问题:人究竟能否向上帝宣战?本书曾被称誉为“现代小说99种佳作”之一。
(估价4.00元)
赤裸的午餐 〔美〕威·巴勒斯著 孔小炯等译
巴勒斯是一位专门研究吸毒和同性恋问题的实验小说家。他在这本书里把吸毒政治化为一切瘾癖的模型——政府对权力的瘾,人对残酷行为的瘾。这是美国战后文学中一个新的主题。巴勒斯以其古怪的、激动人心的文风搅混了个性、社会、政治之间的界限,将人自身的需求与情感异化成自己的敌人,以此象征着不断加剧自我仇恨的某种制度。
(估价3.50元)
各地新华店发行。读者邮购请汇款至杭州武林路125号浙江文艺出版社邮购部
封三
冯亦代
三联新刊
文化的解说 金克木
以符号学原理,解说现在受到知识分子普遍关心而又歧见百出的文化问题。书中认为,科学、艺术、哲学乃至宗教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化及其解说,而一国文化之与外来文化积极沟通,使之日益接近世界潮流,是其发展的总趋势。作者满腔热情’把文化的发展寄托于中国青年一代。
(一·一○元)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编委会编
十八位中外学者关于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论文。他们闸述自己积年研究中国文化所得之观点和成果、引进介绍当今世界文化的新流派、新动态以及各国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状和未来的不同认识。本书是读者认识中国文化,了解世界反响的极好读物。
(四·四五元)
官僚主义——最坏的内部敌人 罗正发等译
奉献给读者的这本书收集了苏联各中央报刊上近来发表的材料,这些材料揭示了苏联社会生活,包括工业、农业、管理、科学、文化、卫生保健、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中官僚主义的实质,产生官僚主义的原因,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集中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官僚主义的严重性和改革的迫切性。
(三·一五元)
从高卢到戴高乐 张芝联
关于法国历史、中法关系、法国大革命、法国史学与史学家的论文十数篇,论述从高卢直到当代法国历史,尤其是法国史学界的种种进展,作者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对有关历史问题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国内外史学界均有很大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来我国史学特别是世界史史学方面的新发展。
(三·○○元)
经营管理的典范——英国马狮百货集团经验剖析 谢家驹著 冯培漳译
英国马狮百货集团是世界上管理最佳的公司之一。它采用了整套现代化管理方法,取得很大成就。本书首次对这家公司管理经验系统叙述,突出介绍了马狮的市场策略,马狮的大规模产销结合的经营手法,马狮在人力资源利用上的创获。作者为香港的管理专家,在中译本中,又专门写作了供中国内地参考的章节。
(三·四五元)
封四
1989年第6期,总第123期 - 目录
1989.6 6月10日出版
3读者·作者·编者
正视现实(杨德淮)——改换土壤(蒯大申)——“在外地主”(林万青)——根本问题(邹向龙)——阴盛阳衰?(张益得)——别无它途(马春明)
5“这个世界最需要爱”!(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何光沪
18资本主义的痛苦与社会主义的烦恼 李小兵(布尔拉茨基《新思维》读后)
24民主与权威(读亨廷顿《民主的危机》) 顾 昕
80人在经济学中崛起 胡任之
36法国的新史学范型(读《新史学》) 姚 蒙
45“体”、“用”之争与整体演进 王跃生
52欣慰与沉重的思考(读《梁思成文集》) 张钦楠
59话说《雨人》(欲读书结) 王 蒙
62“主体”论的盲点及其限度(刘再复学术思想探讨)赵小鸣王 斌
68代沟的底层(读温源宁《一知半解》) 金克木
73大洋彼岸的回应(读《春月》) 启 之
79永存不灭的童年(谈《彼得·潘》) 杨静远
86《英诗金库》里里外外(由勃朗宁以及戏剧性诗歌说起) 邓竹桑
92谴责小说与狭邪小说的合流(读《祷杌萃编》) 陈平原
99 品书录
召唤批判理性(秦弓)——读《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跃江)——谔谔一士(劳祖德)——如烟非烟(谷林)——悲剧人生的喜剧审美(毕冰宾)——艺术史的真面目(史建)——让中国的建筑重放光彩(顾孟潮)
110《洛阳伽蓝记》里的一点牢骚(读书小札) 张中行
114继承五四 发展儒学 杜维明
121自由的敌人:真善美统一说 甘 阳
129整体观时代的到来(巴黎读书札记) 李培林
136英伦三月话读书 叶秀山
144从《萧伯纳传》说起 刘绍铭
146狄更斯的本来面目(西书拾锦) 冯亦代
150最新小说一瞥 朱 伟
153海外书讯
一桩间谍案引出的思考(魏津)——艾滋病的恐惧(欣闻)
98漫画 丁 聪
155读书服务日之页
新书录(金香)
158三联之页 蓝菊花
160编后絮语
补 白 雄狼之死(17)——短讯(23)——晚期周作人(止庵,35)——短简一则(58)——读枯燥乏味之书偶感(崔海峰,61)——批评家(吴岩,67)——蓬屋说诗(一)(二)(凡木,120;143)——翻书偶见(如,14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