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纪事》(钱仲联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399元)二十二卷,是有诗歌纪事一体以来煌煌之大者,收录作家五千余,引用各类书籍一千余种。其博采前此所有同类著述之长,以宋、辽、金、元诗纪事为基本体式,兼取《明诗纪事》之突出优点(即大量收罗有关诗人的故实及评论之要者,并辑录与评述反映当日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以收存反映清代政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诗篇为全书主干,同时,凡纪述清代各阶层人物之活动或故事者,名家名篇有名家评赏者,名家诗作直接阐明其创作主张者,名家或无名小家以一诗或一联得名而有本事可征者,均予收录。总之,借此巨编,可对有清一代之诗史作一检阅了。只是售价或令人不堪其负,然以其材料之完备,搜罗之宏富(几尽括诗话、笔记之有关材料),又可令学人省却多少麻烦。若非“厨下乏米”,还是有必要在精神与物质间作一次“痛苦的选择”吧。又因其印数极少,尚须“欲购从速”呢。
常见为儿童们编写的《365夜》故事集,便思如我辈者三百六十五夜也当枕边有书可读。最近出版的《圣经文学十三讲》(朱维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4.30元)与《佛学典故汇释》(李明权著,浙江古籍出版社,4.40元)适趁此愿。前者分历史文学、先知文学、启示文学、智慧文学、传说、史诗等十三讲,分类介绍了圣经、次经、伪经、死海古卷的主要内容。后者以词条为目,凡两百篇,解释了各种类型的佛教典故三百余条。两书的特点都是将经典化作故事,闲闲道来,别具唇吻亲切之感,同时又多方征引其它文献资料,使其更觉生动。
在《读书》第六期读到文洁若《晚年的周作人》一文,便特别注意文章作者所提到周作人晚年劳绩之一的《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日〕式亭三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5.20元)的出版。今日终于见到了这部“周作人自己比较满意的”译著。澡堂大概是一个最不需要掩饰也无法掩饰什么的世界吧,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处所来展示社会众生相,已可谓一绝。更难得作者工细的文笔,使醉汉与豪杰,医生与瘫子,艺妓与使女,女儿们,婆婆家,一个个肖若其人,游转于睫前。译者在引言中曾引三马门人之言:“式亭主人者,予鸠车竹马之友也。性素拙于言辞,平时茶话尤为迟钝,故人称为无趣的人,且是无话的人。……偶对笔砚,则滑稽溢于纸上,诙谐走于笔下。呜呼,洒落哉,洒落哉!茂叔胸中,式亭腹内,恰如光风霁月云尔。”由于这种称作“洒落”的小说诞生于一百多年前,故其中的幽默或已不大易解,幸赖译者工力深厚,又不惮烦难,仅《浮世澡堂》一部就加注六百条,并于译后记中详加补充,欲细细揣摩作品的读者可以无忧了。
犹伊斯兰教之有《古兰经》,基督教之有新、旧约圣经,印度教则有《薄伽梵歌》。如此经典,长以不见中译为憾,近日却接连见到三种:张保胜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70元)、A.C.巴帝维丹达·史华米·巴布巴译注本(中国经济出版社,9.80元)、徐梵澄译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张译为精装本,中有彩图八幅;译注本系贴塑装,也配有八页彩图;惟徐译纸面平装,豆绿色封面上三行白字而已,却不失素雅庄重之气,又正与译文的古朴渊懿相合。各本皆有译序,张序多介绍背景材料,译注导言重在“解”,徐序则将之与中土儒、道、释作一比较,并稍溯各派源流,意在“打通”,且引数行:“倘世界欲得和平,必人心觉悟而遁乎大道,举凡儒、释、道、印、耶、回,皆所当极深而研几也。是皆身心性命之学,略其形式,重其精神,就其所长,自求心得、不议优劣,不画畦町,开后世文明运会之先端,祛往古异教相攻之陋习,……世界五千年之文明,东西方之智术,安可穷也?”真知真识本不属一家,各时代各民族的智慧无不可归于真理之长河,读此《薄伽梵歌》,便正可契会宇宙真理的“这一隅”。
岳麓书社的《曾国藩全集》已有《家书》、《日记》、《奏稿》等数种出,新近面世者为《读书录》(〔平〕5.60元;〔精〕7.10元)一册。曾氏与弟书中曾道:“予论古文,总须有倔强不驯之气,愈拗愈深之意”,故其生平推重韩昌黎。《读书录》中,舍《汉书》外,以读韩札记文墨最著。读之审,解之详,可见出曾氏为文私淑桐城,尚兀傲沉实,乃渊源有自。其它经、史、子、集四十余部,条下所议有详有略,简者不过七、八字,十余宇,或释词,或释义,或解题,或正误,不乏有得之见,又时或令人觉其恂恂有儒者之风——虽然这绝非作者的全面,这是无须多说的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出版)获得不少专业研究人员和非专业研究者的喜欢和好评。这里向读者再推荐三部。
库兹涅茨是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他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比较早的对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数量与动态,对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的数量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5.35元)中,库兹涅茨通过对大量的历史资料的整理和比较,对现代经济增长总量、速度、结构及传播扩展机制做了深入详尽的研究,并就人口格局、国民产值、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产值使用结构、国际依赖关系等等进行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分析了这些经济变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特点和相互关系,试图以此来揭示出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
另外两部是布坎南的《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4.00元)、布坎南与瓦格纳合著的《赤字中的民主》(刘廷安、罗光译,2.85元)。在西方,布坎南被誉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布坎南的理论代表了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由主义。布坎南认为,随着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增强,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财政赤字与日俱增;大量政府开支落入特殊利益集团的私囊;社会福利计划相继失败;经济停滞膨胀。而公共选择理论就是要克服政府干预的局限。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学的研究拓展到政治学、社会学与历史学领域。首先,他把“经济人”范式运用于政治决策领域。从而得出结论:现代西方社会面临的重重困难,与其说是市场制度的破产,不如说是政治制度的失败。在《自由、市场和国家》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公共选择理论。后一书《赤字中的民主》则遵循公共选择理论的一贯逻辑,对凯恩斯主义的各个方面,特别对以政治决策结构分析为基础的凯恩斯客观经济政策和后凯恩斯的公共债务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论述了政治结构对经济理论的影响和经济政策的决定对政治结构的影响。阅读此书可以加深对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解。
物理学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人们都熟悉的牛顿力学,它奠定了整个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建筑、交通运输、乃至火箭宇航等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建立经典力学的体系过程中,机械唯物论取得了统治地位。而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各学科相互影响,渗透,科学日益热体化的过程中,物理学又是基本的带头学科之一。与此同时,物理学对生产的指导作用也更显著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由原子深入到基本粒子内部,从直径十万光年的银河系扩展到离我们二百亿光年的大宇宙。物理论对整个自然科学、哲学和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们推荐一本《物理学史》(钟霄参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70元)。全书内容分为四部分:中国古代物理学;西方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的建立与现代物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早在四十年代初期,蒋介石集团为争取美援,派宋子文赴美活动,用重金收买了一些美国代理人。后来孔祥熙父子和宋美龄又在美国拉拢和收买商界、政界、军界、宣传界和宗教界人士,逐渐形成了美国的“院外援华集团”。他们或奔走于美国政界,游说于议会走廊,影响美国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他们或活动于工商财贸新闻宣传界,为蒋设在美国的各类机构办事;他们一箭双雕,借助于援蒋而又在美国政坛排斥略持开明见解的美国军政界人士。几十年过去了,美国的“院外援华集团”的实力明显衰弱,但是,它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上仍有影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美国政治中的“院外援华集团”》(〔美〕罗斯.Y.凯恩著,张晓贝等译,1.20元)揭露和批判了“院外援华集团”的真相。本书对了解抗日战争至六十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联书店的“美国文化丛书”新近又出版了《美国的历史文献》(赵一凡编,4.45元)、《美国文化的经济基础》(克拉夫·马伯格著,仲子、叶苍译,5.90元)、《西方致富之路》(罗森堡、小伯泽尔著,周兴宝等译,6.70元)。三部书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就其内容而论,三部书确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美国的历史、美国的政治和美国的经济。
《美国的历史文献》汇集了美国自一六○二年的《五月花号公约》到一九六三年美国民权运动与黑人解放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讲演。一般的文献汇编给人的印象是呆板而又枯燥、乏味,而读罢这本文献汇编感觉则不同,书中所汇集的政治家、法学家、民众领袖和管理者的言论有的是语言活泼,妙语连珠;有的又充满诙谐和幽默。让人读起来兴味盎然。此外,每一文献又加一编者按语,介绍背景,讲影响,谈特点,文字极好就更增添了读下去的兴趣。
《美国文化的经济基础》的作者十分自豪的向读者介绍了构成美国文化一部分的物质文明。介绍了美国的自然资源、美国的工业、农业、运输和贸易以及银行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成就。并将取得这些成就的分析穿插其中。依笔者所见,读此书了解美国经济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则应是了解形成美国现代物质文明的因素。
《西方致富之路》的副题为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演变。是什么原因使西方走向致富之路的?作者否定了人们认为达到富裕水准的九个原因,指出贸易、技术和组织管理的革新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创新加上越来越多的资本、劳动力和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是通向致富之路的源泉。在绪言中,作者还告诫读者,必须寻找经济增长的机制。“渐进的增长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其原因必定存在于制度性的机制中,这个机制深深地植根于西方经济结构里并不断寻找和利用能导致增长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策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编译组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8元)是美籍华人杨叔进博士近些年在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经济发展理论与策略的一部分论文。文章多以五六十年代亚洲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为根据,或分析它们的发展计划,或探讨某个具体问题,最后归结到什么是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本书分三篇。一,从宏观、部分结构和微观三个层次综述了战后经济发展理论的进展,讨论了发展目标的选择,阐明了解决贸易逆差和储蓄缺口,降低资本——产出比率,维持部门的正确比例关系,合理估评投资项目以及地域发展等的策略与重要意义。二,论述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资金来源,强调收入分配、税制、利率、经营管理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反对盲目应用乘数法则以免导致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最后又提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一些看法。三,论述了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对外经济关系问题,如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多样化等外贸策略和汇率政策问题等。
《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多元图景》(“发展与改革丛书”之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4.55元)是我国学者王师勤、田黎璞系统的比较和研究国内外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论理论的一部专著。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涵义。它是指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而又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因此,经济发展过程可以也应该从多种角度多个层次加以分析,然后再进行科学的综合。以往我国有些学者,片面地用生产关系或所有制演进阶段论来否定西方学者的诸种“阶段论”。同样,罗斯托简单地以其经济成长阶段论来否定马克思的所有制演进阶段论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片面性。事实上,从一个角度得出的发展“阶段论”只可能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经济发展过程,才可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本着这一原则,作者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国际关系三方面研究了国内外学者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理论。对这些理论,作者有分析也有批评。
中国金融出版社最近推出的《货币理论》(国外金融论著译丛,〔美〕劳伦斯·哈里斯著,梁小民译,6.30元)是一本有关货币理论的教科书。作者声明,本教科书为了帮助学习货币理论、货币与银行、宏观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生而撰写的。这一声明简单扼要的告诉了读者本书的内容。书中,作者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货币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介绍了各种学派在货币理论上的争议,从早期的货币数量论,直到最近的合理预期学派。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了解西方货币理论的著作。
《读书》服务日之页
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