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将《缪秋杰与民国盐务》看作是一本人物传记,那么还是不能理解这本书的价值的。实际上,它是一本以缪秋杰毕生的盐政建树为主线,以不同时期盐政政策的变革与盐务机构的调整为背景,系统地反映了整个民国时期盐务史发展的学术专著。据我所知,民国盐务史是一个尚未充分开辟的荒地,本书是解放以来我国出版的第一部这方面的专著。
盐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因此,盐政即是财政乃至政治的重要内容。自明朝起,封建王朝即将它看作“政治商品”,采用重税和专商引岸制度,官商勾结,垄断市场,残酷地剥削人民。到了民国时期,洋会办丁恩将资本主义的盐政制度引入中国,取代了封建制度,而缪秋杰则比丁恩更进了一步。他主张盐的自由贸易,同时强调国家对盐业必要的管制和调节作用。在两淮期间(一九三二年)提出“有限制之自由贸易”;在四川(一九三六年)实行“统制自由”政策;抗战胜利后又明确提出“有计划的自由贸易”政策等等,不但对当时中国盐政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对现实经济体制改革如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讨论,也不无借鉴意义。现在经济学界对计划与市场如何结合莫衷一是,殊不知早在近半个世纪前,就有人提出并在实践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看一看这本书,看一看缪秋杰是如何提出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我想对这场争论会有所启迪,有所帮助。
大凡是读过坊间中国通史一类书的人,都有一个印象,如此史学,即是“死学”。看了《缪秋杰与民国盐务》一书,可以发现历史本身具有无限丰富性。同“通史”相比,此书只是沧海之一滴水,然而这一滴水是晶莹透亮的,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通过一个人的一生来反映他所处的时代,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史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观点,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新尝试。我想,如果史学之海全由这一类水滴汇集而成,那么,这海将是真正的历史之海。
(《缪秋杰与民国盐务》,李涵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九○年版,6.00元)
品书录
吴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