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评:新书或旧籍,著作或译述,其中之论述足以为今日读书界取法和注意者,均欢迎评介。评介时,不必面面俱到,逐章逐节介绍内容,而只须评述其中值得注意的某章某节某段。亦可因某书之论述,引发出作者自己的感喟和认识,所谓“言在书内,意在书外”。形式可多变,自具一格,不必遵循某种程式。文长至多六千字,再长,则请允许编辑部删削。
二、谈片:因读书而对某一学术、文化问题有所感触和体认,而认为此种感触有益于别一行的学人,因此发而为文,是为“谈片”。所谈之学术文化问题,不必过泛过大,力求具体切实。亦忌过于专深,成为专业的学术探讨。总以谈本业而能使隔行的知识者有兴趣为上。主题之选择,如能使读者读后对现实中问题、困境的解决,生活中情趣、意境之张扬有所裨益,更佳。此栏与书评之区别,在于后者明确涉及某书,而本栏则否,其余大抵相仿。文长在六千字以内,切勿过于汪洋。
三、一句话书评:旨趣大抵同上,只不过文章之起意,在于某书某文之一句话或一层意思,由此张扬生发,成为一篇千把二千字之短论。文贵单刀直入,切勿过于迂回。所取之一句话,尽可能是警句妙语,足以引起话头,道出感慨。
四、纪行:学人出行日众,学术交流日繁。希望通过纪行形式,叙述此种交往之收获和体会。切勿写成单纯的旅行记或散文,徒记山水之美,兴会之高,也勿只是平铺直叙地介绍会议发言,各种交谈。而是以学术为经,使行脚与学术互相穿插,使人由以领会学人之“行万里路”,并非单纯的旅游观光。
五、通信:用互相通信的形式,进行学术文化之探讨、交流和商榷。所以采取书信形式,为的是使此种交流亲切而富人情味,不致变商榷为批判 ,化讨论为攻讦。海内外学人间的交流探讨,尤宜此种形式。如能同时刊出两种不同观点之通信,更佳。
六、文讯:以五六百字之短讯,揭示海内外某一项学术文化活动之 内容。活动内容可以广泛,无论会议、论文、演讲、书刊,甚至在构制中之手稿,均可包括。要在所介绍者,必须给人以启示,予人以新的观念、理路,而不仅仅是大事记。一项活动只其中某项、某事可注意者,则只报道此项、此点,不必事事作周到的描述。戒忌广告式的文字,尽量不为某一活动作单纯的“公关”。本栏拟与海外有关报刊合作,以期成为大陆报道海外华人文讯之较集中场所。
七、献疑:时下书中错误太多,为省篇幅,本刊尽量不发校勘式的订正,而着重在指出某类值得注意的倾向或重大的错误和疑问。市并之间不值一顾的低劣出版物,不浪费篇幅多加评说,只把重点放在有影响的书刊上。也因此,为文望注意分寸。文章以短为佳。
八、海外书讯:海外情况,近几年来颇有隔膜,有份量的学术论著介绍尤少。大陆学人读西书困难甚多(书不易得),撰写介绍不易,因此刊出甚少。而为中国学术的长远发展计,此类图书又十分急需。目前特别希望留学生多写此类介绍。可以介绍一书,可以一人、一事。最好从中国立场给以评价和讨论,如无可能,亦可不评。介绍宜客观,切忌无原则捧场和故意贬抑。篇幅亦望勿过六千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