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仔细想想,创作与体育也并非毫无共同之处。不言而喻,两者都要付出极为艰巨的劳动,运动员会疲惫不堪,作家则要耗尽心血,所以有的运动员借助兴奋剂,不少作家要用咖啡来提神。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也与作家和出版商的关系颇为相似。“成绩”一词起源于英语,最初指文学或艺术创作,后来才被赛马爱好者运用到体育领域中去。欧洲作家们曾经认为创纪录是不体面的事情,因为以多产著称的比利时小说家乔治·西默农(一九○三——一九八九),在一九二七年突发奇想,要呆在玻璃罩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写出一部小说,《巴黎晨报》为此刊登大幅广告,称这是“一部创记录的小说:速度的记录、耐力的记录,甚至是才华的记录!”结果计划告吹,西默农丢了面子。但是随着现代社会里竞争的日益激烈,楼房越盖越高,火车越来越快,机械越来越精密,价格越来越离奇,一切都呈现出争创记录的势头,这种趋势终于也在书籍方面反映出来了。美国作家一马当先,以作品的印数和销售记录为荣,为了使书畅销而大打广告战。《吉尼斯世界记录》及时跟上,开始填补文学方面的空白。
法国《读书》杂志第二○九期(一九九三年二月)以《作家们的记录》为题,公布了四十余项文学方面的世界记录。作家在推出一部作品的时候,或许并未意识到是在创造或打破某项世界记录,但是把这些纪录综合起来,却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国际文坛的状况。笔者为此从中选译几项,以飨读者。
译成外文最多的书:《圣经》被译成近两千种语言,其中四分之一是非洲语言。
销量最多的书:(《圣经》和《毛主席语录》销量最多,但因有时免费赠送而不算销售记录)《吉尼斯世界记录》,用三十六种语言售出六千六百万册。
搬上银幕的作品最多的作家:以莎士比亚的剧作改编的影片有三百零四种版本,其中仅《哈姆莱特》就有四十一种。乔治·西默农有五十七部小说被搬上银幕。
搬上银幕最多的人物形象: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塑造的著名侦探福尔摩斯,从一九六○年至一九九○年,先后由七十二位演员在银幕上扮演过一百九十七次。
最多产的作家:西班牙剧作家洛贝·德·维加(一五六二——一六三五),主要创作了一千八百部喜剧和四百部宗教剧。法语作家首推乔治·西默农,用笔名发表小说一百九十部,用真名发表小说一百九十三部,另有二十五部传记和上千个故事。
最长的小说:法国作家于勒·罗曼的《善意的人们》,共二十七卷,写于一九三○年至一九四四年。编辑该书用了十三年,出版则用了十四年。
法国丛书《我知道什么?》中最畅销的书:社会学家亨利·勒菲弗尔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史》。
法国10/18丛书中的畅销书:《共产党宣言》。
奖金最高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一九九一年该奖相当于五千六百万法郎。
获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国家:法国(十二次),其次是美国(九次)。
稿酬最高的作家:美国小说家斯特凡·金,一九八九年订了写作四部小说的合同,稿酬为两千六百万美元。他后来的稿酬更高,但不知具体数目。
最大的图书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占地二十六公顷,书架总长度八百五十六公里,藏有各种出版物八千八百万册。
法国历年来最畅销的小说:加缪的《局外人》和《鼠疫》。《局外人》(一九七二)至今已售出四百万册。
远眺巴黎
吴岳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