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谁?满洲唐鲁孙也。
书前载序言两篇,对作者略有介绍。夏元瑜云,作者“伯祖名志锐,号仲鲁,清廷的兵部侍郎”,后“改派到新疆去当伊犁将军,(辛亥)革命时遇弑”。高阳则云,作者“出身于满洲的八大贵族,姓他他拉氏,隶镶红旗”。“曾祖长善,字乐初,曾官广州将军。两子:一名志锐,字伯愚;一名志钧,字仲鲁。由鲁孙之名,可以想见他是志钧的文孙”。所言较详,殆有纠补夏序失考之意。又云,“长善之弟长叙,官至刑部侍郎,其两女并选入宫,即为瑾妃、珍妃,为鲁孙的祖姑。鲁孙早年,常随亲长入宫会亲,所以他记胜国遗闻,非道听途说者可比。”
查《清代碑传全集》载吴庆坻的《志将军传》,说志锐、志钧的父亲叫长敬,长善之弟。又宗稷辰的《裕庄毅公家传》,说裕泰四子:长启,长善,长敬,长叙。志锐、志钧并为长敬所出,长善是二伯父。《清史稿》志锐传内有“中东事起,命赴热河练兵。未逾月,以其妹瑾、珍两妃贬贵人,降授”等语,时在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曰“其妹”而不日其“其从妹”。凡此皆小有参差,但都无碍大节。高序还说:“鲁孙有二分之一的汉人血统。他的母亲为曾任河南巡抚、河道总督、闽浙总督的李鹤年之女。”真正门庭赫奕,姻亚朊仕。唐鲁孙约生于光绪三十年(一九○四)前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已是“秋蝉噎露,残灯末庙”的时期。前朝遗逸,北洋贵游,如梁鼎芬、袁寒云辈,或尝亲炙,或与周旋,他的所见、所闻、所传闻,琐琐道来,楚楚有致,折射着旧时代光照的藻思才情,颇足动人。
丰泽园老板“主张美食必须要有美器来衬托。他家糟蒸鸭肝,是用径尺大磁盘,不是白底青花,就是仿乾隆五彩。上菜时,盘子上扣着一只擦得雪亮挑钮银盖子。一掀盖,只只鸭肝对切矗立,排列得整整齐齐。往大里形容,很像曲阜孔庙的碑林;往小里说,很像一匣鸡血寿山石印章。看着就让人心里痛快。”这里所说,已属饮馔的余事,却很可以比照影视中常见的“工艺菜”,对我们说来也许“亦足以发”。“工艺菜”綦组刻画,费而不惠;这盘糟蒸鸭肝则是讲究刀法和装盘技巧,自然也得经历一番煅练的硬功,却确是庖厨的本分。
在锡拉胡同玉华台吃淮城汤包,“笼屉一端上来,每人先奉上一块毛巾。擦完手,用两双半抓到碟子里,稍凉,放在羹匙里先把包子皮咬破,先吸后吃,才能整个包子入肚。如果不会吃,只能吃了皮,可能包子汤呛了鼻子、烫了舌头。一笼吃完,又上一笼,时间拿捏的正好,这就要看白案子的功夫、堂倌的眼力了。”此是借描摩吃法来衬写包子的皮薄汤腴,兼及侍应功夫。所谓“两双半”,谅是说的一手五指,与“拿捏”、“白案子”大概悉系当日口语,或为行话。书中遇有特殊读音、罕见辞汇,偶亦加注,如“烤肉宛”云:“宛读满”;“寻休”云:“借住的意思”。可替方言辞典拾遗补缺。
“吃黄河鲤鱼以开封一带的最为滑美清妙。黄河之水从豫西高地滚出,到了开封,突然降为平原,河泥淤积,里面蕴藏的幼虾鱼秧都是河鲤的美食。鲤鱼食足水缓,自然养得又肥又壮。”“羊肉片都是口外来的大尾巴肥羊,不但肉质细嫩,而且不觉<SPS=1420>腥。据说大尾巴羊伏天都赶到口外刺儿山避暑。山上深松茂草,飞湍喧<SPS=1634>,一个夏天,羊只养得腰足肉厚,再从口外往北平赶。路上经过几处曲渚银塘,都是从玉泉山支流灌注的。一路上,羊喝了这些清泉,自然腥<SPS=1420>全褪。”——有声有色,似真似幻,津津乐道,娓娓动听。
唐鲁孙约在四十年代末去台湾,寿终于八十年代初。其笔墨生涯主要从七十年代退休以后开始,不足十年,成书百余万言——“百分之七十是谈吃,百分之三十是掌故。”他说,操笔之前,先自“规定一个原则,就是只谈饮食游乐,不及其他。良以宦海浮沉了半世纪,如果臧否时事人物,惹些不必要的噜<SPS=0878>,岂不自找麻烦。”夏元瑜的序言也说:“鲁孙在官场中浮沉了一世,所以他写文章时顾虑太多。”可以想见,在作者“自愿”放弃一部分说话的自由那当儿,亦必“自愿”放弃了一部分不说话的自由,于是《谈吃》书中遂有这样的篇名:《反共义士王学成家乡两道名菜》,硬把“开封”一辞易妆着色,铺展成四足的长虫,显然节外生枝,与全文水米无沾。又如《白果羹》篇末,天外飞来,附赘悬疣,横增一节云:“从前北平西郊环谷园老醇王坟地享堂,也有一株数人合抱的白果树。慈禧听堪舆者之言,说是成了气候,必出王者,于是立刻斫倒,破了王气。定慧寺的银杏树听说也是被一些流言所伤,已被匪干所斫倒。现在定慧寺款客的桂花白果,自然不是当年留心不苦的白果啦。”我没有去过焦山,不知定慧寺中千岁的白果树究竟如何。要是真已被斫倒,大概包括唐先生在内,都不会相信那是惟恐“成了气候,必出王者”的缘故吧。但这些却使我想起不久前报上一则关于法律界女豪杰麦金农的报道来。这位女律师在为受害者辩护时提出:“骚扰”直接产生于受害者的妇女地位,使其为保住工作而不得不屈服于上司的“愿望”,它源于工作“不友善的环境”。显然唐先生也是处于这样“受害者”的地位,只是他早已谢世,重提这节老话,就成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了。
唐先生百余万言的著作,已全部收入大地出版社的《万卷文库》,分为十二集,《谈吃》为其中之一集。
(《唐鲁孙谈吃》,台湾大地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一月初版,同年三月再版)
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