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垮掉一代”的《嚎叫》
作者:刘剑锋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海阔故事汇
作者系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美文学研究所所长、英美文学学科带头人、江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责任编辑:水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①位于西四十二大街第225号的一家自助餐馆,金斯伯格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曾在此打工,“垮掉”文人经常光顾之地。
② “pad”一词多义,可以是房间,公寓,床,甚至褥垫等,但在美国俚语中又作“吸毒处”“妓院”等。
③ 纽约市医院,精神病治疗中心。
④“Empire state” 即纽约州。
⑤ 巴勒斯曾久居墨西哥修身养性,克鲁亚克当时住在北卡罗莱州,故有“侍奉佛陀”之说;巴勒斯和金斯伯格两人都曾在土耳其坦吉尔小住;卡萨迪曾在南太平洋铁路上当过扳道工,可谓与黑色机车做伴;“Narcissus” 指希腊神话中之美少年因对其水中之影郁郁而死化为水仙花,故此词有“自恋”乃至“同性恋”之义,巴勒斯是哈佛大学英文系毕业生;伍德洛是纽约布朗克斯一公共墓地。
⑥“beat” 一词含义诸多。“敲打”(beat)是指爵士乐节拍,“垮掉”伙伴迷恋爵士乐,在于其狂放,自由,即兴式的随心所欲,从而在写作中运用;由此亦可引申为“寻欢作乐”。
⑦原文“eli eli lama lamma sabacthani” 音译,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时的呼唤。(新约《马可福音》15:33)其意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My God, my God, why have you forsaken me?).
参考文献:
[1]艾伦•金斯伯格:《金斯伯格诗选》,文楚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第130页。《嚎叫》诗文均出自该书,不再另注页码。
[2]李公昭主编:《艾伦•金斯堡》,《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页—第321页。
[3]李斯编著:《纪录一代困惑的畸行病呓:〈嚎叫〉》,《垮掉一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第254页。
[4]林骧华编著:《垮掉的一代与文学》,《西方现代派文学评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1页—第270页。
[5]文楚安:《艾伦•金斯伯格简论》,《半个世纪的回声:‘垮掉一代’和金斯伯格》,《“垮掉一代”及其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第28页,第46页—第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