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外国名著|寓言童话|武侠小说|百家讲坛|中外名人|故事传奇|名言警句|美文欣赏|散文|
|幽默笑话|礼仪知识|民俗风情|谜语大全|百科知识|教育成才|中国相声|期刊杂志|学生频道|其它阅读|诗歌|
 当前位置:海阔故事汇 >> 中外名人精彩演讲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俞振飞演剧生活60周年纪念会答谢辞

  [中国]俞振飞(1980年5月)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参加这个盛会,我激动的心情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首先,我要向党和人民政府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七海分会以及到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最衷心的谢意!举行这次隆重的纪念活动,不仅是给我本人的荣誉,而且也具体地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昆剧、京剧以及整个戏曲艺术的关怀、爱护与期望。

  刚才司徒慧敏同志的报告给了我很大勉励、启迪和鞭策,但对我确实过奖了,我很不安。我是二个平凡的演员,对京剧、昆剧艺术做出的贡献是微薄的,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样高的荣誉,真使我既非常感动,又非常惭愧。60多年来,几经人世沧桑,我走过了曲折、艰难的道路,我目睹了艺术事业的盛衰,经历了戏曲舞台的变迁,最深的一点感受就是: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党制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就不可能有戏曲艺术的繁荣兴旺,当然就更无从谈到我个人。

  记得30年代初我选择戏曲演员作为终身职业的时候,

  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207是承受了当时社会舆论强大压力的。但我酷爱京剧和昆剧艺术,我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两个剧种紧紧连在一起了。我热诚地希望,通过与志同道合的艺友们一起努力奋斗,使京、昆这两个剧种得到更大发展,从而为延绵祖国的文化传统尽一份应尽的力量。然而,在那黑暗的旧社会里,这只是一种梦想。希望换来的是更大的失望,奋斗得到的是打击、嘲笑。解放前夕,眼看昆剧已濒于灭亡,京剧也难以维持残局,真是使我忧心如焚!解放以后,是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拯救了昆剧,也拯救了京剧和其他剧种。我从香港回来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在周总理的直接帮助下,和梅兰芳等同志一起通过《游园惊梦》、(断桥》、《奇双会》等剧目的整理加工和演出,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着推陈出新的道路。正当我和同志们信心百倍地迈出坚实的脚步时,林彪、“四人帮”制造的一场浩劫竟从天而降:昆剧被判处死刑,京剧的所有优秀传统剧目统统被打入冷宫,各种戏曲剧种无一幸免于诛,那才是“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呢!个人的生死荣辱可以置之度外,祖国戏曲事业的命运,却不能不让人时时挂怀。想起党的多年教育,在那些度日如年、悲愤交加的严酷岁月里,我还是坚信:民族戏曲仍然扎根在人民心头,总有一天还会“婉紫嫣红开遍”祖国大地的t粉碎了万恶的“四人帮”之后,文艺的春天终于又来临了。经过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我感到文艺事业的前景更加灿烂光明了!所圳回顾60余年的演剧生活,我深深感到:如果没有党,我早已销声匿迹了!试想,如果没有党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又怎能在今天和同志们欢聚一堂呢?

  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举行这次盛会,找也格外怀念那些前辈的师长和同辈的艺友们。如果说我在京、昆方面做过一点点工作,那是和他们的教诲、指导、帮助分不开的。是我的父亲俞粟庐先生和我正式拜过的老师:著名画家陆廉夫先生、著名昆曲教师沈月泉先生、著名京剧小生程继仙先生,把我引起了宏观的艺术世界,他们不只长期地在基本训练方面对我严格的要求,更在审美观念、艺术素养方面给了我种种的熏陶。此外,我还经常请教于热心昆剧事业的徐凌云先生、上海的老伶工蒋砚香先生、老伶工李桂芳先生等老前辈,以及同辈的著名小生姜妙香、周传瑛沈传芷等同志.他们都给了我很多热情的帮助。在与大家熟知的“匹大名旦”、“南麒北马”)司台演出以及日常过往中,尤其是在.与梅兰芳、程砚秋两位艺术家的长期合作中,我们经常交流心得,互相切磋;他们几位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家的优良品德,对艺术严肃认真的态度,特别是勇于变革、创新的精神,更使我深受教益和启示。我深深感到,一个演员在艺术上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包含着许多人的劳动和创造。我对已经去世的良师益友,特别是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周信芳、荀慧生、马连良、尚小云等同志,表示最深切的悼念;向健在的“传”字辈的老同志们、北京的侯喜瑞老同志,还有经常与我同台演出的张君秋、李玉茹、童芷等、吴素秋等同志以及许许多多启发、帮助过我的同志们致以最深挚的谢意!

  追忆往事,回顾自己在漫长的道路上进行种种探索,我有万千的感慨。在I日社会我演了几十年的戏,但并没有真正明确一个演员和人民群众之间应该建立起什么样关系。解放后,党的亲切关怀,毛主席、周总理的谆谆教诲,才使我感到做一个演员的光荣,也认识了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今夭.我们正处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的历史时期,时代、人民向京剧、昆剧和整个戏曲艺术提出厂新的要求。我们的剧种向何处去?怎样适应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能不引进我们极大的关注。我恳切地希望,在这次纪念活动期间,趁很多领导、专家、同行欢聚一起的难得机会,对京剧、昆剧的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问题多做一些探讨,使戏曲艺术进一步地繁荣昌盛起来。

  我是一个老演员,而月.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在有生之年,我应该兢兢业业地和同志们起,为社会主义戏曲事业再做些工作。我今年已经79岁,像过去那样排戏、演出是很困难了,但我想。有这样几件事我是应当努力去做好的:

  第一做好表演艺术记录工作。这是一项重要的、刻不容缓的工作。刚才讲到“四大名旦”、“南麒北马”和许多老艺术家,他们虽然大多与世长辞了,但他们创造的那些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他们那些神采飞扬的梢湛表演和动人心弦的优美唱腔,却经常展现在我的眼前,萦绕在我的耳边。这些都是一代宗匠花了无数心血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的,我有责任回忆、记录;我自己学过的、演过的。包括前辈和同辈的指教以及自己的体会,也都应该记录下来,传给后人。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做了,上海艺术研究所专门成立了“表演艺术记录小组”协助我,我一定尽最大努力来做好。

  第二,做好传、帮、带,培养中、青年演员。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破坏,问题显得更加尖锐了。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二解放后,党和政府花了巨大力量培养京、昆的接班人。上海市戏曲学校的一批毕业生,在上海的京剧、昆剧舞台上已经成为生力军。还有很多中、青年同志经过勤学苦练,已被公认为后起之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条规律。只要扎扎实实下苦功夫,打下业务基础,同时,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鉴别精、粗、美、恶的能力,那一定会后来居上的。我愿意和中、青年同志共同探讨京剧、昆剧的继承和革新问题,也愿意给青年们说说戏,给新排的剧目当当参谋,让我们两代人为共同的事业携手前进!

  第三,在精力许可的情况下,我也打算演几场戏;关于京、昆的推陈出新,也想做一点创作上的实验。前年,我曾为叶副主席的《远望》这首诗作谱写了昆剧曲调,目的就是想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作点尝试。今后,我还想继续作些探索。

  今天在座的,还有些海外朋友,您们不远万里而来,是出于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是出于对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深厚感情。我们的京剧、昆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海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这两个剧种的研究.有不少可喜的成果,很值得我学习。我深信,有党的英明领导,有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有国内外朋友的热情关怀,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戏曲艺术将永远以生气勃勃的姿态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最后,让我再一次向党和政府,向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同志们,致以最衷心的谢意。

 海阔故事汇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