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中国相声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歪讲《三字经》 |
||
|
||
歪讲《三字经》 刘宝瑞述 甲 这回我给您讲一回《三字经》。 乙 哎呀,《三字经》可不好讲啊,别看上学头一本念它,这叫“开蒙小纲鉴”。 甲 因为难讲我才讲哪嘛。 乙 那好,《三字经》上我有两句不明白的,就是:“称五代,皆有由”,您给讲一讲。 甲 没法儿讲。 乙 怎么,不能讲啊。 甲 不是不能讲啊,你念错了字了。“‘什么’五代皆有由”? 乙 “称”啊。 甲 “称”?老秤称?新秤称? 乙 啊,怎么意思你? 甲 那不念称,南音念吃,北音念抽。“抽五袋,皆有油”,这就有讲儿了。 乙 那怎么讲啊? 甲 这是孔子的事情。孔子当初抽旱烟,他有个烟袋,一连着抽五袋呀,杆儿里就有油子了。这就叫“抽五袋,皆有油”。 乙 这么讲啊!抽五袋杆儿里就有油子了,要是抽六袋呢? 甲 那火儿大,杆儿就裂了。“抽六袋,皆裂杆儿”呀。 乙 那不会抽四袋吗? 甲 那不过瘾,还得加根儿烟卷儿。后录《三字经》上不是写着哪嘛:“抽五袋,皆有油;抽六袋,皆裂杆儿;抽四袋,加烟卷儿。” 乙 这……没念过。 甲 我这是跟您开玩笑,其实这有什么好讲的。梁、唐、晋、汉、周称五代,皆都有来由。正讲没意思,你要是喜欢听啊,我有一部“歪讲三字经”,能把它讲成一部大笑话:陈国娶媳妇,蔡国聘千金,孔子为媒,这里头有吃饭作乐、喝酒打牌、看电影。 乙 嗬,这么热闹哪。那您就给讲一讲吧。 甲 我讲可是讲,您叫我挨着讲:“人之初,性本善……”我讲不了。 乙 那怎么讲呢? 甲 反正我说一句话,只要过仨字儿,《三字经》上就得有这句。也许前两篇儿,也许后半本儿,《三字经》上准得有这句。 乙 行,那您讲吧。 甲 我说有这么一座山,这座山叫连山。 乙 连山。这才俩字儿啊。 甲 《三字经》上不是写着吗:“有连山”么。 乙 这“有连山”在哪儿啊? 甲 就在“此四方”。 乙 “此四方”? 甲 啊,不定东西南北,你慢慢儿找去吧。 乙 我哪儿找去啊? 甲 在山底下住着一家员外,姓人,号叫之初。 乙 噢,“人之初”是个人哪。 甲 这个人高个儿,两撇儿黑胡儿,爱听你的相声着呢。 乙 这……不认得。 甲 那他兄弟你许认得。 乙 谁呀? 甲 “人之伦”。 乙 “人之初”跟“人之伦”是哥儿俩呀? 甲 亲哥儿俩呀。 乙 那不对了。“人之初”在头一篇儿上,“人之伦”在第四篇儿上,亲哥儿俩他们为什么不挨着? 甲 啊,应当挨着? 乙 对呀。 甲 你哥儿几个呀? 乙 哥儿仨,我有俩哥哥。 甲 你哥哥在哪儿? 乙 在兰州呢。 甲 你干吗在这儿呢,你怎么不去挨着他去? 乙 嗐! 甲 嘿,你别搭碴儿,你听着我给你讲。人之初、人之伦哥儿俩都娶媳妇了,大爷娶妻复姓“赢秦氏”,二爷娶妻也是复姓——“有左氏”,一位跟前一位少爷,大少爷叫“人所同”,二少爷叫“人所食”,大所儿、二所儿亲叔伯哥儿俩。 乙 连小名儿您都知道。 甲 “人之初”好交朋友,拜了一盟把兄弟,一共三个人。大盟兄姓习,叫“习相远”,他是做官的,是个知县,应名儿知县,可比知县大一品。 乙 您别说啦,《三字经》上没有知县。 甲 他做的是“终于献”的知县。 乙 那怎么又比知县大一品呢? 甲 知县是七品官儿,他做的可是“著六官”,就是六品官。 乙 六品官,怎么叫“著六官”哪? 甲 命中注定,做六品官。 乙 这都哪儿的事啊。二盟兄是谁啊? 甲 姓窦,“叫窦燕山”。 乙 他也是做官的呀? 甲 不,他是种地的。 乙 种多少地呀? 甲 种一方地。“窦燕山,有义方”嘛。 乙 “有义方”是一方地呀?那也不对呀,地是论顷论亩,论响论田。 甲 你不懂啊。光绪二十六七年上,吉林省开垦,一百二十亩算半方,二百四十亩算一方。 乙 那又不对啦。“窦燕山”是涿州人哪,涿州有窦义墓啊,怎么会跑吉林去了? 甲 他不是逃反逃过去的嘛。 乙 多咱逃反哪? 甲 直奉交战,涿州不是在战线上嘛。 乙 这都多咱的事啊? 甲 “窦燕山”人财两旺,净少爷就六个。 乙 这又不对了。都知道燕山五桂,五个儿子嘛。 甲 对呀,先前是“五子者”,后来“长幼序”,年长了又续出一个小的来。 乙 嘿!真问不住他呀! 甲 这五个大孩子的名字我都记得呢,大爷叫“为人子”,二爷叫“方读子”,三爷叫“夏传子”,四爷叫“身而子”,老五叫“乃曾子”。五个人的小名儿我还都知道:大扬、二扬、三扬、四扬、五扬。 乙 怎么知道的呢? 甲 “教五子,名俱扬”嘛。小名儿都叫扬儿。 乙 好嘛,真热闹。那小不点儿叫什么? 甲 小的叫融儿,去年四岁——“融四岁”嘛。嗬,这孩子懂得“曰仁义,礼智信”,“讲道德,说仁义”,不论吃什么东西,按照尊卑长幼,都让过了他才吃呢。那天正赶上吃梨,让孔子看见了,就给写到书上了:“融四岁,能让梨”。 乙 得,把孔融给弄到窦燕山家去啦。 甲 你暂时别说话了啊! 乙 怎么了? 甲 你一说话我不好讲了。 乙 行行,您接着讲。 甲 窦燕山一想:儿子都大了,得让他们念书啊。请个专馆的先生。 乙 请的谁呀? 甲 “若梁灏”。 乙 若梁灏? 甲 赶紧给他家里打个电话吧。 乙 若梁灏家里还有电话哪? 甲 新安的。 乙 多少号啊? 甲 八十二。“若梁灏,八十二”嘛。 乙 “若梁灏,八十二”是电话码儿啊? 甲 你这话说得可又多了啊。 乙 行,您往下讲。 甲 把电话打通了一问,若先生不在家,找知县“习相远”俩人下棋去了。 乙 那赶紧上那儿请去得了。 甲 哪儿那么容易?他是“终于献”的知县,离咱们这儿远着的呢。 乙 有多远哪? 甲 坐马车得走“四百年”才能到“终于献”呢。 乙 要是来回儿呢? 甲 那就得“八百载”了。 乙 那哪儿接得来呀! 甲 接来了。 乙 怎么来的。 甲 坐飞机。 乙 《三字经》上有飞机吗? 甲 有!“创国基”,“创国”号的飞机。 乙 “创国基”是“创国”号的飞机呀? 甲 你…… 乙 嗯,我这话又多了。 甲 把若先生请来了,大家很高兴,要给先生接风,请若先生吃饭,家里吃显得不恭敬,上饭馆吧。 乙 哪个饭馆? 甲 “三易详”。 乙 “三易详”? 甲 就是仨掌柜的名字都带个“易”字,有“曰仁义”、“不知义”,再搭上“周易”。 乙 周易才俩字儿啊。 甲 这买卖有周易一股儿啊,“有周易,三易详”嘛。你打算给他撤股儿是怎么着? 乙 啧,我凭什么给他撤股儿啊。 甲 还是的,你往下听得了。这饭馆里头,灶上的大师傅三位:施师傅、纪师傅、王师傅,为凑一句书,叫“诗既亡”(施纪王)。 乙 那么底下那句“春秋作”呢? 甲 这三位大师傅脾气大,冬天夏天都得歇工,所以,“诗既亡,春秋作”。 乙 嗬,好大脾气。 甲 窦燕山一想,上饭馆得请几位陪客呀,请上把兄弟大爷习相远,带着他的小姨子。 乙 谁呀? 甲 “习礼仪”。 乙 那就是小姨子儿啊。 甲 又请上“人之初”、“人之伦”,带上少爷“人所同”、“人所食”,又来了“至四爷”、“彼五爷”、“金二爷”、“及老爷”,带着少爷“为人子”、“乃曾子”、“方读子”、“夏传子”、“身而子”,“子而孙”、“至玄曾”、“乃九族”,全去喽。 乙 嗬!这个热闹哟! 甲 窦燕山说:“这么些个人,赶紧套咱们家里那辆轿车呀。” 乙 《三字经》上有轿车吗? 甲 有。这辆车叫“周辙东”。 乙 怎么叫周辙东呢? 甲 净在车辙东边走。 乙 车辙西边呢? 甲 西边有汽车,撞散了你赔呀? 乙 我凭什么赔呀? 甲 还是的。赶紧找车把式套车,一找啊,赶车的告假了。得了,让看门房的老王赶着吧。 乙 《三字经》上没老王。 甲 老王叫王纲。 乙 王纲才俩字啊。 甲 王纲不会赶车,他的劲头儿大,窦燕山恐怕骡子马惊喽,让王纲在后边坠着点。所以“周辙东,王纲坠”。 乙 哎,“逞干戈”来吧“尚游说(shui)”。 甲 哎,你说得对。 乙 对什么呀! 甲 甭管对不对,反正你不会。 乙 我说你还有完没完啊? 甲 大家到了“三易详”,周易掌柜的赶紧过来迎接:(学山东口音)“哎,几位大爷来啦,里边儿请吧。因为天气热,院儿里有天棚,我看咱们院儿里坐吧。”窦燕山一看这个大天棚…… 乙 《三字经》上有天棚吗? 甲 “友与朋”嘛,多少万人都有余敷,窦燕山说:“咱们人都来齐了吗?”为人子说:“人大爷他们哥儿俩还没来呢。”窦燕山说:“等会儿再摆座,凑两桌咱们来打牌玩儿吧。” 乙 真有打牌吗? 甲 这还有假的吗? 乙 打牌都有谁呀? 甲 有“至四爷”、“彼五爷”、“金二爷”、“及老爷”。 乙 您等会儿吧。打刚才我就听您说这四位,究竟是谁呀?《三字经》上有吗? 甲 有。至四爷叫“至孝平”,细高挑儿,脑袋有点儿歇了顶了。 乙 那么彼五爷呢? 甲 “彼既老”、“彼既仕”的亲兄弟。“彼虽幼”的三哥,叫“彼既成”。小矮个子,白胖子。 乙 “及老爷”呢? 甲 及老爷叫“及汉周”,浅白麻子,近视眼…… 乙 行了,您就甭说这模样儿了,一个我也没见过。那么这金二爷呢? 甲 金二爷呀……官称儿“金二爷”。 乙 不行,《三字经》上没有这句金二爷。 甲 这人你认得,爱穿西服,上哪儿去总夹着个大皮包,留着背头。长脸膛儿,尖下额儿,两只小眼睛儿。 乙 我说您别提这模样儿行不行啊?我问你《三字经》上有这句金二爷吗? 甲 你别忙啊,我告诉你这人是干吗的。 乙 干吗的呀? 甲 在教堂里当牧师。 乙 《三字经》上哪儿有牧师啊? 甲 那不是嘛,有这么两句:“匏土革,木石金。” 乙 “木石金”不对呀,应该是“金木石”啊。 甲 英文,姓搁在底下——密斯特金。 乙 英文也上来啦! 甲 他在教堂里当牧师嘛。结果打了四圈牌。 乙 胜败如何? 甲 “至四爷”输了。 乙 怎么单他输了呢? 甲 书上?font color="#006699">甲⒍耍骸八氖槭臁保ㄋ氖迨洌?/p> 乙 噢,这么个“四书熟”啊。“彼五爷”怎么样了? 甲 够本儿。 乙 书上没有“彼够本儿”。 甲 够本儿就是没输。“彼无书”,彼五爷没输。 乙 钱让谁赢去了? 甲 全让金二爷赢去了。 乙 怎么哪? 甲 “金满籝”嘛。 乙 噢,这么个“金满籝”啊。及老爷怎么样? 甲 及老爷跟至四爷一样,也是大输家儿。他牌打得倒不错,吃亏一样,忘了戴眼镜了。 乙 忘了戴眼镜怎么了? 甲 他不是浅白麻子近视眼嘛。 乙 我把这碴儿还忘了呢。 甲 牌气还真不错,一搬庄正是他的庄,书上写着:“及老庄”。立起牌来仨东风,仨西风,仨南风,仨北风,这叫“曰南北,曰西东”,都“约”到他这儿来了。 乙 那是“曰”过去的呀? 甲 还有一颗六条,还有一颗红中,让您说这牌应该怎么打? 乙 这牌好哇,叫四喜四暗,打六条,调红中,会幺九。能多赢一番牌。 甲 及老爷是想这么打,旁边站着一个看歪脖儿“和”的,这人姓魁,好多管闹事,外号叫“魁多士(事)”,他给支嘴儿:“及老爷,打红中,六条好来。”他全给嚷嚷出来了。 乙 有这么支招儿的吗? 甲 “魁多士(事)”嘛。窦燕山一瞧,及老爷火儿了,赶紧就说:“别打啦,别打啦,摆座儿吧。你们那边儿,‘北元魏’(本原位),我们这边儿,‘分东西’。”跑堂的赶紧过来了,他叫“香九龄”。 乙 他有什么能耐啊? 甲 “能温席”。 乙 怎么讲啊? 甲 客人没来齐,菜?font color="#006699">甲龀隼戳耍豢腿说搅耍擞至沽恕K讼氯ジ挛隆?/p> 乙 噢,“香九龄,能温席”是热折罗啊。 甲 Yes。 乙 怎么英文也出来了? 甲 金牧师搭碴儿了。 乙 怎么这么乱啊。 甲 窦燕山赶紧说:“大家点菜,谁不点也不行啊。”这个说:“我要个里脊片儿。” 乙 《三字经》上有吗? 甲 “注礼记”。 乙 啊,那就是里脊片儿。 甲 及老爷说:“给咱们来个糖熘野鸭儿。”香九龄说:“没有野鸭儿,有‘糖熘雁’(‘唐刘晏’)。”“好,给我们来一个吧,再来一个拌鸡丝儿。”跑堂的说:“您甭要鸡丝儿了,那是前天的。”“噢,鸡丝陈(‘鸡司晨’)哪,不要啦。” 乙 “鸡司晨”怎么个意思? 甲 就是臭鸡丝儿啊。窦燕山说:“给我们来酒,给我们来几瓶五星啤酒。” 乙 《三字经》上有吗? 甲 “光武兴(五星),为东汉”,冬天喝完了爱出汗。 乙 真热闹。 甲 窦燕山说:“给我们来一只烧羊。”跑堂的说:“没烧羊,有熏羊(‘有荀扬’)。”“给我们来个母羊。”“没母羊,‘有公羊’。”少爷们不会喝酒,每人先来三十饺子。 乙 《三字经》上没饺子呀? 甲 饺子到天津叫扁食。 乙 《三字经》上也没有扁食啊? 甲 有,“寓褒贬”——姓郁的包的扁食。 乙 那有什么好处? 甲 “别善恶”,吃完了老不饿。 乙 是那么讲吗? 甲 大家一吃一喝把时辰忘了。 乙 吃多大时候啊? 甲 由“曰春夏”吃到“曰秋冬”。 乙 一顿饭吃一年哪。 甲 “跑堂的,算帐!”香九龄抱着算盘直发愁——没法子,打吧。一扒拉算盘子儿,“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一万块钱。 乙 嚯! 甲 窦燕山一听有气了:“一顿饭能吃一万块钱吗?呃?这里头一定有花帐。”香九龄说:“窦二爷,您是我们这儿老照顾主儿了。您这么些人在这儿‘开’了一年了。”窦燕山财大气粗:“胡说八道!吃饭有吃一年的?”上去扬手就给香九龄一嘴巴。香九龄不敢还手,扬手这么一搂,他手里拿着一把筷子,里头还有叉子,没留神把窦燕山的手给划破了,窦燕山可恼了:“混帐东西,敢跟我动武!把馆子给他砸喽!”说着话儿,哗啦!一下把桌子就给掀了。周易这么一瞧:“大哥、二哥,怎么办?”“曰仁义”、“不知义”说:“这叫摘咱们的眼罩儿,跑这儿砸馆子来了。伙计们,打!”这下子,灶上的、跑堂的、送外卖的、把门的,呼啦,一下子出来一百多口子,把窦燕山给打坏了,窦燕山连吓带气就病了。 乙 哟,这怎么办哪? 甲 那天正赶上他二大爷瞧他去。 乙 窦燕山的二大爷是谁呀? 甲 窦尔墩。 乙 窦……窦尔墩? 甲 老头子在连环套多年了,一听说侄子受了委屈了,抄起护手双钩,往外就走,(对乙说)若是到了“三易详”的话,非出人命不可。 乙 哟,结果怎么样啊? 甲 没去。 乙 为什么? 甲 有人把这事情给排解了。 乙 谁呀? 甲 你想想,老头子窦尔墩出来了,那要是不请露头露脸儿的出来,这事情完得了吗? 乙 结果谁给了的呢? 甲 你们一家子。 乙 啊?我们家有露头露脸儿的?都谁呀? 甲 你叔叔、你婶子、你哥哥、你嫂子、你兄弟,还有你。 乙 《三字经》上没有哇? 甲 “马牛羊,鸡犬豕”。 乙 别胡说啦!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