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中国相声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歪讲《三字经》 |
||
|
||
歪讲《三字经》 焦德海 刘德智述 甲 你会看,瞧不出来我是怎么个人吗? 乙 您恕我眼拙。 甲 我是个学生。 乙 学生啊! 甲 啊。 乙 咱们哥儿俩拉拉手。 甲 你也是学生。 乙 我是畜生。 甲 那差多啦! 乙 有你这样脑袋的学生? 甲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念过书。 乙 是啊! 甲 我还念过书,我还开过讲。 乙 还讲过书? 甲 就这《三字经》我讲过通本。 乙 《三字经》不过是一部《纲鉴》嘛。 甲 要那么讲起来,不成笑话了吗?得按照新闻讲。 乙 能讲出新闻来? 甲 啊。当初有一座山。 乙 叫什么山? 甲 你没有念过《三字经》啊? 乙 没有。 甲 叫“有连山”。 乙 有这么一句。 甲 你没有去过吧? 乙 我没有去过。 甲 你爸爸去过。 乙 我爸爸去过? 甲 光绪二十六年他逃难到那儿,在山底下藏着过。 乙 有这么一句吗? 甲 “有归藏”嘛。 乙 有龟藏,我爸爸在那儿藏着?挨骂! 甲 山左有一个地方。 乙 什么? 甲 叫“此四方”。 乙 唔。 甲 那儿住着亲哥儿俩。 乙 亲哥儿俩姓什么?叫什么? 甲 大爷姓人,叫“人之初”。 乙 哦! 甲 二爷姓人,叫“人之伦”。 乙 这是亲哥儿俩?亲哥儿俩呀怎么这样不挨着? 甲 分居,不在一块儿过。 乙 因为什么分居? 甲 大爷是个做官的,二爷是个混混。 乙 大爷做什么官? 甲 “著六官”。 乙 呀! 甲 二爷在前门里头后门外头混混。 乙 干吗在前门后门混? 甲 《三字经》上写着呢,“南北混”,南边踏实在南边混。 乙 北边踏实呢? 甲 在北边混。 乙 南北都不踏实呢? 甲 那就上青岛忍着去吧。 乙 青岛混? 甲 大爷“人之初”的太太娘家双姓。 乙 姓什么? 甲 复姓赢秦,“赢秦氏”,二太太娘家复姓有左,“有左氏”。 乙 哦! 甲 大爷跟前的少爷今年六岁,叫“人所同”,二爷跟前的少爷今年十二岁,叫“人所食”,大所、二所亲叔伯哥儿俩。 乙 叫你都给对付到一块儿去啦。 甲 不信你问问去。 乙 我问谁呀? 甲 “人之初”拜了二位把兄弟,大爷姓习叫“习相远”,没在北京,是外任的县知事。 乙 做哪儿的县知事? 甲 做“终于献”的知县。 乙 终于县属哪儿管? 甲 属于战国。 乙 走一天? 甲 一天到不了,坐火车不通,得坐船,坐“十八传”,借点儿“日国风”,使上“当讽咏”,架上“日水火”,走了“四百年”,才到了“终于献”。 乙 四百年才到终于县? 甲 一去四百年,回来四百年,凑到一块儿“八百载”。 乙 那怎么去啊? 甲 南苑有飞机,坐上飞机,四个钟头就到了。 乙 南苑有飞机呀? 甲 唔。 乙 《三字经》里没有飞机。 甲 有哇,“创国基”。 乙 创国基,是飞机? 甲 闯过那一国就过去啦。习相远上任了没携带家眷。 乙 是啊。 甲 “习相远”的太太在西河沿住家。 乙 习相远的太太是谁呀? 甲 “昔孟母”。 乙 昔盂母和习相远是公母俩? 甲 那是夫妻俩。 乙 好么。 甲 把兄弟二爷姓窦,叫“窦燕山”。 乙 窦燕山也是做官的吗? 甲 乡下财主,种地的。 乙 种多少地? 甲 “有义方”,就种一方。 乙 这么个一方啊! 甲 方才我讲的你听明白了没有? 乙 我听明白啦! 甲 窦燕山家中很阔呀! 乙 唔。 甲 人财两旺。 乙 怎么? 甲 跟前有六个儿子。 乙 这不对。 甲 怎么不对? 乙 燕山五桂,是五个儿子。 甲 不错,地根儿是五个儿子。 乙 怎么你告诉我六个? 甲 后来“长幼序”,又续了一个。 乙 长又续,又续了一个? 甲 你说的那五个的小名儿我都知道。 乙 叫什么? 甲 都叫扬:大杨、二扬、三扬、四扬、五扬。 乙 《三字经》有这么一句? 甲 “教五子,名俱扬”,小名都叫扬儿。 乙 是啊! 甲 六少爷不叫扬儿。 乙 叫什么? 甲 叫融儿。 乙 多大啦? 甲 今年才四岁。 乙 《三字经》有这句? 甲 “融四岁”。 乙 哦。 甲 知道“曰仁义,礼智信”,“讲道德,说仁义”。 乙 哦。 甲 买个梨呀,他都不吃。 乙 怎么样? 甲 有叔叔大爷让让,要不怎么圣人爱他,写上了“融四岁,能让梨”,让大家吃梨。 乙 要是吃香蕉呢? 甲 那就“融四岁,能让……”他不爱吃香蕉。 乙 不爱吃香蕉? 甲 那年请个教书的师爷,教这哥儿六个念书。 乙 教书的是谁呀? 甲 若先生。 乙 官印? 甲 “若梁灏”。 乙 若梁灏教学? 甲 若先生在东单牌楼裱褙胡同住,门牌九号,家里头新近还安了电话啦,电话东局“八十二”。 乙 东局八十二? 甲 “若梁灏,八十二”。这是电话号码八十二。 乙 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 甲 哎,那是错误,这是正根儿。 乙 不知哪儿是正根儿。 甲 窦燕山把若先生请了来啦,说:“六条小犬,恳求先生,教训成名,大展雄才。” 乙 唔。 甲 先生说:“不要客气,跟我念书啊,只要‘学且勤’,只要他们‘尚勤学’。” 乙 你听。 甲 “‘教不严’为‘师之情’,‘幼不学,老何为’。” 乙 是。 甲 “后天上学,明天约你吃个饭罢。” 乙 吃饭? 甲 若先生说:“不要花钱啦,人多我去,人少我不去。” 乙 好热闹。 甲 窦燕山请客。 乙 请谁呀? 甲 “为人子”、“乃曾子”、“夏传子”、“方读子”、“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一大群,全去啦。 乙 也不知道这都是谁跟谁。 甲 前门外头煤市街吃的饭。 乙 煤市街哪个馆子呢? 甲 叫“三易详”。 乙 三易详谁开的? 甲 三个掌柜的开的,因此叫三易详。 乙 三个掌柜的都姓什么叫什么? 甲 我认识一位姓周,叫周易。 乙 周易,这才俩字,不对呀! 甲 三个掌柜的不是有他嘛! 乙 是呀! 甲 “有周易”,开“三易详”。 乙 周易究竟是谁呀? 甲 煤市街馅儿饼周。 乙 馅儿饼周叫“周聚成”。 甲 北边分号叫三易详。 乙 由性儿糟改! 甲 大伙儿下了电车,进三易详,里头请坐吧。“友与朋”,刚落座,又进来六位做陪的。 乙 哪六位? 甲 宋四爷、梁三爷、彼五爷、至六爷、金二爷、及老爷,进来了这么六位。 乙 宋四爷是谁呀? 甲 “宋齐继”。 乙 梁三爷是谁呢? 甲 “梁陈承”。 乙 彼五爷呢? 甲 “彼既成”。 乙 及老爷? 甲 “及汉周”,六十多岁,大胖子,有点儿近视眼。 乙 至六爷呢? 甲 “至孝平”。 乙 金二爷是谁呀? 甲 金二爷在东交民巷当过牧师。 乙 《三字经》没有那么一个金牧师。 甲 有,“木石金”。 乙 你给反了过儿啦! 甲 不反过来我哪儿找去呀?!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