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王和马尔科走近旺德拉明的宫邸时,看见一只贡多拉停在水门口。这时,亲王搂着旺德拉明,轻轻抱紧他,对他说:
“祝你过一个愉快的夜晚,亲爱的。”
“我么,当我和威尼斯共度良宵时,还要女人做什么!”旺德拉明大声说道。
这时,靠在廊柱上的贡多拉船夫望了望这两个朋友,认出了雇主向他指出的那一个,凑着亲王的耳朵说:“公爵夫人,大人。”
埃米里奥跳上贡多拉,突然,他被一双刚柔相济的胳膊抱住,被拖到坐垫上,他感到了一个温情脉脉的女人急促起伏的胸脯。顷刻间,亲王不再是埃米里奥,而是坦娣的情人了,因为在一阵热吻之后,他的感觉麻木了,他仿佛惊呆了,瘫软了下来。
“请原谅我的欺骗行为,我的心肝,”西西里女人对他说,“如果我不把你带走,我只有死路一条啦!”
这当儿,贡多拉已在幽静的水面上飞驶而去。
次日晚间七点半钟,听众已在剧院的原位上坐下,除了正厅的人,他们是临时购票就坐的。老卡帕拉雅坐在卡塔内奥的包厢里。开幕前,公爵去探望公爵夫人,他虚情假意地挨在她身旁,而让埃米里奥挨着玛西米拉,坐在包厢的前座。
他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既没讥讽,也没挖苦,神情极其谦恭,仿佛他在与一个陌生女人打交道。亲王尽力做出和善、自然的样子,但仍不能驱散他的一脸愁容。他通常平静的脸色失去常态,不知底细的人一定以为这是出于嫉妒。公爵夫人大概与埃米里奥感受相同,她也是愁容不展,显然,她非常颓丧。公爵与这两个气鼓鼓的人在一起觉得很别扭,趁着法国人走进包厢的当儿,就离席了。
“先生,”包厢的门帘尚未落下,卡塔内奥对医生说,“您将要听见一部宏伟的音乐史诗,一开始是相当难理解的,不过,我让您坐在公爵夫人的身旁,她能理解它,比任何人都强,因为她是我的弟子。”
医生和公爵一样,看见这一对情人的面部表情震惊了,这种表情是病态的绝望的征兆。
“听一出意大利歌剧还需要一个讲解人吗?”他微笑着向公爵夫人问道。
公爵夫人作为包厢的女主人,责无旁贷,努力驱散堆积在面庞上的愁云,急匆匆地抓住了一个可以发泄内心积愤的谈话主题,回答道:
“这不是一台歌剧,先生,而是一出清唱剧,真的,它是我们最华美的一个艺术类别,我心甘情愿为您导游。请相信我,把您的全部智慧都献给罗西尼可不是苛求,因为欲领会这类音乐的内涵,非兼为诗人和音乐家难以奏效。您所属的民族的语言和天分都太实际,难以顺利进入音乐的圣殿;然而,法国民族的理解力特别强,最终会爱上它,培育它,而你们也会象在其他领域一样,定会成功。此外,我们得承认,吕利①、拉摩②、海顿③、莫扎特、贝多芬、西马罗沙、帕伊西埃洛④、罗西尼所创造的音乐,未来的杰出的天才将承继并发扬的音乐是一种崭新的艺术,为先人闻所未闻,因为他们的乐器没有象我们那么多,今天优美的旋律对和声之依赖如同扎根于沃土之上,而他们对此也一无所知。如此新颖的艺术要求公众用心研究,而这番研究将开发音乐所激起的情感。你们的民族热衷于哲理、分析和争辩,永远为内部的分裂而困惑。因此,这种情感在你们那儿几乎不存在。近代的音乐需要平和宁静的氛围与之适应,它们是柔情的,充满怜爱之心的,心地高尚而敏感的人们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比文字的语言丰富得多,它与语言的差距好比思想和话语之别。无论在哪儿,只要能使我们产生思想和感情之处,这种语言便能恰如其分地唤起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而且还能让它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震撼我们内心的这股力量是音乐的伟大所在。其他的艺术把定型的创造品带给精神,而音乐作品是不定型的。我们不得不接受诗人的想象,画家的意境和雕塑家的造型,但是,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依据自身的痛苦或是欢乐,憧憬或是绝望来理解音乐的。在其他的艺术禁锢我们的思想,把它们固定在一定的事物中时,音乐却在它所能表达我们全部性灵的幅度上,把思想全部解放出来了。您将会看到,我是如何理解罗西尼的《摩西》的。”
①吕利(1632—1687),意大利籍的法国作曲家,是法国学派小提琴的创始人。
②拉摩(1683—1764),法国作曲家,师承吕利,在音乐上很有建树。
③海顿(1732—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
④帕伊西埃洛(1741—1816),意大利作曲家,在法国督政府时期声誉颇高,其作品极富浪漫情调。
她向医生俯下身子,便于与他交谈,并且只能让他一个人听得见。
“摩西是奴隶民族的救星!”她对他说,“请回忆一下这个人物吧,您将会看到,整个费尼斯剧院会带着多么虔诚的希望倾听被解放了的希伯来人的祈祷,他们会用多么热烈的雷鸣般的掌声回报它啊!”
在乐队指挥举起他的琴弓之际,埃米里奥移到包厢里端的一个座位上。公爵夫人用手向医生示意,让他去坐亲王让出的座位。这时,罗西尼在自己的祖国已经取得成功,受到整个意大利的拥戴,造就了整座音乐宫殿。比较之下,法国人更想了解这对情人之间发生的风流韵事。法国人凝视着公爵夫人,她边说边激动不已,使他联想到尼俄柏①,他不久前还在佛罗伦萨欣赏过她的雕像。她俩都在痛苦中愈加显出高贵的气度、形体都是不可侵犯的。不过,在她带暖色的脸庞上,映照出灵魂的光辉;而在她自豪的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淡淡的忧愁顷刻间熄灭了,因为燃烧的烈火烤干了她的眼泪。埃米里奥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当她与他四目相注时,她心中压抑着的痛苦平静下来了。当然啦,不难看出,她希望缓解一下那沉重的绝望心情。她的精神显示某种不可名状的崇高,反映她此刻的心境。象大多数女人那样,当她们的情绪过于激昂时,便越出常轨,有点儿象古希腊的女占卜家,但她仍保持着崇高和伟大,因为被绝望扭曲的是她思想的形式,而不是她的面容。也许她想在精神上大放异彩,给生命增添活力,并在心中挽住她的情人吧。
①尼俄柏,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王安菲翁的王后,她曾生下七子七女,嘲笑阿波罗的母亲勒托只有一子一女,阿波罗为了惩罚她的狂妄,用箭把她的孩子全部射死。她因此整天哭泣,变成石像。
乐队奏出C大调的三个和弦,作曲家放在作品之首是为了让听众明白,即将由演员演唱本剧的序曲了,因为真正的序曲叙述了一个广阔的主题,经历了从这突如其来的起奏到摩西命令下渐露亮光的这段时间。这时,公爵夫人禁不住打了一阵哆嗦,这表明这首乐曲与她内心的隐痛是多么合拍啊。
“这三个和弦使您多么震惊啊!”她说道,“人们预感到痛苦来临了。请注意听这段引子,主题叙述了命途多舛的一个民族的悲惨的哀歌。可怕的呻吟啊!国王,王后,他们的长子,朝廷重臣,所有的人都在哀叹;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征战失利,野心没有得逞。亲爱的罗西尼,你把这块骨头扔给德国人去啃,干得好,他们拒绝承认我们有音乐和科学的才能!您将要听见不祥的旋律,音乐大师把它糅合在深沉、柔美的曲调里,可与德国人最复杂的乐曲相比拟,然而,我们的精神既不会感到疲乏,也不会感到厌烦。你们法国人,以往,你们进行过最惨无人道的革命,在你们的国家里,贵族在庶民的暴力下被摧毁了,有那么一天,这出清唱剧在你们那里演出时,你们将会理解为他的子民报仇的‘上帝’手下的牺牲者那肝胆俱裂的呻吟。只有意大利人能写出这个内容丰富的、取之不竭的、但丁式的题材。偶尔幻想复仇时的快感,您以为这是无关宏旨的吗?老牌的德国大师们,亨德尔、巴赫,还有你——贝多芬,你们投降吧!这儿才是艺术之王,这儿是胜利的意大利!”
启幕时,公爵夫人终于说完了这些话。这时,医生听见了作曲家在展开这壮阔的圣经场面时所创作的崇高的序曲。
序曲流露出整个民族的痛苦。痛苦的表现方式是一致的,在展现肉体的备受煎熬时更是如此。因此,如同所有才华横溢的人那样,我们这位音乐家,本能地猜测出在思想上不会再有变化起伏之后,一旦找到了主旋律,便在这个基调上以惊人的巧妙手法转调和变化节律,把整体音响和人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能游刃有余地从一个调式跳到另一个调式上。从他简单重复的歌声里可以看出他的巨大的力量。庶民以及他们的首领反复唱出的这一乐句是动人心弦的,它描绘了永远沐浴在太阳的光波下的这个民族骤遇黑暗与寒冷时的感觉。
这缓慢的音乐节奏有一种无可言状的无情的成分。这清新而痛苦的乐句如同天上的刑官手中握着的一根棍子,每隔一段时间,就把棍子落下,敲打在这些受刑者的四肢上。听众的灵魂从c小调跳到g小调,又回到c调转入G大调,又从降E调上逐渐加强,进入F大调,又回到了c小调,心里愈来愈感到恐惧、冰冷、深不可测,最终和歌唱家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了。
哦,以色列的上帝啊,
如果你想让你的顺民摆脱奴役,
那就可怜可怜他们,
可怜可怜我们吧。
这是积压在胸中的痛苦爆发时的怒吼声,因此,法国人听了激动极了。
“在这以前,天然的效果从未达到如此巨大的统一,自然从未得到如此完满的理想化。在全民族大难临头之际,每个人各自长久地悲叹着;接下来,庶民痛苦的呼号声或强或弱,到处可闻;最后,当大家都同当苦难时,群情激愤,如风暴骤起。庶民一旦同病相怜,就从低沉的哀号转为无法抑制的亢奋的叫喊声。罗西尼就是这样处理的。在C大调爆发出来之后,法老就唱出了优美的宣叙调:‘复仇的上帝啊,我认识你委实太晚了!’这时,原始的主题表现为一个更为尖锐的乐音:整个埃及呼唤摩西来拯救他们。”
公爵夫人刚才利用了摩西和亚伦进入角色转场的当儿,讲解了这一段美丽的故事。
“让他们去哭泣吧,”她激动地补充说道,“他们的坏事做得够多的了。赎罪吧,埃及人,赎清你们荒诞的宫廷的罪过吧!这位伟大的画家运用了多巧妙的艺术把音乐的所有暗色和所有悲伤的色彩涂在音乐的调色板上啊!多么寒冷的黑暗啊!多么阴沉沉啊!难道您的灵魂不在悲恸吗?难道您不相信笼罩在舞台上的乌云么?难道您不觉得最凝重的夜幕包围着大自然么?那里既没有埃及宫殿,也没有棕榈树和景色。天庭的医师那具有深刻宗教涵义的音符,将治愈惨重的创伤,这些音符给了您的灵魂多大的慰藉啊?一切都如同阶梯似的,使摩西的灵魂一步步升华,终于向上帝发出悲壮的呼号!在作曲家的精心安排下,呼号声将伴之以铜管乐。关于这一类知识,卡帕拉雅以后会对您解释的。这些乐器给这段情节以崇高的宗教色彩。这儿不仅表现出令人信服的技巧,而且您也可看见多么出众的才华啊。罗西尼从自己创造的层层关口中,表现出多么富有新意的美啊。直到白昼行将取代黑夜时,他才动用弦乐,表现出白昼,由此达到了音乐中一个最强烈的效果。在这位开天辟地的天才之前,是否曾有过谁从宣叙调中取得这样的效果呢?这里还没有配上一段歌曲或一段对唱哩。诗人全靠想象力、生动的形象、逼真的朗诵支持着。这痛苦的场面、深沉的夜、绝望的呼喊、音乐的画面,与你们伟大的画家普桑的杰作《洪水》一样,都是完美无缺的。”
这时,摩西摇动了他的魔杖,曙光升起了。
“这儿,先生,音乐借助了太阳的光辉,并使大自然的一切现象纤毫毕现,难道说音乐没有与太阳和大自然争个高低吗?”公爵夫人继续低声说道,“这儿,艺术达到了顶峰,任何音乐家也跨越不出去了。您没听见埃及处在长时间的麻木混沌状态后蓦然惊醒吗?幸福与阳光蔓延至每一个角落。您在什么古代与当代的作品中能翻到这么伟大的一页呢?您看见过尽情的欢乐与最深沉的忧愁对立而并存么?多么悲壮的呼喊声哪!多么跳跃不定的音符啊!受压迫的灵魂终于能自由呼吸了,多么令人兴奋啊!乐曲中的颤音是多么美妙啊,乐队全奏又是多么优美啊!这是得救民族的欢呼声!难道您不也喜欢得浑身颤抖吗?”
对比是现代音乐最美的表现手法之一,医生受到眼前这个场面的刺激,惊叹不已,不由得鼓起掌来。
“了不起哪,多尼!”一直在认真听着的旺德拉明感叹道。
“序曲唱完了,”公爵夫人接着说,“您刚才表现得非常激动,”她对医生说道,“您的心怦怦在跳,您在神驰意摇中看见一轮骄阳以它那一束束光波沐浴着往昔忧郁、阴冷的整个国家。现在,您知道了音乐家是如何处理技巧的,当您在今天受到了他的影响过后,明天便能欣赏他天才的奥秘所在了。太阳升起这一段是如此多采,如此灿烂,如此完美,您是如何想的?这儿仅仅单纯地重复了c调和声,罗西尼只是在上面加进了四度与六度音程。他那神奇的功力也就表现在这儿。为了向您描绘光明的到来,他运用了与表现黑暗和痛苦同样的手法。作为音乐形象的曙光与自然的曙光惟妙惟肖。光明是一种不变的真实存在,在哪儿都与它本身十分相象,不同的效果只是从它接触的物体上反映出来,不是吗?这么说来,音乐家选择了他唯一的动机,一个简单的c调和声作为他的曲子的基调。起先,太阳升起了,他的光辉洒落在一座座峰峦上,然后,又从那儿照耀到山谷里。同时,在第一小提琴手的第一根琴弦上出现了和声,象冬日的阳光那么温和。和声在整个乐队中扩散,一一拨动了所有的乐器,并铺展开来。阳光渐渐染红了一切,它将牵动每一种乐器的和弦,一直到全奏曲都洋溢着悦耳的和声为止。您以前未听到的小提琴声以柔美的颤音发出了隐隐约约的信号,如同第一道粼粼的光波。这美好、欢乐的声波,几乎是光的波动,抚慰着您的灵魂,机灵的音乐家借助法国号,奏出低沉的、浑厚的铜管乐声,用低音和声与之配合,想给您描绘出在第一道曙光跃上山峰时,拂晓前把山谷染黑的清凉的夜色。接着管乐器不知不觉地掺和进来,加强了整体的和声。歌唱家唱出轻快、惊讶的声调,与伴奏声浑然一体了。最后,铜管乐声起,乐声嘹亮,喇叭吹响了!和谐的源泉——阳光,普照大地,所有音乐的瑰宝都倏地铺展开来,光彩夺目,如东方的阳光。此时三角铁也来凑热闹了,它那重复的c调,尖声尖气,油腔滑调的,使您联想起清晨小鸟的鸣啭声。同样的调门,经一只魔幻般的手拨弄,表现出整个大自然的欢乐,平息了方才让您悲伤的痛苦。伟大的音乐大师的标记就是:协调!这是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一个乐句里包含了千百种痛苦的感情和民族的万般劫难;一个和声体现了苏醒了的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人民欢乐的流露。这两页巨大的篇章与对永生的上帝的召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上帝是万物之主,既主宰痛苦,也主宰欢乐。难道序曲本身不就是一首伟大的诗歌么?”
“说的对,”法国人说。
“现在是五重奏,是罗西尼的拿手好戏;别人责怪我们的音乐过于容易表现欢快的情绪,倘若说,罗西尼有时也不能脱俗的话,那么这正是表现在这精彩的片段里,此时每个人都精神舒畅,受奴役的人民得到解放,然而一位情人却面临困境,长吁短叹。法老的儿子爱上了一个犹太女人,而这个女人离开了他。音乐气势磅礴地描绘了痛苦和幸福——这两个民族和自然的最壮观的场面,这两个场面都有天神的复仇和圣经的奇迹所糅合的神奇力量贯穿其中。在这之后,五重奏之所以能变得美妙而迷人,在于它回到了常人的世俗情感之中了。”
“我说得对么?”公爵夫人继续问道,这时,密接和应的歌词刚刚唱完:
我们周围响起多么欢快的喧嚷,
和平之星为我们泻下银色的光辉。
“作曲家创作这段乐曲运用了多大的技巧啊?……”她停顿了一会儿等待回答之后,接着又说道,“他在曲子开始时先安排了法国号独奏,音调醇美而神奇,并以竖琴的琶音配合,因为在这合奏声中,首先引吭高歌的是摩西和亚伦,他们感谢真神上帝;他们那柔美而庄严的歌声使人想到了神圣的祈愿,并且和世俗的庶民的欢乐结合起来了。这种转变同时具有天上和人间的一些情调,只有天才的歌手才能表现出来,并给五重奏的行板添上了一种色彩,可与提善表现天堂中的人物时所用的色彩相比拟。您注意到中间插入的美妙歌声么?作曲家以多么巧妙的手法把歌声合成再引入到乐队奏出的动人基调上啊?他使用了多么娴熟的技巧准备了快板的喧闹欢腾的情调啊?您看见过大难不死的人民那载歌载舞、欣喜若狂的景象吗?面当单簧管给出了嘹亮而活泼的VocidigubiAlo①密接和应的信号时,难道您的灵魂没有感觉出这神圣的战斗舞蹈吗?这就是大卫王在他的圣诗里说到的群山奔腾起舞。”
①意大利歌剧:《欢乐颂》。
“是的,这可是为四组舞曲伴舞的一支优美的曲调!”医生说道。
“法国人!法国人!永远是法国人的一套!”公爵夫人正在出神地欣赏着,被这句俏皮话刺激了一下,大声说道,“对啊,你们有能力把如此欢快、如此崇高、如此美好的激情用在你们的流行舞蹈上。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作品永远得不到你们的青睐。最有教养的才子,圣贤人物,王公国戚,不幸的人们,所有有点儿神圣意味的一切,都要受到你们的漫画式的丑化。伟大的哲理一经你们轻快的四步舞曲庸俗化,就成了一幅音乐上的漫画。在你们那儿,机智扼杀了情调,恰如遇事推理断送了理性本身一样。”
整个包厢寂静无声。这时,奥西里德和芒布雷唱起宣叙调,他俩正策划,阴谋破坏法老下达的有利于希伯来人的出发命令。
“我让您生气了么?”医生对公爵夫人说道,“果真如此,我太失望了。您的话如同一根魔杖,打开我头脑中某些格子,使崭新的想法从中产生,并因听到这些美妙的歌声而更加生动了。”
“不对,”她说,“你们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赞扬我们伟大的音乐家的。我看出来了,罗西尼在你们那里将会以他的机智和肉感的一面获得成功。让我们寄希望于一些高尚而钟情于理想的人吧,在你们肥沃的国土上,大概会出现这么一些人的,他们将会高度评价这类音乐的崇高和伟大之处。啊!快听爱尔西亚和奥西里德著名的二重唱吧。”这当儿,坦娣首次出场,正厅的听众正以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向她致敬。她紧接着又说道,“如果说,坦娣对爱尔西亚的角色理解得很透的话,那么您即将听到一个女人卓越的歌声,她既热爱祖国,同时又爱上了一个压迫者,苦恼之至,肝肠寸断。奥西里德呢,他疯狂地爱着美丽的被征服者,竭尽全力要挽留她。歌剧的主题既贯穿了这根主线,又强调了法老如何向上帝和自由的权威进行挑战,您应该心领神会才好,否则,您对这幕场面壮阔、可歌可泣的歌剧将一无所知。虽说您对我们写脚本的诗人的创作评价不高,请您还是允许我向您指出这幕歌剧在结构上的艺术。所有伟大作品里所必需的,有利于音乐展开的冲突一应俱全。一个民族渴望自由,由于对方背信弃义,他们被套上枷锁,但得到上帝的支持,为了获得自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一桩又一桩的奇迹,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民族更富有传奇色彩呢?一位王子爱上了一个犹太女人,他的爱情几乎使压迫政权的背叛行为得到辩解,还有什么比这更富有戏剧性呢?可是,这正是这部豪放道劲、宏伟壮阔的音乐史诗所表现的主题。罗西尼懂得在其中保持每一个民族的神奇的民族特性,因为我们给他们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巨大的历史背景。希伯来人的歌声和他们对上帝的信仰与不可一世的法老的狂吼和努力不时地进行反衬和对比。这时,一心热恋着的奥西里德与他的情人共温往日的缱绻柔情,期望留住她,他想利用她对自己的爱去战胜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奥西里德:呵!倘使你真的离开我,那就撕裂我的心吧!
爱尔西亚:我痛苦得几不欲生,为何你还如此折磨我?
因此,您将在他们的对话里,领略到超凡脱俗的伤感、激越的纯情、温柔、和对东方式爱情的强烈的思念。不,如此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一对恋人是不会分手的。”她眼睛盯着亲王说道,“可是,突然间,远处响起了祖国胜利的号角,在召唤着爱尔西亚,他俩的谈话被打断了。希伯来人步行到沙漠去的这一章的快板是多么神奇和美妙啊!也只有罗西尼能使单簧管和喇叭吹奏出这么多的含义来!一种艺术能用几句话描述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难道它不比其他的艺术更巧夺天工吗?祖国的召唤总使我万分激动,我简直无法对您道出,对于那些仍然是奴隶和戴着枷锁的人们,他们看见自由人出发了,内心有多么难受!”
公爵夫人听见歌剧里那壮美的主调时,眼睛湿润了。
“哪一位多情善感的人能不分担我的忧愁呀,”她用意大利语接着说道;这时,坦娣开始唱一首优美的密接和应的哀曲,“她以歌声乞求人们同情她的痛苦。——啊,发生了什么事,台下在骚动。”
“热诺韦兹象一头公鹿在呦呦叫呢,”亲王说。
这是坦娣表演的第一个二重唱,她的歌声果真被热诺韦兹绝望的哀鸣打乱了。一旦男高音与坦娣合唱,他那副优美歌喉就变调了。他那明晰、理智的唱技,那堪与克雷桑蒂尼①与韦吕蒂媲美的唱技,他仿佛心甘情愿地把它丢掉了。有时,他不适时宜地停顿,装饰音拖得过长,曲调走样了。有时,他的嗓门毫无过渡地突变,声音就象开闸的水似的哗哗地泄放出来,表明他有意地、并且完全忘记了审美法则。怪不得台下的听众超乎寻常地哗然了。威尼斯人猜想热诺韦兹和他的伙伴在赌输赢。重新出现在舞台上的坦娣受到狂热的欢呼,而热诺韦兹却被告知台下听众对他非常的不满。这幕场景,法国人看了会觉得有趣。在这当儿只见坦娣不断被召回到舞台上,接受听众狂风暴雨般的喝彩声,往返达十一次之多,因为热诺韦兹几乎是被轰下台的,所以他不敢挽着她的手。关于二重唱的密接和应,医生对么爵夫人作了如下的评议,他说:
“在这儿,罗西尼应该能表现出最深沉的痛苦,但我却在其中感受到了一种不合情节要求的洒脱和欢快的情调。”
①克雷桑蒂尼(1762—1846),意大利歌唱家和作曲家。
“您说得对,”公爵夫人回答道,“这个过失是我们的作曲家应当顺从的自身束缚的结果。当他写这段密接和应时,他更多的是想到他的女主角,而不是爱尔西亚。不过今天,坦娣比以往唱得更精彩,但是我对剧情领会很深,以致这一兴高采烈的段落对我来说充满了悲伤。”
医生专注地先看看亲王,又看看公爵夫人,没能猜出使这一对情人不融洽的原因所在,也猜不出为何这二重唱让这一对如此痛心。玛西米拉放低声音,凑近医生的耳朵说:
“您将要听见精彩的一段,法老对希伯来人设下的诡计。雄壮的歌声唱出‘他该学会尊重我’是卡尔塔热诺伐①的胜利。这个唱段充分体现受伤的自尊心和宫廷的两面派手法,御座就要开口了:他已作出的种种许诺,他要收回,他将大发雷霆。法老将要跃起,扑向一个正从他手中逃脱的猎物。罗西尼从未表现出如此完美的个性,也从未描写过感情如此丰富、如此强烈的人物,这是一曲完美无瑕的杰作,其中的每一个情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青春的活力。”
①卡尔塔热诺伐(—1841),当时一个出色的男低音歌手。
整个剧院的掌声使这出杰出的歌剧大放异彩,歌唱家唱得精彩,威尼斯人理解得透彻。
“这是最后的乐章,”公爵夫人继续说道,“您将重新听到被解放了的人民出于幸福,以及出于对上帝的信仰,喜气洋洋向沙漠进军的步伐声!一个民族摆脱了奴隶的枷锁,那兴高采烈的劲儿,有谁见了心情能不为之一振呢?啊!可爱而欢快的旋律啊!光荣属于那些天才的艺术家,他们善于激发出如此丰富的感情!在进行曲中,有一股说不出的尚武气概,它表明,人民自有战神的佑护!这些侠肝义胆的人的歌声是多么深沉啊!《圣经》上的人物在我们的灵魂里晃动,我们听了这场神圣的音乐就如真正看到了天使般庄严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场面。某些声部的严格的停顿,声调的补充和衔接,这些都显示出我们想象中人类幼年时代最神圣美好的一切。然而,这段美妙的合奏不过是运用所有的音乐效果对主题的发展。这个动机不仅对乐队和歌唱家,对歌声和伴奏的乐器也不啻为一个恢宏的宗旨。现在,爱尔西亚加入了流亡的行列,罗西尼让她在歌声中表现出一些惋惜的情绪,为了与这段乐曲的欢乐情调区别。请听她与阿梅诺费的二重唱吧。失恋的情人曾否唱过如此凄婉哀痛的歌声呢?小夜曲优雅的歌声在回荡,这里有受伤的爱情的如泣如诉的哀怨。多么悲凉啊!啊!对她来说,荒漠显得格外凄凉!最后,是埃及人和希伯来人的可怕的斗争!埃及人倏然而至,行进中的喜悦的气氛全被破坏了。法老颁布命令是由控制终场的一个乐思来完成的,这是一句低沉而庄严的歌词,人们仿佛听见了埃及将士的坚实有力的脚步声,他们包抄着上帝的神圣的队伍,逐渐围住他们,犹如一条非洲巨蟒缠绕着它的猎物。这受愚弄的人民的哀鸣是多么动人心弦啊!比之希伯来人,这不是更富于意大利情调么?宏壮的乐曲一直持续到法老上场,两个民族的首领终于正面对峙,全部戏剧冲突尽在于斯。在优美的八重奏中,摩西的愤怒和两个法老的愤怒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的感情是多么错综复杂,令人惊叹啊!这是声音和狂怒的搏斗。作曲家从未谱写出如此广阔的主题。归根结底,《唐璜》著名的终曲只不过表现一个放浪形骸的人与他的受害者格斗,后者呼吁上苍为他们复仇,而这儿,凡界及其主宰居然想与上帝作对。两个民族,一个弱小,另一个强大,正在对阵。既然罗西尼可以调动一切手段,他也就尽情发挥,巧妙应用了。他可以表达出狂怒的种种动作,并且伴之以可怕的咒语,而且并不显得滑稽可笑。他通过三节拍节奏的和声,借助于深沉的声乐力量,和让您心悦诚服的持久性才取得这个效果。天火突然降临时埃及人的狂怒与希伯来人复仇的呼声需要统一协调的声部和乐部完美的组合。因此,您想看看他是如何使乐队与合唱配合展开的么?在这火一样的激情中,c小调快板是可怕的。”正当摩西举起了神杖,雨一般的火点纷纷落下;正当作曲家为乐队和舞台发挥了他的全部力量时,公爵夫人说,“您得承认,音乐从未使人如此迷惑和陶醉过,不是吗?”
“它征服了全场的听众,”法国人说。
“哦,发生了什么事?台下一片混乱,”公爵夫人说。
在曲终时,热诺韦兹看着坦娣,完全唱走调了,损害了沉湎在意境之中的听众的情绪,听众混乱达于极点。没有比意大利听众的耳朵更能鉴别好坏之差别了。舞台监督亲自上台作解释,他说,他已向他的第一男高音提出他的看法了,热诺韦兹回答说,他真的弄不清,为何正当他要达到艺术的顶峰的时候,怎么反而给听众泼了凉水。
“让他表演得象昨天一样糟糕吧,我们倒会满意的!”卡帕拉雅气愤地说道。
这声咒语使池座的听众又恢复好兴致。意大利人一反寻常,连芭蕾舞剧都没有多少兴趣听了。所有的包厢里的听众都在议论热诺韦兹反常的举止和可怜的舞台监督的解释。那些能钻进幕后的人都纷纷想知道这戏剧性变化的秘密所在。
不一会儿,就传闻坦娣与她的同伴热诺韦兹狠狠吵了一架,女演员指责男高音歌唱家嫉妒她的成就,用令人可笑的表演来妨碍她获得成功,甚至想让她失去表达激情的手段。女高音歌唱家为自己的不幸痛哭流涕,她说:“她原希望让她的情人看了高兴,他大概在剧院里,不过她没看见他。”威尼斯人的现实生活太平静了,简直无什么刺激可言,因此情人间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和女高音嗓门瞬间的失常,也会引起议论纷纷,其重要性不亚于英国人对政治事务的关心。懂得了这一层,就会明白为什么在费尼斯剧院和弗洛里昂咖啡馆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