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早期语音训练
作者:彭 虹 舒 华
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是获得形-音对应规则的基础,而且掌握形-音对应规则是编码技能的关键。但对初学者来说,掌握形-音对应规则存在一定困难。因为音位是抽象的,仅利用言语还不能完全发展出音位意识,特别是在深层正字法文字中,拼写和音位的对应关系并不一致。
于是有研究者开始发展掌握形-音对应规则的语音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编码技能,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布鲁斯(Bruce,2004)以上学一年后仍存在阅读缺陷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Word Building的语音训练,通过变化前一个单词的一个字母来建构出一个新单词的干预技术,将训练重点放在形-音对应上,帮助阅读障碍儿童形成更单元化的对应,即对单词的内在组成单元更敏感。具体做法是:语音训练小幅度地从字形相邻字教起,强调不同单词间发音和拼写的相同部分,一次只改变一系列单词的一个字母。训练材料的单词式逐渐复杂,儿童只有通过了每一课的准确标准后才能进入到更难的材料[17]。在此训练过程中,儿童在尝试着对新单词编码,当尝试失败,训练者会指导儿童分别完成单词中每一个字母的发音,再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研究表明:强调形-音对应的训练,是通过帮助发展更成分化的形音的表征来提高孩子的非词阅读能力,它可使具有一些阅读经验的学龄儿童的语音意识取得实质性进步和编码能力的更大进步。
4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语素缺陷
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语音意识对阅读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汉字是表义文字,与拼音文字存在很大差异,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是否同样存在语音缺陷?要有效地对汉语的阅读障碍进行诊断和矫治,必须先回答产生阅读障碍的原因及其影响阅读的机制。
近期研究表明语音加工对汉字获得起重要作用,语音意识与儿童的早期阅读高相关,而且语音缺陷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重要缺陷[18][19][20],这些结果与英语阅读障碍的特点基本一致。
大量研究同时还发现语素意识在汉字的阅读学习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素意识是对汉字最小的意义单位的理解[21][22]。如:李文玲(Wen ling Li,2001)对小学2、4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测试。发现语音意识与阅读的相关为.35,语素意识与阅读的相关为.97。McBride-Chang(2004)研究了视觉匹配、识字量、音节和声母删除、快速数字和图片命名、语素辨别和语素结构与汉语阅读学习的关系,多重回归模型发现,语素意识与阅读学习的相关最高[23]。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是否存在语素缺陷成为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Shu等人发现的个案报告没有语音缺陷,相反有语素缺陷,而且语素缺陷在汉语阅读障碍中更多见[24]。吴思娜,舒华(2005)的研究同样发现语素在汉语儿童的阅读障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5],汉语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与语音和语素意识缺陷有关的不同的亚类型。语音意识缺陷会导致词典中语音表征和加工的质量差,语音通达是通过语义完成的;语素意识缺陷会导致词典中语义表征和加工的质量差,存在词义和阅读理解的困难。
5 讨论
以上我们从英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缺陷、语音训练以及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和语素缺陷综述了国内外对阅读障碍的研究成果。
不同的语言普遍存在语音加工,儿童对语音结构的理解能力可以预测其拼音文字的阅读水平,语音缺陷是英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的主要缺陷。对阅读障碍儿童进行语音训练有助于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口头语音训练与字母知识、书面文字相结合的训练,并且注重儿童对形-音对应规则的掌握,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水平。有研究者指出:所有语言的阅读障碍机制可能具有普遍性,与元语言能力有关,且该缺陷是生物水平而不是行为水平的[26]。汉字是表义文字,与拼音文字存在很大差异,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研究同样发现存在语音缺陷,但是语素缺陷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缺陷。
英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干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训练体系,有许多做法值得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进行干预时借鉴。如:早期干预越早越好,提示我国研究者有必要从学前儿童入手,开始对有阅读障碍倾向的儿童进行筛查和诊断的研究;口头语音训练与字母知识、书面文字相结合的语音训练思路同样适用于我国儿童,因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也存在语音缺陷,对汉语儿童进行语音训练,提高儿童对汉语声母、韵母、声调、音位的识别、操作能力,同时配合内容简洁、教学方式丰富的阅读训练,如:分享阅读,会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能力的改善有帮助。
针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特点,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相结合的训练,可能更适合汉语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语音意识的训练中我们可以领悟英语语音训练的思想,运用到汉语儿童的语音训练中去,而语素意识的训练可借鉴的文献较少,但我们也可以根据汉语语素意识的内容及测试方法,找到适用可行的训练方法。如:发展学前儿童的语素分解与组合能力,可以通过让儿童创造新词的游戏形式来实现;发展学龄儿童的同音语素识别能力,可以让儿童集中学习同音字,分辨它们不同的含义,学会同音字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对汉语阅读障碍产生原因和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以发现汉语阅读障碍与拼音文字阅读障碍的共性和差异性,在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合理有效的干预计划,从而避免因阅读障碍而衍生的其他学习障碍问题,预防它对儿童的认知、情感、自我概念以及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这对于改善阅读障碍儿童的个人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Critchley, M. The dyslexic children. London: Heinemann Medical Books Press,1970.383-386
2 Lundberg, I.,Forst,J.,Petersen, O.P. Effects of an extensive program forstimulating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n children. ReadingResearch Quarterly, 1988, 23:263-283
3 Ehri, L.C. Linguistic insight: threshold of reading acquisition. In J.G. Waller & G.E. MacKinnon (Eds). Reading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9, 1:63-114
4 Stanovich, K.E., Siegel, L.S. Phenotypic performance profile of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a regressionbased test of the phonologicalcore variabledifference mode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4, 86: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