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自闭症谱系儿童语言干预中的“视觉支持”策略

作者:曹漱芹  方俊明



“高表象句子”(如“数字8在旋转90度后看起来像一副眼镜”)和“低表象句子”(如“加、减、乘都是数学技能”)时的脑激活状况。结果发现,在低表象句子任务下,自闭症组在与视觉表象有关的顶叶和枕叶出现显著更多的激活,这意味着他们更加依赖视觉来达成语言理解。这些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了自闭症成人在语言理解中倾向于利用低层次知觉信息,而不是深层次语词编码策略的神经机制。
  此外,近期的自闭症个体生理结构研究也间接支持了以上假设。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ric Courchesne经过系统的研究发现,自闭症个体在生命早期存在脑的过度生长现象。Courchesne还指出这种过度生长对自闭症个体的多个脑区造成了损害,解剖上唯一正常的是较早形成的视觉脑区以及脑后部区域。就那些受损的脑区来说,主要的症状是脑区内部出现短距白质联结过度(以额叶内部的过度联结最为严重),而脑区之间出现长距自质联结不足的现象,这便是时下颇具影响力的脑神经联结异常假设。由于复杂的语言任务常涉及多个脑区,尤其是涉及额叶(布罗卡区)和颞叶(威尔尼克区)的协同工作,自闭症个体常在复杂的语言任务上表现出失利并不足为奇。然而,由于视觉功能区域没有了高级脑区的长距监控,这一区域的功能反而得到了强化,信息常常得到异常强烈而持久的加工。这就可能为这一区域代偿其他脑区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3 实际的教育应用
  
  视觉支持策略应该如何落实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干预的教育实践之中?从已有的语言干预实践来看,图片、流程图、实物、符号等视觉工具的使用是最主要的途径。这些视觉工具既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够整合到其他干预方案之中。
  3.1 视觉支持策略的种类
  视觉支持的工具种类很多,看上去很相似,但是它们的功能却有所不同。
  3.1.1 视觉流程表(Visual Schudules)
  视觉流程表能够用于协助计划一段时间内(上午、下午、一天或一周)要从事的活动,如图。视觉流程表把抽象的概念以清晰、稳定而具体的形式加以呈现,能够有效地增进儿童对于活动的理解,提高他们对于活动的预期并降低焦虑。根据儿童的理解程度,流程表上呈现的视觉支持物可以从实物(整个实物、缩小的实物、部分实物)到相对应的照片,再到图片符号(如简笔画)。此外,还可以根据儿童的能力水平来确定时间表的长度和活动的数量。
  3.1.2 信息分享表(Information Shares)
  自闭症谱系儿童常常不能够说出自己在家里或学校里做了些什么,这可能有几个原因:(1)不能够回忆一天的活动;(2)不能够理解活动;(3)不能够组织思想。这时,信息分享栏能够较好地帮助他们。例如,图2就是关于“今天我做了什么”的一个信息分享栏。这个视觉支持工具能够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息分享和及时沟通。
  3.1.3 组织图(Checklists/Organizers)
  这种视觉支持工具可以用来呈现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步骤,从而促进自闭症谱系儿童对于活动概念的准确理解。图3呈现了“洗手”活动的步骤。通过这一组织图,儿童能够更好地了解“洗手”这一概念,也更容易正确地完成该活动。
  3.1.4 行为支持图表(Visual Behavior Supports)
  行为支持图表规定了行为的相关原则,以及不遵从这些原则的后果。它能促进儿童对于社会情境的意识和理解。如图5119]提示的是儿童在与朋友谈话时应该掌握的技巧,而图4示范的则是“分享”的原则。
  最近的研究表明,以上视觉策略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能力。例如,Rubina和Meeta等发现,语言干预方案中使用视觉支持策略,能够有效提高5~11岁自闭症儿童视线接触、共同注意和符号使用等交流能力,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接受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的发展。Sara和Richard等也发现视觉支持策略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2名自闭症儿童(5岁和7岁)的主动性语言表达数量,并减少他们的重复性语言数量。
  3.2 强调视觉支持的几种干预方案
  以上各种视觉支持策略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外,还能够整合到一些干预方案之中。当前取得较好干预效果、较有前景的语言干预方案大多强调了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视觉优势的运用。
  3.2.1 图片兑换交流系统
  图片兑换交流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最早由美国的Bondy和Fmnst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交流能力而专门设计的,该系统强调的是为没有口语或只有有限口语的自闭症谱系儿童提供有效的图片辅助和补充,从而促使儿童自发地发起交流;在儿童具备基本的交流意愿和交流技能后,再为儿童提供与图片相一致的口语示范,从而促进他们口语的发展。图片兑换交流系统的训练分成六个阶段。
  (1)教儿童用图卡来交换一个想要的物品或活动。具体目标是:一旦看到很喜欢的实物或活动,儿童就会拿起相对应的图片,并且走到交往伙伴面前,把图片交到交往伙伴的手里。
  (2)教儿童从交流板(交流书)上取下他想要的物品或活动的图片。具体目标是:儿童会走到他/她的交流板(交流书)旁,拿下图片,走到交流伙伴面前,并把图片交到伙伴的手里。
  (3)儿童学会区别不同的图片。当儿童喜欢的物品或活动的图片与其他图片并列在一起时,教儿童选出他/她喜欢的图片。具体目标是,儿童走到交流板(交流书)旁,从一系列的图片中选出合适的图片,然后走向交流伙伴并且给他图片,从而得到想要的东西或活动。
  (4)教儿童以“我想要——”的字词卡片造句:具体目标是:儿童走到交流书旁,从中选出一个表示“我想要”的图片,把它放在一张纸卡左边,同时儿童还要选出想要的东西的图片,把它放在这张纸卡的右边。然后,儿童把包含了两张图片的纸卡交给交流伙伴,并得到想要的物品或活动。伴随着这一阶段的展开,儿童能够使用多个词组来要求得到想要的东西。
  (5)儿童能够自发地要求得到各种物品或活动,并且能够回答“你想要什么”这一问题。
  (6)儿童把交流功能拓展到描述和表达情感、喜欢、不喜欢等情况。
  
  
  
  图片兑换交流系统是一个简单而方便的语言干预方案,它并不需要复杂的教材或精深的技巧。儿童只需将所要对象的图片交给交流伙伴,便能取得该对象。图片兑换交流系统以儿童喜好的物品或活动诱发交流行为的目标,充分利用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视觉能力。这一训练系统能够减少自闭症儿童发脾气和其他问题行为,能够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够促使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Bondy等报告59%的自闭倾向儿童在实施PECS干预后一年开始使用口语进行交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