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学业不良儿童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云英 周仁来 郭秀艳
4.2不同类型的儿童在不同的前瞻记忆任务上的表现
与张磊的研究结果相同,无论是学业不良儿童还是普通儿童在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任务中表现较好,在基于时间的任务上较差。这是因为,第一:儿童虽然能认识钟面时间,但却没有真正牢固的时间概念和对时间长短的准确的内在判断,因而无法有效地监控时间。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需要被试在形成意向到执行意向之间进行一个监控过程,其间包括反复的等待和检验。检验是否到了应该执行任务的时刻,如果没有到就继续等待,然后再检验,如果到了就执行任务,结束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检验的时间是否及时是决定前瞻记忆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儿童没有一个对时间长短的正确判断,就很容易错过检验的关键时刻;第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相比于另外两种前瞻记忆任务更多地需要依靠自我发动的提取过程,儿童在这种类型的任务中表现较差可能是因为他们自我发动的提取过程还没有发展完善。因而儿童在基于时间前瞻记忆任务中表现差于基于事件前瞻记忆任务。实验结果还支持了Kvalilashvili等人的观点,儿童在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比基于时间和基于事件的任务中的表现都好。但是儿童在基于事件的任务中的表现与基于时间的任务中的表现的差异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可能原因在于:进行中任务占用儿童的认知资源过多,或者是儿童把进行中任务的成绩看得更重要,导致儿童看到靶事件(Hello kitty图片)时,仍将注意力投入到图片归类反应当中,因而靶线索没有起到唤醒前瞻记忆意图的作用,被试更多地依靠内在的自我发动进行监控,从而导致与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没有显著差异。
在没有外部提示线索的条件下,学业不良儿童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上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一方面可能在于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缺乏外显的提示线索,更多地依靠自我发动,另一方面学业不良儿童的执行功能较普通儿童滞后,在时间的监控上存在困难,或者缺乏有效的关键的监控策略,而且学业不良儿童在自我发动的提取过程较普通儿童发展得更不完善,从而导致提取意向失败,使得前瞻记忆不能顺利完成。因而,在给儿童提供外部提示线索时,这种差异就消失了。
4.3外部提示线索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业不良儿童和普通儿童的作用
与假设不同的是,结果只发现外部提示线索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基于时问的前瞻记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普通儿童的作用不明显,这与Guaiardoa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有研究者认为,只有当前瞻记忆线索强调靶事件和将要执行的活动相联系时,前瞻记忆线索才是有效的。本研究中的线索并没有显著地改善普通儿童前瞻记忆的表现可能因为它们仅仅提醒儿童记住靶事件而没有记住当靶事件出现时需要执行的活动(例如,拿嘴巴图片)。另一方面,学业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执行功能上存在差异,因而相同的进行中任务占用的注意资源不一样,学业不良儿童注意资源占用更多,因而在有外部提示线索条件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而对普通儿童而言,进行中任务相对较容易,可能不需要借助外部线索的帮助。因而,本研究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儿童来说,线索的有效性可能存在分歧。此外,外部提示线索的存在并没有改善场依存型儿童在前瞻记忆任务上的表现,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针对如何提高场依存儿童的前瞻记忆能力做进一步的探索。
4.4建议
总体而言,本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能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儿童教育指导。
4.4.1首先,应该认识到学业不良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前瞻记忆尤其是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能力上的差异,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这一特点,要培养他们建立起牢固的时间观念,给儿童安排任务后定期给予提醒,达到强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儿童在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任务中成绩最好,在基于事件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中成绩较差,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在给儿童安排活动或布置任务时,应尽量以完整的活动或任务为单元,让儿童在进行一项活动之前或完成一项活动之后做规定的事,尽量避免规定儿童在特定的时间去执行某事件。比如,让儿童看完电视后整理书包,而不是规定他在半个小时之后电视看到一半时去整理。
4.4.2本研究发现,外部提示线索的存在促进了学业不良儿童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上的表现,根据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改善学业不良儿童的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方案:一方面,父母和教师要给予学业不良儿童恰当的、科学有效的外部提示线索,该线索可以与前瞻记忆任务密切相关且具有吸引力,以充分引起儿童注意;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和指导学业不良儿童利用外部提示线索,使其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上,抑制无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整体提高学业不良儿童的生活质量。
4.4.3学业不良儿童的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能力较弱的可能原因在于其中央执行功能较普通儿童弱,针对这一本质原因,父母和教师可以在监控过程中通过间断性地给被试提供不涉及关于前瞻记忆任务本身的直接信息,即与内容无关的线索(content-free cues,可以对注意系统起到很好的补偿作用),从而增加对当前和未来目标的监控来提高目标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使儿童的表现明显的改善。例如,在语文老师给儿童布置一项前瞻记忆任务后,经常向该儿童提到语文老师的名字或与其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却与前瞻记忆任务无关,结果同样可以促进该儿童对前瞻记忆任务的提取,从而顺利完成任务。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儿童在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任务上的成绩最好,在基于事件和基于时间任务上的成绩较差;在没有提示线索条件下,学业不良儿童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上的表现较普通儿童差;外部提示线索的出现改善了学业不良儿童的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场独立型儿童在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任务上的表现较场依存型儿童好。
责任编校: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