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例谈个性化阅读策略

作者:董一红




  了解了柳宗元的经历,学生从蓑笠翁的身上看到了柳宗元的影子,随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让学生思考:诗人心中的寒冷、孤独仅仅是自然界的暴风雪带给他的吗?还有什么原因让他感到那么寒冷和孤独?同学们有的说,还有那些当权者对他的要挟和陷害;有的说,他的母亲去世了,心爱的女儿也夭折了,亲人的离去,使他精神上受到了打击;有的说,他被贬到了永州,所以心也是冰凉的;有的说,他百病缠身;更有的说,他被贬到永州以后心都碎了,因为他一切的一切全都没了……说到这里,听课的老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我趁热打铁,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讨论:在这样的暴风雪面前,柳宗元没有退缩,从那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依然独钓的蓑笠翁身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学生有的说,看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柳宗元;有的说,看到了一个坚强不屈的柳宗元;有的说,看到了一个倔强的柳宗元;有的说,看到了一个爱民如子的柳宗元;有的说,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柳宗元……至此,学生的认识不仅走向了深入,而且更加丰富了,超过了我们的预料,甚至是教学参考书所难以企及的。这“穿透力”较强的探究性的话题,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探究性、创意性的解读文本,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读出了自己的见解,读出了自己的思考,提高了思维水平,这正是个性化阅读教学所追求的。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样深刻的认识,对学生将来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作品一定会有帮助。
  
  四、设计空白度较大且有多解性的话题,链接个性读写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开放的“召唤式”结构,其蕴含的空白本身就具有多解性。《江雪》也不例外。在学生体会到柳宗元的形象之后,我抓住柳宗元的“内心世界”这一多解性的空白点,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蓑笠翁无言的独钓,包含了柳宗元的千言万语,假如你就是柳宗元,你有话要对谁说?说些什么呢?此时,孩子们走进了柳宗元的内心世界,有的想对老百姓说,有的想对那些当权者说,有的想对故世的母亲说,有的想对自己说……他们是这样写的:我想对当权者说:燕雀安知鸿湖之志哉,我可不是懦夫。当权者你们不该贬我的官,我可是好样的,我不会被挫折所打倒的,我一定要为百姓造福,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有的写道:我想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才会胜利,人生道路上难免会有困难和挫折,我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的,我会坚持我的理想;有的写到:我想对当权者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权者呀当权者,你们不要痴心妄想了,你们靠你们的权利把我贬到了永州这个地方,但是我的意志是打不垮的,终有一天我会东山再起;有的写道:我想对朋友说:只要我们坚持正义,正义总能战胜邪恶。
  每一个读者的生活经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不相同的,并且阅读时读者都是站在自己特定的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假如你就是柳宗元,有话要对谁说,说些什么呢?”这个话题正是抓住了“空白度”较大的地方设计了多解性话题,促使学生不仅完成了角色转换,而且使学生有尽情发挥的天地,引领学生以特定的视角去写出个性。
  因此,教师应设法找到 “空白度”较大的地方设计多解性话题,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转换角色的机会,让学生走出“学生角色”,走进文本,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本之间的情感距离、心理距离,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胆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和意见,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现个性化读写的链接。
  最后再归纳出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从《江雪》这首诗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也了解了诗人不屈的志向,诗人用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志向,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诗言志”。“诗中有画、诗言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特点,我们读诗的时候可以从这些方面去体会。 供学生以后运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话题设置和方法总结,对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探究和个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精彩的个性化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以上是我对教师预设过程巧设话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点思考。教师有职责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垦文本处女地的教学场,并给予学生以智者的点拨和情绪的激励,然后放手让他们深入文本世界,用他们自己的心智去体悟、解读作者用文字向世界的庄重告白。
  
  董一红,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