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斯滕伯格三元教育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作者:徐文娟 杨承印




  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人都具有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智力,不同的是个体的能力优势组合不同。智力是动态可变的,成功智力的三个方面都可通过适当的训练得到发展。一个人若想在学习及生活中取得成功,需充分发展这三方面的能力。为成功智力而教,就要在教学中兼顾学生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种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会学习、有办法、能办事。依据成功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提出TIA为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成功智力教学提供指导。如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能力。教师也可通过布置任务或课题,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范围。使课前、课中、课外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成功智力教学与素质教育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都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略有不同的是,成功智力更强调尊重学生智力形式的差异性和思维风格的多样性,树立多样的人才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扩大评价范围,实施三元评估。
  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局限,且对人才的甄选也有失偏颇。斯滕伯格尝试从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角度,评估学生在口述、数字、图形和短文等领域的分析性、创造性、实践性能力,取得了很好的预测效度。扩大评价范围,能获得学生更多的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选拔多样的人才,并能有效预测学生在未来学习或社会生活中的发展潜能。三元评估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并促进学生自我发现,从而扬长补短,在发挥优势力量的同时弥补不足。实施三元评估,可采取提问、测验、作文、表演、过程分析等多种形式.评估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和三种能力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如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设置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类题目,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和反应予以评价,判断学生的思维处于何种水平,发现学生优势思维与不足之处,从而有所侧重地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三、三元教育展望
  
  斯滕伯格不仅善于在理论上推陈出新,而且还通过“耶鲁夏令营心理项目”(Yale Summer Psychology Program)、“彩虹计划”(The Rainbow Project)等一系列实证研究,证明了三元教育有助于改善传统教育过多强调发展学生以记忆为基础的分析性能力的现状,将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能力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斯滕伯格三元教育观打破了传统教育为分数而教,为分数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从死读书和读死书的枷锁下释放出来,培养学生会分析问题,并善于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且在实践中有所创造的能力。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讲。三元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也为日后在现实生活中,乃至整个人生获取成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R.J.斯腾伯格.超越IQ——类智力的三重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
  [2]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7. [3]Robert j.Sternberg,Louise Spear—Swerling著.赵海燕译.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Robert J.Sternberg,Elena L.Grigorenko著.张庆林,赵玉芳译.成功智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