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故事汇 > 何舞 > 毒帐房的薄情妻 >  上一页    下一页


  盈兰若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爹,在娘离开“迎客门”后,短短一年功夫,爹爹在大牢里染上重疾就病死了,“迎客门”也倒闭了。

  家没了,爱人也化成一钵黄土,娘亲伤心欲绝,直到她及笄那年,娘亲烧掉自创的“酒经”后,自尽身亡。

  她知道,娘亲一直在等这一天的到来,只有她长大了,娘亲才会安心地离去,去阴曹地府寻找爹爹。

  她没有流泪,对于她们母女而言,纪府就是现实里无情无义的恐怖地狱,娘解脱了,那她呢?从那天起,盈兰若知道自己成了纪府上上下下嘴里的怪胎,她很少讲话,也几乎不笑,下人之间嚼舌的闲话,她不是没听到过,但听到又怎样?

  “这个四小姐,整天阴阳怪气的,人也冷冰冰的,我就没看她笑过。”

  “是呀,我听说她亲娘死的时候,她居然眼泪都没有,真是怪人。”

  “真的吗?有这么狠的心肠啊?”

  “当然了,性子可稀奇古怪了,也不大理人,真不知道老爷怎么还留着她?又不是老爷生的……”

  “嘘!你还想不想活?叫老爷听到,你就没命了!”

  “啊,怪我多嘴……”纪兴为何还留着她,盈兰若不是不清楚,她还有利用价值,她的命运会跟纪家别的女儿一样,成为他平步青云的筹码。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江州常家,并非皇亲国戚,也不是什么大家世族,只因常老夫人是曲家远房亲戚,与曲家沾亲带故,所以被纪兴挑中,想借此与曲家攀上关系。

  曲家,那是大名鼎鼎的南汉国首富,传闻富可敌国,名下的产业堪比整个国库,可想而知,曲家多有钱。

  曲家族长曲镠,曾因征发民工修筑钱塘江的石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倒灌;又派人凿平江里的大礁石,方便船只来往,因此民间称他为“海龙王”。不止如此,据称连曲家的府地都建造得像龙宫一样。

  有了权势还得有财富,所以纪兴想攀上曲家,就得先跟常家结亲,常家的长孙,弱冠之年已过,却只有几岁的智商,她便成了纪兴献给常家的、再合适不过的奠品。

  盈兰若叹口气,走到床边,合衣躺在柔软却冰冷的床榻上,千里迢迢来到江洲后才发现,想与常府攀亲的不止纪府一家,而以纪兴的坏名声,自然叫常家满府上下都打心眼里看不起。

  可谁知当精明到骨子里的常老夫人在好几个女孩子里一眼看见她后,居然就眉开眼笑,拉着她的手直嚷嚷:“这么好的孩子,可是来给我当孙媳妇的?”莫明其妙的,就这么给选上了!

  带她到此来结亲的纪家大太太见老夫人满意,一下子增了光彩,有了脸面,连珠似的奉承话就没个停歇了,甚至一口应承下月初三就订亲,送过聘礼后就赶紧办喜事,再不逃走,她就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她不能坐以待毙,可她也清楚,凭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单身女子,想要逃出常府或纪府无疑是难如登天,她得借助他人的力量。

  于是,心急如焚的她看到了他,第一眼,是在那天上午,天色晴朗,秋高气爽,她用过早膳,正在园子里瞎转悠,身后跟着个常府丫头,很快就看到奎星阁外,有个年轻的男子正懒洋洋地双手环胸,倚在门柱子上跟人聊天。

  年纪不过二十五六,神情肆意张扬,唇角边总是含着淡淡的笑意,俊美无俦的脸孔,耀眼极了,这么好看的男人,让一向对凡事都漠不关心的她也不禁瞧了好几眼。

  “贾班主!”戏班里的一个小厮边喊边从园子入口处跑过去,手里高举着一封信函:“有您的书信,从淦洲来的。”那个俊朗的男子毫不迟疑地伸手接过信。

  “那个人是谁?”远远的,她问身后的小丫头。

  “谁?”小丫头好奇地张望着。

  “就是拿信的那个。”

  “哦!那是和庆班的班主,今天上午他才带着戏班进府来,就住在奎星阁里呢!”小丫头快言快语,又笃定十足。

  “哦?”盈兰若心中微怔,和庆班?贾班主?原来鼎鼎大名的“和庆班”新任班主贾维绰,竟是这般年轻。

  纪府里的六姨太出身戏班,偶尔听她和众人话家常,所讲的一些江湖传闻中,盈兰若得知了坊间还有贾维绰这么个人。

  据说此人正直仗义,好打抱不平,从来不畏惧权势,如果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那事情就有转机了。

  于是她找了机会,将写着见面时辰和地点的字条塞到他手中,约他见面。

  谁知面是见了,可那男人一身的贵气,一脸的傲气,以及一张嘴就能气死人的语气,怎么看也不像六姨太口中走南闯北的“贾大胆”,到像是生长于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然而此时此刻此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容不得她做想法。

  除了恳求、信任、忍耐那个陌生的男人,她即使是信错了人,亦再没有其他选择。

  转眼间,数日已过。

  明儿个就是初三了,也是常老夫人亲自选下的黄道吉日,在这天,纪府四小姐就要跟常家长孙订下百首之约。

  可那位贾先生,依然按兵不动,宛如失去了踪影,没有半点动静,盈兰若一时间如热锅上的蚂蚁,渐渐沉不住气了。

  一只大大的彩绘红漆银箱,里面装满专门为她量身订做的裙衫披帛、罗袜绣鞋;一盒盒凤纹彩漆双耳宫盒,盛着专程采购来的珠宝首饰、胭脂花粉,被丫头婆子们接二连三地送进了纪家女眷住的“雁归楼”。


海阔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