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2003年高考上海语文试卷

作者:佚名

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6.第①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是指(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王洛宾引用小和尚故事的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用脑袋开门、关门就是学武艺
  B.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C.二十年不可能堆起喜马拉雅山
  D.广泛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助成功
  8.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很多,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青年时代喜爱音乐艺术并接受了专业训练
  B.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
  C.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
  D.挫折中感受到音乐是心灵的抚慰
  E.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是民族语言的美化
  F.中年时代受到哈萨克谚语的启示
  G.从小就想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6题。(19分)
  ①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江南烟雨里,北国迷茫风雪中,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的、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就那么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
  ②然而,这一撇,曾经跨越了多少危崖峭壁,急流险滩,茫茫岁月,给行路人带来希望和信心向着遥远的彼岸不停地追索着。
  ③小桥是一道凄美的风景。那瘦骨伶仃的支柱,那宽宽窄窄的桥板,临水兀立,幽独而自怜。是谁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又是谁小桥人独立,望尽天涯路?
  ④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在那细雨蒙蒙,柳色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相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这似海的深情,不仅让桥下的流水为之动容幽咽,以至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历尽人生坎坷的南宋诗人姜白石过垂虹桥时诗兴大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小桥,演绎了几多凄切曲折的人生故事。
  ⑤然而,小桥上伫立最多的应是无尽的离愁吧?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板桥,霜桥,不仅是路的延伸,也是一种乡愁的具象。而马致远的秋思小令,更是道尽了天涯游子的凄苦情怀。眼前是小桥流水的幽雅环境和安居其间的人家,而自己的故乡却还在山重水复的迢迢远方,不正衬出旅人的奔波不定,以及由此引发的羁旅愁思?
  ⑥当然,叫、桥还是一种闲适与静远。你看那位归隐诗人,当他带月荷锄归,又在桥下清且浅的溪水里濯足,洗去躬耕的汗尘与劳累,洗去一腔旷达的胸臆,然后邀邻呼友,或斗酒吟诗,或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小桥载着他陶然自乐的心境,载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与气节。
  ⑦就这样,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成为一幅幅千古不朽的诗画。这里,除了小桥本身的古朴、空灵的气质,还因为小桥总是与流水舟楫、渔歌号子,以及岸边的草屋农舍、牧童短笛紧紧相连,拓印出一幅古老凄美、宁静闲适的田园风景画。那些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在官场失宠、情场失意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心走向荒村野店。一座苍古的小桥,可以慰籍他们饱经沧桑的心灵,又是散怀写意的最美笔触,还是寻求哲理禅意的去处。张继进京赶考落榜之后,驾一叶小船到姑苏城外枫桥边停泊。在那悔恨煎熬的不眠之夜,那秋月,那乌啼,那红枫,那渔火,那江桥,正与寒山寺钟声,撞击在张继的心坎上。于是他推枕头而起,摸黑写下了“枫桥夜泊”四字,成就了一首流传千载的好诗,让世世代代的游客有了一方寻梦的去处。而当代诗人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更是深沉含蓄地道出了人与桥之间乃至宇宙万物之间息息相关、互为依存地哲学意蕴。
  ⑧世间有太多地坎坷不平,惟质朴的小桥站立在江流天堑,用宽容与坦诚,支撑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引渡一颗颗饱经忧伤的心灵,引渡平平凡凡的人生。
  11.“摩诘”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的字,苏轼称赞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2分)
  12.第①段中“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一”的含义是(2分)
  13.第④段中“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的原因是(3分)
  A.灞桥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
  B.诗人与友人在桥头依依惜别
  C.诗人写下的送别友人的诗篇
  D.细雨蒙蒙柳色新的渭城春景
  14.第⑦段说“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这里的“象征”在第5、6段中具体指(4分)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没有寒山寺的钟声,张继就不可能成为诗人。
  B.文中引用卞之琳的诗深情讴歌了小桥的品格。
  C.有关渔歌号子和牧童短笛的生动描写引人入胜。
  D.本文语言流畅,视野广阔,充满了文化气息。
  16.本文意蕴丰富。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80字左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0分)
  望海楼
  米芾
  云尖铁瓮近青天,飘渺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