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中美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个案比较
作者:杜红梅 李长中
一、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材料:〔2〕
话须形象才动人
“这是一张忠厚善良、朴实慈祥的老人的脸。在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中,仿佛隐藏着一生的忧患、劳苦和辛酸,黝黑的老年斑、苦命痣,不知凝结了多少人间的艰难;眼睛有些昏花、呆滞,但却深邃、安详,没有悲伤和怨恨,有的却是无限的欣慰和期待。你看,他这双勤劳的大手,青筋罗布,骨节隆起,虽然粗糙得如干裂的树皮,但却很有力量。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和满腔心血都交给了我们祖祖辈辈劳作生息的土地,交给了正在成长发育的儿女子孙。”
“朋友们,我们现在就是身在仙山妙境,请看,我们身后是蜿蜒葱翠的丛林,面前是无边无垠的太湖,碧波晶莹,细纹无波。青山绕着湖水,湖水托着青山,山石伸进了湖面,湖面咬进了山石。头上有山,脚下有水。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岛中有岛,湖中有湖;山如青螺伏水,水似碧海浮动。”
以上两段文字,一段是关于父辈的演说词的开头,一段是导游对景物的介绍。谈论父辈的话题,以对一幅名画的描述开头,无疑能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介绍自然景物,以细致有序的形象描写展开,自然会使游客游兴大增,流连忘返。
口语交际讲求生动形象,以情动人。因此,描述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口头描述的对象可以是人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故事。无论哪种对象,都应仔细观察,深入了解,也应展开想象的翅膀,将你的描述对象说“活”。
一请向同学形象地描述你所见过的一处景物或你熟悉的人物。
二 向同学形象地描述一件事情,并针对这件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苏教版口语交际训练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1.注重事例示范、减少技法指导
苏教版口语交际训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知识短文,一是开放性的口语交际题目。短文通常是针对训练的任务,举出经典的交际事例,并结合例子,讲述有关话题的知识、注意事项和要求,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自然地走进交际情境。如在上面的案例中举出两个例子,一段是关于父辈的演说词的开头,一段是导游对景物的介绍。谈论父辈的话题,以对一幅名画的描述开头,无疑能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介绍自然景物,从细致有序的形象描写入手,自然会使游客游兴大增,流连忘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很少关于训练的技巧、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这虽然使整个训练看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拓展,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和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口语交际的过程设计浅尝辄止,技法指导浮光掠影,所以整个训练显得很随意,缺少理性指导。
2.突出交流情境、关注交际语境
“情境就是一种情形、一种氛围,还曾被称为‘一组刺激’”,〔3〕按照倪文锦先生的理解,语境有两种即时获得性语境:“现场语境和交际语境。‘现场语境’指的是一个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时空环境;‘交际语境’也是一种现场,但不是具体的物质环境,而是与这次言语行为相关的各种交际要素组成的抽象环境,包括说话的主题、说话的场合、说话的方式、交际双方的地位、相互之间的关联及彼此之间的了解程度等。”〔4〕苏教版突出情境、关注语境这一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知识短文中提供情境和语境的示范,如在上面的训练中举出的例子,通过作者别出心裁、绘声绘色的描绘,读者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可亲可敬的父亲的形象和优美如画的湖光山色,在这种语境和情境中,读者就会如同身临其境,唤起诸多的感受,激起表达的欲望和激情,同时也插上想象的翅膀。同时通过语境和情境的示范也形象地说明了“口语交际讲求生动形象,以情动人”的交际技巧,使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交际技能的迁移。另一方面,两个口语交际练习所设计的情境和语境能够唤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回忆,激活他们内部的认知结构并促使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我建构,从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3.淡化交际过程、缺少多元评价
苏教版的这个口语交际训练按照举例示范—传授知识—布置练习的流程设计,整个过程过于笼统,给人以囫囵吞枣之感,它没有从外部行为体系的操作上加以引导,也没有从心理学的视角去关照,没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一个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设计系列步骤,进行有效引导,以至整个过程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显得非常随意,虽然具有生成性却缺少了操作性,显得宽泛有余而理性不足。至于评价,无论是评价的内容、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还是评价的标准,都没有谈及,更不用说反馈与矫正了。淡化过程、缺少评价不能不说是苏教版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个欠缺。“因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明确目标、展开学习、反馈评价’三个步骤。口语交际是一种实践型课程,应该有过程意识,并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多元评价。”〔5〕
二、加州版六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中一年级)文学类教科书《读者的选择》第六单元听说训练材料:〔6〕
呈现口头报告
当你知道了使你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的新信息时,你可能想要和其他人分享,那么就做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头报告吧,你的兴趣和热情会感染读者,听众的反应也会使你更加激情高涨。成功呈现口头报告的关键是准备,准备口头报告的过程和写作的过程类似,认真完成下列每一步。

为确保你的口头报告顺利,要提前练习,如果你在镜前练习,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姿态和表情,如果你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你可迅速地了解朋友的反应,使用下列的规则指导你的口头报告。
◇当你自然而不是僵直地站在那儿,演讲效果最好,一定要确保姿态得体。
◇用眼睛和听众交流,把目光从一个听众移到另一个听众的脸上。
◇用正常的语速或稍微慢些,不要让紧张使自己手忙脚乱。
◇每个重要的观点后都要停顿,让听众对你的话做出反应。
练习活动:1.假设你被邀请到小学三年级做一个如何适应小学生活的报告,准备报告时要确保观点、组织方式和目的相符。呈现报告时,使用的声音和姿态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同伴观看你口头报告的呈现过程,并征求他的意见。
2.和同伴共同讨论如何在众人面前发言,征求口头报告的反馈,以便呈现口头报告时遵循上面的指导规则。
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加州版听说训练也由两部分组成:短文部分和活动部分,结构组成与苏教版相同,但两则训练的设计思路、特点和策略大相径庭。加州版的这个听说训练体现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