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索佳慧 张美范 等
日子如流苏一般一天天甩过去,不断有媒体催我开放。我虽然有心开花,但我又想:“不行,这个日子不够好,不足以展示我与众不同的芳姿,我应在一个特殊的日子开放。”而当有花朵问我是什么日子时,我心里一震。其实,我从未考虑过,至少,我从未踏实地考虑过。
如此这般,拒绝开花的理由在我脑海中来回旋转。每一次都这样推托——这不是特殊的日子。于是,我天天在等待中度过,直到我的花期已过。
而我,终究没有开。
(指导老师 王少春)
磨刀匠
江西九江庐山中学 胡晗
家里的菜刀好久没磨了,已经变得跟老头牙齿似的,切不动菜了。现在磨刀的人少,到哪儿去找呢?
咦……想起这几天好像有一个老头儿背着磨刀具,一直在这个花园转悠,但这会儿怎么不见他的影子?真希望他能再次出现。
终于又听到了他的吆喝声:“磨剪子啦,戗菜刀!”妈妈在楼上应声叫住了他。老头儿停下了,微微皱了皱眉毛,但还是笑着回答:“好啊!好啊!”忽然,我意识到,妈妈刚刚叫他很不礼貌,虽然他只是一个穷老头,但也应该尊重他呀!
我和妈妈带着刀下楼去了,妈妈把菜刀递给了他,他双手接过后,抽出板凳坐了下来,然后就郑重其事地磨了起来,磨一下,就用手摸一摸刀口,试试刀的锋利程度。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呀!就如一张老树皮包着骨头一般,手上的老茧似乎有5毫米厚了。
妈妈坐在花坛上,同他谈话。老头儿说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女都外出打工了,对他不闻不问,只给他留下一幢大房子。老人很不习惯,于是就住回了原来破破烂烂的红砖房。一个人住也挺寂寞的,为了挣点生活费,就扛着磨刀具为人家磨刀。
从他的外表看得出来,他的生活很艰苦。又脏又旧的衣服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有的洞还没来得及补上。那衣服穿在他身上一点儿也不合身,就像把他装进一个盒子里一样,他真是个典型的皮包骨头,要是他昏倒在地,别人看见了,还以为是根“竹竿”呢!
也许风一吹他就会倒下。他的脸上长满了“千沟万壑”,跟一张皱巴巴的黄纸一样。
刀磨好了,妈妈问多少钱,他说不要钱,只需要一点吃的东西,他说他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昨天,饿得差点昏倒了,妈妈挺同情他的,上楼端了一大碗稀饭给他吃。他“稀里哗啦”狼吞虎咽地喝着,不到一分钟碗就见底。吃完之后,他擦了擦嘴,说了声谢谢,刚刚准备走,妈妈出于同情,准备给他5元钱,老人没有接,他说我要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再说你们也已经给我稀饭吃了,让我填饱了肚子,我已经很感激了。但请你尊重我,别那样叫我。妈妈忙说对不起。
磨刀匠走了,边走边喊着“磨剪子了,戗菜刀”,喊得比以前的声音更洪亮了。
(指导老师 杨厚胜)
【简评】
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虽然是身份卑微的磨刀匠,但却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声地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语言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
(沿 江)
咖啡加糖
浙江瑞安万松中学 杨洋
无糖的咖啡,苦涩、辛酸,带着淡淡的忧郁色彩;不喜欢尝无咖啡的糖,甜美、细腻,令人陶醉,但却显得不真实。咖啡加糖,苦乐参半,如生活,快乐与烦恼各一半,推开层层成长的门,一层门揭示着一种可能……
——题记
在现实与梦境交错的生活中,梦境往往充满理想、欢乐与美好,而现实则比击碎璀璨的梦境更加残酷。竞争的压力令人喘不过气,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分数,投向中考。虽然我们还是初二,但隐藏的危机已经向我们逼近,我们已无从选择,更不能逃避。曾经,我们是自由自在的风筝,现在我们却被如丝的绳索牵绊着,束缚着,即使再怎么挣扎,也依旧飞不出这一片枯燥的天空。所有悲伤阴暗的事物都与分数挂钩,正如不加糖的咖啡,苦得让人忘了去回味那一抹余香。面对分数,我们是单翼的天使。
当我们这一群单翼的天使遇到自己的天使,当我们彼此拥抱时,我们便能展翅高飞。于是,咖啡中加了一点糖,于是,苦涩中多了一份友谊。枯燥的生活不再了无生气,显得活跃、缤纷。因为我们不再是独自一人,我们拥有了彼此,拥有了双翼。当我们展翅高飞时,我们发现,除了友谊,我们还拥有亲情,那种无怨、无悔、无私的关爱,它让我们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接受爱。于是,咖啡里又多了一点糖,此时的我们拥有了勇气。牵绊我们的线开始动摇,束缚我们的天空已逐渐扩大。拥有勇气的我们直视分数,直视压力。恍惚中我们发现,分数其实并不面目可憎,只要我们肯努力,再苦,也是一种幸福。刹那间,那条绳索消失了,天空广阔了。其实,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当你拥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当我们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当我们学会认真对待每一天时,即使流泪也是甜的,因为我们拥有的不只有这些。
咖啡加糖,苦乐参半,苦涩使我们成长,使我们拥有珍惜的心,奋斗的力量;甜美使我们懂得了,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成功总在远方等候。不喜欢喝无糖的咖啡,因为已经没有意义;不喜欢尝无咖啡的糖,因为太不真实。拥有两者,我们勇敢地成长。
(指导老师 吕李华)
【简评】
咖啡加糖,苦乐参半,如同生活,既有快乐,也有烦恼。文章文笔优美,层层推进,细腻而不累赘,生动地凸现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比喻生动贴切,象征手法运用得当,是一篇很好的学生习作。
(渝 生)
红烛传灯
——写给教师节
江西奉新三中 王纪金
掩上书本
一首古老的歌谣已落灰尘
蜡炬成灰泪始干
当我们静静思索
几百年前的韵味
如黄河之水奔泻流长
踏上岁月的台阶
领略风景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如今我们站在了时代的窗口
燃一支红烛
扯一缕北国的风作经
牵一波南海的水作纬
在物质飞速前进的版图上
我们精心耕守着人类的精神家园
一块……一块……
手把着手
从结绳记事到网络世界
从攒木造屋到琉璃大厦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挥就
点的是一盏红烛传灯
公交车
安徽淮南铁三处中学 徐满元
把宽敞留给路面
把拥挤留给自己
即使累得气喘吁吁
也要把乘客送到目的地
城市的手势打向哪里
哪里就有你穿梭忙碌的身影
你把一个个站台
都背得滚瓜烂熟
将一张张满意的答卷
恭恭敬敬地交给“上帝”
你从不追名逐利
也从不背信弃义
只想在固定的线路上
去演绎生命的足迹
让阿拉伯数字
成为自己的代名词
你不是什么大手笔
却会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把城市这篇大文章
写得荡气回肠
花之歌
[黎巴嫩]纪伯伦
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