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纽约婚礼见闻(一)

作者:杨思晴




  
  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后,我爱上了纽约,就这样在曼哈顿住了整整七年,直到上个月才决定离开。因为就像凌凌和艾瑞克一样,我和女友也有了些人生新的规划。和我不同的是,艾瑞克那时却厌倦了住在那月租1200美金,却没有电梯的旧公寓的五层房间里;厌倦了住在那不足8平米的小屋,抬头就是一堵破砖墙的日子。于是他决定搬到泽西市去。他是个广交朋友、社交能力很强的家伙,搬到新住处自然不愁没朋友。不久,他就是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比如伴郎之一安德鲁·海奈尔和“大丹麦”——翰瑞克·莫斯,和伴娘之一尤安娜·库勒娃。他们今天都在现场。
  
  艾瑞克当时住在一个四室一厅的公寓里。我记得当时他们的一个室友离开了,他就主动承担起找寻新室友的任务。起初我还感到奇怪,为什么他愿意在没有其他室友帮助的情况下,独自挑起重担,并且如此热情高涨。直到有次他向我解释说,这次筛选新室友条件何等苛刻,非迷人单身女性不选时,我才明白他的真正意图。就这样,艾瑞克选中凌凌作为大家的新任室友,这其中的玄秘不言而喻。我还记得凌凌搬过去的第一天,是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夏日。凌凌的整个家当都在她的朋友——德鲁·斯寇拉的卡车车斗里(译者友情注释:按凌凌及家人的叫法,德鲁即是“老将”的老婆:梅)。艾瑞克总是十分乐于为新朋友营造舒适的环境,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他立刻向德鲁和凌凌伸出了援手,并帮助她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进了公寓。
  起初,凌凌和艾瑞克只是像朋友一样一起外出玩耍。在不断地接触中,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这为他们以后关系的发展无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过了几个月的时间,艾瑞克就告诉我,他对凌凌的感觉与日俱增。再后来,他们两人的关系就不再是普通朋友那么简单了,终于发展为远远超越友谊的恋人关系。他们交往了近一年时间,之后艾瑞克去了位于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考验他们的爱情的话,应该就是那段日子吧。我都很难想象,从一年前同一屋檐下的甜蜜生活,一下子变成有情人相隔两地,艾瑞克不得不搬到八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读书……这一路,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但是这对恋人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不管是无数次的电话诉衷肠,还是凌凌不辞辛苦飞去匹兹堡探望艾瑞克,或是艾瑞克利用假期赶回泽西市看望凌凌,他们几乎用尽了一切可能的方式来维系这份爱。最终,他们的爱不仅存活了下来,还如老话说的那样,真的变成了“距离产生美”。我猜这两颗心,正是因为那段分离两地的日子而越贴越近的。正因如此,他们两人才越发珍惜这份情。
  在我看来,你们两人都很幸运,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看到这份感情开花结果,看到你们互相扶持、彼此爱护,我真是为你们感到开心。相信我的话代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声。相信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非常高兴能够聚集于此,和你们一起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
  请在座的各位和我一起举杯,祝福这对幸福的新人。
  祝你们天长地久、比翼双飞。用犹太语,我们会说“Mazel Tov”,这是恭喜新婚、祝福无限的意思。用中文的说法是“xing fu mei man”,如果我没有把发音搞错的话,它的意思是“祝你们幸福美满”。
  
  为了凌凌和艾瑞克的幸福,干杯!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