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集体答疑制度的实施方案与效果分析

作者:王宪杰 侯仁民




  摘 要:本文阐述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集体答疑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给出了采用集体答疑方式后取得的实施效果及相配套的教学改革方案,分析了在集体答疑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示了集体答疑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环节;集体答疑
  
  一、集体答疑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是非数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高等学校几乎所有专业都要开设该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贯彻教学过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能提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是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欲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精华,仅仅通过备课、上课、作业和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这几个教学环节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外辅导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1]课外辅导是授课的必要补充,辅导的组织形式之一是答疑,答疑可分为个别答疑和集体答疑两种形式。辅导在多数情况下是对部分或个别学生进行的,近年来我们在高等数学课程答疑环节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改革,形成了“集体答疑”教学制度。集体答疑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更不是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方法,很多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函授教育等早已使用过集体答疑这一教学环节,[2.3]甚至近几年申报的许多精品课程也使用了集体答疑的字样。在此,我们更关心的是集体答疑是否真正落实,如果落实了其效果又如何。
  进入2l世纪,由于招生量不断扩大,现有教师数量已严重不足,在这种扩招后规模急剧扩张所带来的巨大教学压力下,如何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烟台大学来说,专业设置涵盖了国家颁布的12大学科门类的中的9个学科门类的近50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达到了30000人(包括二级学院在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每年要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从事理工类6课时、理工类5课时、经济管理类5课时和文科类4课时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除此之外,面对全校还要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从事公共数学课教学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2/3,在如此繁重的教学压力下,欲稳定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因此,自2002年起,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具体的教学过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改革方案之一就是集体答疑制度。因此,本文根据我校公共数学课教学实行4年来的集体答疑制度,具体谈谈我们对集体答疑这一教学环节所采用的步骤、方法、措施及实施效果。
  
  二、实施步骤与方法
  
  1.自2002年起,我们在学校申请启动了一个能容纳200多名学生的专门答疑教室。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对全校学生开放,开放期间的任意时刻,全校从大一至大四的各个专业的学生,无论遇到何种数学问题,都可以去答疑教室寻求解答。全校有了统一的答疑时间和场所,避免了授课教师只针对自己所教学生答疑带来的学生有问题不能及时找到老师解答的这一现实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高年级学生有数学问题需要解答时,找不到答疑老师这一普遍现象。4年前,每位授课教师每周只安排一次答疑,学生每
  
  王宪杰,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侯仁民,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副教授;赵旭强,烟台大学教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 项目来源: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资助项目(C05027)。周也就只能享受一次答疑机会。如今,周一至周五下午的任意时间答疑教室中至少有6位以上的教师同时为学生答疑,学生的答疑时间实际上增加了4倍。因此,实行集体答疑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2.在安排教师答疑时间时,充分考虑每位授课教师的年龄、职称、专业结构和所授课程类别。每天的答疑一定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能够解答多个数学分支问题的教师作为负责人,同时考虑到讲授本学期课程内容的不同,即讲授理工类6课时、理工类5课时、经济管理类5课时和文科类4课时课程的教师每天各至少有一人在值班。由于不同类别课程的授课教师执行的是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全面掌握个个类别的教学内容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上述安排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有问题要求老师答疑,而答疑教师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准确给出正确结果时,其他答疑教师仍然可以帮助解答该问题,教师和学生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集体答疑,师生互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克服了传统答疑方式的明显不足。
  
  3.由于烟台大学所设的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等九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多,范围广,有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安排得很满。在执行集体答疑制度前,授课教师有时间时,学生因为有其他课无法去答疑,而当学生没有课时很可能教师因其他公务又抽不出时间答疑,集体答疑制度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再者,大三、大四的学生早已修完高等数学课程,特别是想考研的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想找老师答疑是非常困难的,集体答疑制度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尽管答疑教师多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并且还是无偿的,但每位教师为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不计报酬和代价的工作一直延续至今。
  
  4.并非每天的答疑时间都有200人次的学生来答疑。当答疑学生很多时,每位老师尽职尽责,当答疑学生很少时,同组的答疑教师又可探讨和交流教学方法。此外,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制订了集体答疑制度的细则和规范,对于不能很好地完成集体答疑制度的教师,将与年终考核、评职、晋级和岗位津贴等级挂钩。
  
  三、效果分析及同步改革方案
  
  集体答疑制度实施4年以来,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前提下,也得到了同行专家及学校教学职能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学校教学督导与评价中心是这样描述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效果的:高等数学课程组成员长期工作在高等数学公共课程教学的第一线,他们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承担着学校扩招后规模急剧扩张所带来的巨大教学压力,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很多试验和尝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教学效果受到师生好评。尤其是“集体备课”和“集体答疑”制度的实施,为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最佳的学习效果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集体答疑制度的实施真正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