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雁荡迷情北斗侠

作者:李启光




  
  紫霞峰在雁荡山最北端,山高势险,过了此峰也就出了雁荡山地界。
  紫霞峰顶有一所霞来观,原本不见经传,早已荒芜被人遗忘了。
  傍晚时分,樊梦斗带着众人攀上霞来观。焦善命家丁清理道观,埋锅造饭。饭毕,已近酉时,樊梦斗环顾众人,开言道:“列位,昨夜接到家父书信,信中说,平湖百毒门、潮州铁扇门、临海玄武门这三个门派在江湖上突然消失,请我们留意。众所周知,百毒门、铁扇门、玄武门乃邪门左道,他们如若被神秘人物掌控,这三五百帮众定然会在江湖掀起轩然大波,如若不能从速平息,江湖恐再无宁日。依我所见,目前,神秘人物是要得到佛宝,因此,得知我们在紫霞峰,他们必会倾全力来抢夺佛宝。我们的任务就是死死地把其吸在紫霞峰,不使他们跨出雁荡山一步,并伺机将他们一网打尽,免得贻害江湖!”
  听樊梦斗说完,焦善、石松、石柏、郑方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异常。
  一连两天,紫霞峰上风烟未起,且无半点消息传来,樊梦斗心中忖道:难道事情有变?焦急间,却见焦善分派出的各路探哨先后来报,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有多路人马向紫霞峰开来,总计应在四五百人之多。看来百毒门、铁扇门、玄武门已倾巢出动,按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大约在午夜,他们就可对紫霞峰形成合围之势。樊梦斗心中大喜,终于引得鱼儿上钩了,于是命家丁:“再探!”
  这正是:初战告捷却枉然,方知强敌非等闲。请君入瓮再张网,卧甲枕弓待敌顽。
  
  道高一尺
  岂料知魔高一丈
  
  与此同时,明赞大师率各路高僧、道长正抄近路急行,天黑之前,他们与在伏牛岭等候的樊昊夫妇和雨崖山樵会合。
  众人见面,明赞等人发现雨崖山樵脸色泛青,气喘吁吁,一问方知受了内伤。
  原来,雨崖山樵和樊昊夫妇离开芜湖散人仙庄不久,即遭遇一人劫杀。
  当时三人正行之间,见一人当道而立,三人停下脚步。雨崖山樵和樊昊端详此人,不禁惊愕:翁泰宗!转而一想:不可能。虽说当年翁泰宗驻颜有术,古稀之年,看上去仍是壮年,可又过了十八年,难道他竟无丝毫变化!再者,翁泰宗当年死在阴山,这是亲眼所见,人死再无重生的道理!
  雨崖山樵一时想到自己在雁荡山见到的那个神秘人物,对,绝对不会错,就是此人!
  雨崖山樵曾与此人两次交手,他觉得自己与此人的功力当在伯仲之间。既然他在此现身,合自己和弹指神鹄之力擒拿此人当有胜算。雨崖山樵暗喜:来得正好,这倒省却了不少麻烦!他向弹指神鹄使了个眼色,弹指神鹄会意,于是,二人同时袭向神秘人物。
  可当真的一交手,雨崖山樵便知自己错了,他和樊昊的功力与神秘人物相比岂是半斤八两,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此人的功夫高不可测,且诡异难觅其宗。
  这人的一双手有如天罗地网,紧紧罩住雨崖山樵和弹指神鹄,二人手忙脚乱,勉强支撑了三五十个回合。眼见这人一掌击到雨崖山樵胸口,雨崖山樵飞出丈余,摔倒在地,这人疾如闪电,跃至跟前,举掌向雨崖山樵天灵盖拍下。此刻,弹指神鹄根本无力相助,他叹口气,紧紧闭住了双眼。
  说时迟,那时快,突然,林中跃出一人,单掌抵住了神秘人物这一掌,只听砰然一声,二人同时被震退至两丈开外。
  那神秘人物略一犹豫,随即纵声狂笑,然后身子一跃,消失得没了踪影。弹指神鹄再看相助之人,原来是一中年女子。只见这女子,纤纤细手,款款嫩腰,美若天仙。那女子瞥了眼倒在地上的雨崖山樵,袖口轻拂,香裙微摆,飘然而去。弹指神鹄猛地想起:“绛珠仙子!”
  明赞、定慧、大智三位大师一听,唏嘘不已,雨崖山樵却避开众人目光,连道“惭愧,惭愧!”
  这边紫霞峰上,樊梦斗早已做好充分准备,备置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可来犯之敌却只是将紫霞峰团团围住,并不攻打。
  山上山下一直对峙着。
  第二天午后,仍不见山下有任何动静,过了申时,雁荡山各寺院、道观的高僧、道长相继赶到,在紫霞峰下与敌相遇,山底下先展开了一场混战。
  樊梦斗在山上看到敌我双方缠斗在一起,他不敢贸然放下滚木礌石,只得命家丁护守山头,带上石家兄弟和焦善、郑方冲下山去。
  樊梦斗等人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与高僧、道长相见,却不见父母和雨崖山樵及明赞大师等人,他心中更觉疑惑,难道出了什么差错?樊梦斗放心不下,即刻命焦善去伏牛岭方向迎候家父。
  从普明寺设坛,到伏牛岭及至紫霞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使神秘人物现身,将其铲除,以绝后患。但神秘人物直至现在,却好似置身事外。就目前形势看,敌我双方在此厮杀,实则毫无益处,只会消损自己的实力,倒不如先将敌围住,静观其变。樊梦斗向大家一说,众高僧、道长均觉有理,于是草草收兵。
  回到霞来观,樊梦斗正为父母担心,却见郑方领着一人进来。来人躬身施礼后,双手奉上一个锦囊,道:“尊者令,明日正午,尊者要与樊少侠在紫霞峰顶决一雌雄!”
  樊梦斗听完,精神为之一振,伸手接过锦囊。他打开锦囊,取出一把扇子,心中猛然一惊。樊梦斗慌忙展开扇子,借着灯光细看,正是他与江云英的定情之物——帛绢白折扇!
  自从樊少侠与江云英在雁荡分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她。此时,见到白折扇,可见云英已被神秘人物劫持,这忽如而来的惊吓,令他差点当场昏倒。
  石家兄弟和郑方忙上前将他搀住,他强自镇定下来,对着垂首等候回音的信使,凛然道:“请回禀你们的尊者,明日正午,我在此恭候大驾!”
  这正是:人只道英雄气短,更谁说儿女情长。命中多舛寻常事,笑看东西南北风。
  
  迷情几许
  是非恩怨话短长
  
  江云英时时有母亲护佑,怎么会被人劫持了呢?皆因绛珠仙子见雨崖山樵性命不保,不得不出手相救,所以给了敌人以可乘之机。
  绛珠仙子带女儿重出江湖,起因则源于十八年前。当年,得知幽冥教主翁泰宗与天下为敌,杀伐无度,且无人可以降伏后,绛珠仙子的母亲将唯一可以克制翁泰宗的龙虎拨云掌传授给了女儿,并命其速往阴山,助各路英雄铲除翁泰宗及十大弟子。
  绛珠仙子的母亲对翁泰宗知之甚深,因为他们本是夫妻。
  大明开国之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大军征讨西南,当时,江氏和翁泰宗皆是征讨军中五虎上将。当平定大理,班师回朝时,江氏认为天下一统,无须再四处征战,生出归隐山林之心。在明教,翁泰宗和江氏是尽人皆知的一对金童玉女,他们相互间更是倾心爱慕已久,于是,翁泰宗便跟着江氏隐居在了苗山。
  起初,有娇妻相伴,翁泰宗对清心寡欲的隐居生活尚可忍受,时间长了,他心生悔意。这时,翁泰宗的孪生兄弟翁耀祖寻到苗山,劝兄嫂回朝做官,江氏是坚决不应承。事情也巧,江氏几天后临产,翁泰宗在弟弟的唆使下,抛妻弃子,借机离开了苗山。
  翁泰宗心高气傲,怕遭人耻笑,便没有回京,而是带着弟弟去了阴山,他要惟我独尊,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十八年前,绛珠仙子独闯阴山,在三天三夜的恶战中,她杀了翁泰宗的十大弟子。当她与翁泰宗兄弟决战时,她看到,这对孪生兄弟,一个左眼睑有颗红痣,一个右眼睑有颗红痣。她隐隐想起,曾听母亲说过,自己的父亲也是孪生,他的左眼睑有颗红痣,而叔叔的红痣在右眼睑。世上怎会有如此凑巧之事?莫非,眼前这一对恶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和叔叔?绛珠仙子当时的心情相当复杂,她知道母亲能让自己杀死自己的父亲、叔叔,说明他们定是该杀之人!但说到底,她还是不忍心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也就是绛珠仙子这一念之仁,她杀死翁耀祖后,放了翁泰宗一条生路。当时江湖中只知翁泰宗,不知有翁耀祖,所以,众英雄见到翁耀祖的尸体,只当是翁泰宗已被铲除。当然,翁泰宗也弄不懂这位女侠为何不杀自己,因为他不会想到,这位女侠就是被自己抛弃的女儿。但翁泰宗天性狂妄,从不思悔改,脱身前扔下一句:“十八年后,定重出江湖!”就是这句话,成了绛珠仙子重现江湖的缘由。
  

[1] [2] [3] [4] [5]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