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营造与优化语文学习环境的教学体会与总结
作者:吴哲生
一、首先要营造一个自然、轻松、愉悦、和谐的语文学习心理环境
燕国材教授曾说:“建立良好教育气氛或优化学生心理环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由于我们对语文学习心理环境的长期漠视,我们语文学习的心理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原本是最丰富、最精彩、最有趣的语文却成了学生最讨厌、最头疼、最厌倦的一门学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高度重视语文学习心理环境的研究、构建和优化。特别是语文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的构建和优化。
1.消除学生对语文教材文本的神秘感、距离感、敬畏感。一篇文章一旦被铅印成语文教材,学生对它就会无形中产生敬畏感,在阅读过程中心理就容易紧张、不自然、有负担,阅读的速度与效率与平时看课外书大相径庭。因此,在《祝福》的教学中,我首先从网上下载和复印《祝福》当年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原始资料,以消除学生阅读文本时产生的不正常心理。
2.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内需力,良好的动机对于学习的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动机的形成关键在于内在的需要,要激发动机关键在激发相应的需要。语文课本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需要语文。这本是非常好地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的,但我们的语文教师平时只是为教语文而教语文或为考试而教语文,课堂上学的大都是些死的知识或应试方法,学生很少能感受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语文学习的动机无从谈起。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首先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例如,在《祝福》的教学中,我就特别介绍了它在鲁迅小说集、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在说明文《我们的学校》的写作教学中特别强调了说明文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做法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提高效果明显;其次,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真实教学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语文知识、技能非常自然地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说明文《我们的学校》写作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当父母的导游,介绍自己的学校,然后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亲戚、同学、朋友,以书面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学校,并且必须寄出去;在《欣赏短信,学习写作》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到的短信写作技巧,在父亲节的郡天给父亲写一条祝福性的短信,并用手机发送给父亲。
3.讲究教学艺术,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过分程式化、模式化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痛疾,语文课总是走不出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分析、分段、归纳段意、归纳中心、写作特色分析事的窠臼,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我在《祝福》的教学中就尝试改变这种情况,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安排了两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侦察祥林嫂死亡原因,审判“犯罪嫌疑人”及课本剧的自编自演。这两个活动将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非常圆满。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自由的语文学习心理环境。实践证明,语言的交流与表达特别需要一个安全、宽松、自由的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师道尊严”的传统角色,以真诚的态度,以平等的姿势对待学生,给学生以舒展性灵,畅所欲言,我口表我心,我口表我意的自由,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有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例如,在《祝福》的教学中,我以普通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的审判“犯罪嫌疑人”的活动以及课本剧的表演活动,老师的参与大大缓解了学生活动的紧张感,学生在活动中更能大胆地实践和训练。
5.强化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以鼓励为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鼓励性评价无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要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成绩还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可取之处,教师也要大张旗鼓地赞扬。学生全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会尽力地学好这门功课。例如在说明文《我们的学校》的作文评改中,我改变了过去那种批评式的评改方法,而以激励和表扬为主,对写得好的作文公开在课堂上朗读,或在教室的学习团地中张贴,或推荐到校刊上发表等等。
二、其次要创造各种语文技能训练和实践的平台,营造一个工具性的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教育的意识形态化以及泛人文化背离了基础语文教育的性质和初衷,在这种环境中,语文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被淡化和忽略,语文成了政治课、文学课、艺术欣赏课,学生的语文能力每况愈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各种语文技能训练和实践的平台,努力营造和重塑一个工具性的、实践性的语文学习环境。
1.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课,全面打造语文技能训练与实践的广阔平台。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发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更能为学生课堂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供训练、实践的平台,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语文活动课,比如:游艺式、竞赛式、表演式。
2.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创设各种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被动写”为“主动写”,“要我说”为“我要说”。语文教学天然就要和生活密切联系,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动力。因为语文本身就一种生活的工具,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真实的语文环境,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了实践和训练的机会,同时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给予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形成一个“学-练-用”的良性循环。例如,我在说明文《我们的学校》的写作教学中,创设了导游和写信的真实写作情境;在“欣赏短信,学习写作”的教学中,创设了在父亲节给父亲发短信的真实情境。这些做法都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三、再次要创造一个全方位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环境
我们的学生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因此,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过去我们不重视语文学习的信息和资源环境的构建,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拘囿于小小的课堂和单调的教材,学生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