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2期
袁庚谈蛇口的十年辉煌
作者:佚名
开招聘人才;取消内地原有的工资和行政级别;打破大锅饭、铁饭碗;搬掉领导干部的铁交椅;住房商品化;等等。搞这些改革并不是因为我们工业区的同志特别高明,特别有远见,有魄力;说穿了,这些改革也是由我们的资金来源方式和我们的经济地位逼出来的。因为不改革,依然端着“铁饭碗”吃“大锅饭”,就没有高效率,也就还不起债务,工业区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也就很难生存下去。那时,几万人赖以安身立命之本,谁来接收?这岂不是“拆烂污”啦!
例如我们一开始搞工程的钱是从香港银行里借来的,每分钟都要计算利息,我们怎么能采用内地那种行政系统指定施工队,由他们去磨洋工、拖工期的办法呢?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采用招标办法的改革。
又如我们的管理机构,没有采用上下对口的办法搞一大批局和处级单位。市里给了我们人员编制,要进人随时都可以,但我们算了一笔账:每进一个人,工业区就要多投入2万元的资金,按香港的标准,这笔钱的利息每月高达200多元,加上给他的工资、福利费,一个人一个月就是500多元,这比内地雇一个工人的钱贵多了。因为内地的职工是国家统包的,而蛇口职工全部福利是由一个企业来承受的,这就迫使我们严格控制管理机构的规模和工业区人口的增长。
再如我们的住宅也是贷款盖的,一套房子80平方米,不算小区开发建设费也得要2万元,这笔钱月利也要200多元,如果我们也实行内地那种低房租政策,一个月10元、8元钱房租,连付房子维修费都不够,更不用说还本付息了。为此我们逐步提高住房租金,鼓励干部工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住房需求,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房屋,以求达到住房建设收支平衡。同时所有企业的住房都由房地产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实现彻底的住房商品化。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非常优越,而我们的各种体制却非常落后,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形成了许多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84年我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就讲,现行的体制,实际上是愚蠢的人剥削了聪明的人;懒惰的人剥削了勤劳的人;没有知识的人剥削了有知识的人。蛇口的改革,固然是出于经济上精打细算的考虑,同时也是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让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比如在用工方面,一律实行合同制,允许企业有选择权、录用权、试用权和辞退权;公司一级的经理人员采用聘请制,明文规定被聘人员的职责;干部两年改选一次,不称职者、渎职者,立即更换。分配制度方面,彻底打破工资级别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的习惯作法;采用浮动工资、计件工资、提成工资等多种办法,改变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技术高低一个样,一线二线一个样的状况,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套激励机制。这些改革举措,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蛇口成为一个进取的,充满活力的城市。
民主政治的试验
改革,是一项很复杂的社会工程。要改革起来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但是有一条,光有经济的改革是不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步进行。如果没有政治的现代化,只有经济的发展,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比如官僚主义的问题、腐败的问题。
要解决官僚主义和腐败的问题,就必须厉行民主法制,使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大量事实表明,委人以重任又不加以监督是非常危险的。所谓“习俗移人,贤者难免”。干部进人领导岗位之后,也就进入了大大小小的“权力圈子”,就有人自动送礼上门,如果不能自律,就会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而且委任下来的干部是不大怕群众的,只怕顶头上司,怕上司不喜欢,就当不成官,于是就欺上瞒下,甚或形成人身依附关系,公私不分。所以我们认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让群众监督干部,群众有权选举和罢免干部,是至关重要的。1983年春,胡耀邦总书记视察蛇口,取得他的同意,我们在蛇口工业区试行直接无记名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的办法,通过了工业区选举法(草案)。管理委员会两年一届。此外,选民每年对管理委员会投一次信任票,有过半数不信任票者下台。管理委员会经常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企业行政经济情况和措施,接受干部群众的质询。
我们主张政治有透明度,主张人民有知情权,有意识地要在蛇口这个地方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所以我们鼓励群众团体、专业团体和学术团体议政,不审查报纸稿件,让大家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指名道姓批评领导干部。半个世纪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要免于恐惧的心理,我们也想致力于办好这件事,就是使所有的同志首先在政治上免除发表意见的恐惧心理,只要不是号召推翻共产党政权,不是人身攻击,造谣惑众的,一律不许有任何打击报复、穿小鞋,不允许在蛇口发生以言论治罪的事情。我自己坐过牢、挨过整,我的家人不知为我受了多少苦。因此我知道,政治上对一个人的迫害比什么东西都惨。当你坐牢的时候,当你反反复复无休止地被折磨的时候,你会搞不清谁对谁错,会被逼疯的。
我们还竭力提倡各种新观念:时间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平等观念、职业道德观念,等等。
我相信,要移植、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并不困难,难的是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来适应这种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进步的人、进步的社会,是任何国家民族经济起飞的大前提,没有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经济的繁荣最终也是靠不住的。就像光有瓦特的蒸汽机不能把西方世界带人现代,还必须有启蒙运动和政治改良。整个中国现在仍然需要启蒙运动。
当然,蛇口的民主试验不是没有阻力和困难的。按理,把人民本来就有的权力还诸于民,该是情理之常,但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大民主”的折腾,现在有人把“闹事”和民主画上了等号,这真是时代的悲剧。是的,社会主义民主要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中,我们觉得蛇口工业区有适宜的土壤,因为蛇口是个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经济尚算发达,人民受教育程度也较高,民主观念和意识较强,生活比较安定,而行政效率也较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民主试验之后,蛇口的社会道德风尚、人的思想境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进步。至今许多蛇口人还怀有一种“蛇口情结”,因为蛇口曾是一个没有贪污,没有腐败,很干净的地方。至少到我离任的时候止,这里没有发生过携款外逃的事件,也没有发生过恶性刑事案件。这里没有文盲,没有贩毒,没有人在码头上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换外币。这里有第一流的医院、学校,第一流的师资。人们在这里感觉受到尊重,感觉应该而且能够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才能。这里造就磨炼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成为工业区最:宝贵的资本。
蛇口的经济一直活跃而有序,没有大起大落、冷热交替的循环,十多年保持着20—30%的年递增速度。业务范围遍及工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