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公告的发表
作者:黄 华
辛格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使他成为尼克松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军师和特使。
基辛格对中国的访问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中美最高层已有重大的信息交流,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对这次访问还不是很有信心,把它当做一次必需的冒险来进行,于是以“波罗行动”为代号,像700年前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那样冒一次险。6月30日,白宫发言人齐格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派基辛格博士前往南越、泰国、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为期十天的访问。7月1日,基辛格启程,两天后到达西贡,同南越总统和美国大使晤谈,众多记者紧盯着基辛格的一举一动,《纽约时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了他的活动。第二天基辛格到了曼谷,记者不多,渲染也少些。6日基辛格抵新德里,反战示威者迫使他从边门溜出飞机场。8日基辛格抵巴基斯坦新首都伊斯兰堡,只有3个记者跟着,他很高兴。按既定日程,他需要在巴基斯坦停留四十八小时。他先去总统府拜会叶海亚·汗总统,在美国大使馆同大使共进午餐,然后出席叶海亚·汗总统特意为他举行的便宴。在宴会达到高潮时,基辛格突然手捧腹部,连叫难受。南亚地区那时流行德里痢疾,基辛格突然肚子疼是不会令人奇怪的。叶海亚·汗总统大声说,伊斯兰堡天气太热,会影响基辛格恢复健康,要他到伊斯兰堡北边群山中叶海亚·汗的别墅去休养。基辛格正在迟疑不决,叶海亚·汗总统坚决而恳切地说,在一个穆斯林国家,要依主人而不是客人的意志作决定。基辛格手下的一位特工,马上派他的一个同事到那里去打前站,了解情况。宴会结束,基辛格正在宾馆休息,打前站的特工打电话回来说,那里的别墅不宜于居住。基辛格只好请巴方把那位倒霉的特工扣留在山中,因为这只是一出戏,基辛格并不是要去那里,而是要去中国。
第二天,7月9日伊斯兰堡的凌晨3点半,基辛格在宾馆起床,吃早饭,4时同他的随行人员乘巴基斯坦外交秘书苏尔坦·汗驾驶的军用汽车去机场,他戴上了一顶大檐帽和一副墨镜,以免偶然路过的行人把他认出来。在机场,基辛格一登上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就看到从中国来迎接他的外交部美大司司长章文晋和其他中国官员。没想到的是,也在机场的一位巴基斯坦籍的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认出了基辛格,问巴基斯坦官员基辛格要去哪里。巴基斯坦官员回答是基辛格要去中国。这位记者连忙回到办公室,向伦敦报社发了一条报告这一重要消息的急电,幸好伦敦的值班编辑“枪毙了”这条消息,骂这位记者准是喝醉了,基辛格怎么会去中国?真荒唐!
而在4000公里以外的北京,我们认真地准备基辛格的秘密来访,也已经有些日子了。我在1971年初即已接到中央通知,到加拿大任大使,前站人员已于2月份出发去渥太华。4月初,周总理通知我另有任务,暂推迟赴任时间,并向加方打招呼,取得谅解。5月下旬,在周总理主持下,中央政治局研究了中美会谈的方针。会后,周总理就此向毛主席写了报告,得到毛主席的批准。中央并决定为此项任务成立由周恩来、叶剑英和我组成的中央外事小组。有一天晚上,周总理带我去向毛主席汇报,在说到基辛格将在巴基斯坦山区失踪时。毛主席说:“黄华同志,你也失踪嘛!”这样,我这个已被北欧四国驻华大使设宴饯行的人就把自己关在钓鱼台国宾馆4号楼里一个多月,潜心为基辛格访华做准备。钓鱼台国宾馆有大大小小十八幢花园洋楼。为接待基辛格博士一行,叶帅本想为贵宾选一幢大一点的楼,但是大的楼和中等的楼都让中央文革小组的人和陈永贵、吴桂贤占用了,只剩下4号和5号两幢小楼。5号楼作为客房,4号楼由工作班子使用。为此,叶帅很是生气。
当时,周总理为谈判成立了专门的班子:叶帅、我、章文晋、周总理特别助理熊向晖、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以及英文翻译冀朝铸、唐闻生等。这个班子仔细分析了国际形势和美国情况,反复讨论了会谈方案,对尼克松、基辛格的政治观点、个人历史、个性和特点都作了研究。周总理经常亲自主持讨论,他也看了尼克松的著作《六次危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刚发表的演说和尼克松喜欢的电影《巴顿将军》,读了基辛格的主要著作。外交部根据不卑不亢、以礼相待的精神,上报了接待基辛格来访的具体方案,并与有关单位配合做好一切安排。 巴基斯坦叶海亚·汗总统对基辛格秘密访华事宜十分重视,对各个环节包括航行做了充分准备。7月6日中午,试航的巴基斯坦波音飞机抵达北京南苑军用机场,章文晋、熊向晖和王海容等人去机场迎接。8日清晨,巴基斯坦专机返航,章文晋、王海容、唐闻生和礼宾司接待处处长唐龙彬随机去巴基斯坦迎接基辛格一行。7月9日北京时间正午12时,基辛格等六人在章文晋一行的陪同下乘巴基斯坦专机抵达南苑军用机场,叶帅、我、熊向晖和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韩叙到机场迎接。基辛格一行下榻于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
1971年7月,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北京市内处处挂着革命和反帝标语。为了使基辛格的秘密访问不至泄露,经请示毛主席,决定一切标语保持原样。在从机场到钓鱼台的道路两边不时出现大幅标语,如打倒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由我陪车的美国负责东南亚事务的高级官员霍尔德里奇问我,路边标语写的是什么内容,我如实给他翻译,他感到很不自在。直到见到周总理,他的紧张感才得以消失。周总理与基辛格的六次会谈
从7月9日下午至11日下午1时基辛格离开北京,周总理同他进行了六次会谈,地点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或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我方参加人员有:周总理、叶帅、我、章文晋、熊向晖和王海容。美方参加人员是:基辛格、霍尔德里奇、斯迈塞(负责印支事务的官员)和洛德(基辛格特别助理)。在场的还有中方的翻译、记录员。周总理按照中国尊重客人的习惯请基辛格先谈,基辛格便从公文包里拿出足有七厘米厚的文件夹,读起他同尼克松一起起草的一篇很长的讲稿。我们都耐心地听着。基辛格读完后,周总理说:交谈嘛,何必照着稿子念呢?基辛格说:我在哈佛教了那么多年书,还从未用过讲稿,最多拟个提纲。可这次不同,对周恩来总理我念稿子都跟不上,不念稿子就更跟不上了。基辛格的幽默把大家都逗笑了,会谈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
基辛格一开头就说,尼克松总统仔细阅读了美国《生活》杂志刊载的毛主席与斯诺的谈话。尼克松总统有一个信念,强大的发展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的任何根本利益都不构成威胁。在没有同你们讨论和没有考虑你们意见的情况下,美国不会采取涉及你们利益的任何重大步骤。周总理表示,欢迎尼克松总统来中国。中美两国人民是愿意友好的,邀请你们的乒乓球队访华就是证明。周总理着重谈了台湾问题,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书承认,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美国不干涉中国的内政。朝鲜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