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公告的发表

作者:黄 华

美国把台湾包围起来,宣布台湾地位未定。这是关键。我们主张,美国的一切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应当限期从台湾撤走。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是非法的,我们不予承认。
  周总理说,尼克松总统给我们的口信是“要走向同中国和好”,这就应当使中美关系正常化,包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归还了中国。基辛格说,美国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也不支持台独。如果没有朝鲜战争,台湾也许早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目前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力量,有三分之二与印支战争有关,美国已决定尽快结束印支战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撤出三分之二驻台美军,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再撤出其他部分。关于台湾的政治前途,美国保证不主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鼓励、不支持台独运动,不再重复“台湾地位未定论”。关于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政治问题,预计在尼克松政府下届任期的前半段可以解决。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问题,基辛格表示将放弃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票的重要问题提案,同意以简单多数票接纳中国,并同意中国取得安理会席位,但驱逐台湾问题美国仍坚持需经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周总理发言反对此议,表示对进联合国的问题中国并不急,问题是美国将陷于矛盾和困难之中。
  之后,基辛格提出,希望中方出于仁慈,提前释放仍在中国服刑的几名美国犯人。那时在中国服刑的美国犯人,既有朝鲜战争期间侵入我领空进行间谍活动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唐尼和费克图,也有在越南战争期间侵入我领空的美军飞行员史密斯和费林。周总理表示,根据中国的法律,表现好的罪犯可以缩短刑期。越南战争尚未结束,与此战争有关的美国犯人无从考虑他们的释放。事后,中国政府于1971年释放了费克图,1973年释放了唐尼。等到美越停战协定签署和生效.中国政府与越南政府释放美俘采取同步行动,把史密斯和费林押解出境交给美方。
  在6次会谈中,周总理和基辛格多次谈了总的国际形势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基辛格表示,在二战中欧洲损失惨重,日本彻底失败,因而欧洲和亚洲都出现了真空,美国被迫卷入世界各个地区,给自己造成了预料不到的困难。美国要调整对外政策,今后对外承担义务要有条件,一些国家受苏联威胁而不能抵御时美国才进行干预。周总理说,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局部战争从未停过。美国到处伸手,苏联急起直追,进行对外扩张,结果都陷入了困境。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使世界局势一直处于紧张和动乱之中。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讲话中说,世界出现了五个力量中心,中国是其中之一,世界要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周总理继续强调说,中国反对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目前中国在经济上比较落后,即使将来强大了,我们也不做超级大国。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准备好对付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来的进攻。在说这段话时,周总理发现,可能由于正在旅途,基辛格还不知道尼克松的这篇在堪萨斯城的演说,便让我们的同志会谈后复制多份,送给基辛格等。基辛格很感谢,也有些尴尬。关于其他的国际问题,周总理着重谈了印支问题,说这个问题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要求美军和一切外国军队尽速撤出印支三国,让印支人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周总理批评美国的方案是拖,走一步,看一步,结果反而增加问题,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关于尼克松应邀访华的公告
  
  除了就上述问题,中美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向,并有所交锋外,双方还讨论和解决了当时需要解决的两个具体问题:一是确定不再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建立新的直达双方最高层的秘密联系渠道——巴黎渠道,中方联系人是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美方联系人是曾任尼克松翻译的驻法武官沃特斯。另一个而且更重要的问题是,商定双方将同时发表尼克松将应邀访华的公告。
  因周总理在7月10日晚上另有重要活动,根据他的指示,我和章文晋先与基辛格就公告谈了一轮。双方都提出了一个稿子。我们的稿子比较简单,说基辛格来中国,同我们进行了会谈,尼克松总统准备来中国访问。美方的稿子渲染基辛格同我们这次的会谈,涉及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基本问题,是以诚挚、建设性的方式进行的;而尼克松的来华访问将有助于重建两国人民的联系,并对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我表示,台湾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其他问题怎么谈得上?关于尼克松的来访,美方的稿子强调是中国邀请。我说这不大符合事实,我们是同意邀请。基辛格也不同意我们稿子,说那样就像是尼克松自己邀请自己访华。双方会谈暂停后,我根据周总理事前的指示,直接去见毛主席向他汇报。当毛主席听我说基辛格认为中方草案的意思是尼克松自己邀请自己访华时,大笑着说,要改,要改!当我们告别毛主席走出他的书房时,我回头看了看毛主席,只见他仍坐在沙发椅上,躬身向前,两臂抱膝,双手几乎着地。我问王海容,主席这是什么意思。王海容说,主席在向你们行大礼呢。我赶快说,不敢当,请主席保重。 7月11日上午,在周总理提示下,我们对我方草稿略加修改,再与基辛格会谈时,即刻取得了一致,双方皆大欢喜。最后商定的公告全文是: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至十一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
  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一九七二年五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获悉(KnoWing 0f)两字是周总理的杰作,避开了谁主动提出访华的问题,这使美方尤其感到适当和体面,基辛格因而在尼克松总统“接受了这一邀请”之前加上了“愉快地”这一副词,投桃报李。公告不把尼克松的访华说成是将对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而是点明要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不只是像美方初稿所说的重建两国人民的联系。基辛格在同周总理的会谈中主动谈到美国将逐步从台湾撤军,却不愿谈中美关系正常化,把它推到尼克松的下一总统任期。美方的公告稿是与此一致的。关于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时间,因听说尼克松要访苏,周总理曾在与基辛格的会谈中问过,是否定在1972年5月1日以后。基辛格表示,最好在3月或4月,而且是先来中国。当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公告的最后定稿谈到尼克松5月以前来中国时,毛主席说,公告一发表,就会引起世界震动,尼克松可能等不到5月就要来。此后的事实果然是如此。
  中美关于尼克松访华的公告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宣布。公告在中国国内和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周总理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中美会谈后各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并对此作出部署。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干部和群众抱有浓厚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