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为了美的追求(二)
作者:胡贻志
1977年9月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之前,约有半年的时间,他常在书房里读书。
从来不做读书笔记,也不做眉批
叔叔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不打扑克牌、麻将,也不跳舞、钓鱼,粗茶淡饭,更无美食的嗜好,除了散步,去玉泉山、植物园走走,他过着极简单的生活,把空闲的时间差不多全用在了读书上。
他读书非常勤奋,一般人心情不好时往往读不进书去,他却不然。按说这段时间他的心情很糟,但是他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专心读书。我常看到他或站在书柜前,或伏在办公桌上读书。
家中每月都要进一批新书,一年积累起来,至少也得有几百本,我觉得他没有时间看这些书。有一次谈到西方某一经济学派时,他从书柜中取出这个学派的代表作,将新购进的这本著作的内容分析得十分精辟。一本本厚厚的长篇小说,作者想乔木同志哪里会看这么长的东西,可是在该书出版不长的时间,作者就接到了乔木同志的电话谈起这本新作。一篇散文发表在报上一角,这篇小小的文章,作者没有想到会引起乔木同志的注意,可是不久乔木同志来电话,与作者讨论这篇散文并探讨中国散文发展的问题。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我很纳闷,不知他在什么时间看的这些书。我分析,叔叔善于“挤”时间看书,还有书看得很快,能过目不忘,很快就了解了书的内容。
叔叔对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教育、新闻出版、中共党史、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出现的新事物和新动态都很注意了解和研究,他常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虽然他的知识非常广博,古文好,外文也好,历史学、人文科学、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基础,我们说的他都知道,知道得比我们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但是他仍然抓紧新的知识学习。“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他还在童年时就背诵得烂熟。
我的爷爷是前清末届秀才,民国元年加入了国民党,当选国会议员,家中的书房,名为“鞍湖书屋”,藏书甚多。这些书是爷爷在北京当议员时,从琉璃厂的书店,那时叫王家花园,一本本选购积攒起来的。叔叔从十来岁开始,直到去扬州中学读书前,常常坐在书屋或者躲在粮库里读书。抓紧时间读书成了他一生的志趣。
爷爷喜爱诗文,晚年将他早期诗集《寓穗集》和后来写的诗文合编成《鞍湖诗文集》。其中有一首描写爷爷、奶奶同游玄武湖的七律古诗,名日《腊八日偕内子游鸡鸣寺望玄武湖》,诗云:“雪初霁,云开湖,琼林玉树倏有无。远渚犹见枯荷立,高阁不闻寒鸟呼。老来寻山挚妻孥,万方多难聊自娱。”在内忧外侮之时,爷爷牵着奶奶的衣袖,扶杖爬山,登高远眺,湖光山色,目不暇给,“天伦之乐,聊足自慰”,两位老人暂且从夫妻亲情中寻找到了一点安慰。
爷爷少年时生活清苦,刻苦读书,立志革新,信仰三民主义。他竭忠而行,抱义而处,在当议员期间,反袁护法,抗段拒贿,紧随中山先生,参加讨逆运动。
回忆爷爷的身世,在爷爷的身上,我看到了叔叔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的影子。
叔叔不仅读书快,而且对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精辟的见解。他的思路特别清晰,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乱麻似的一大堆内容,经他思考后,会归纳梳理得清清楚楚,并通过文字和语言能力,把他形成的重要思想用恰当的言辞非常准确地表达出来。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他可以提炼加工成千把字,听了这千把字,你会感到耳目一新,把你引入到新的境界,让你学到了自己“读几十万字书”而没有学到的知识。有时,一篇文章,他像挑线头一样,能引申出许多富有文采、讲究逻辑、很有意思的哲理出来。叔叔把书给读“活”了。听他讲书是一种享受,他太忙了,又不爱表露,能听到他讲书,真是难得的幸事。
叔叔读书从来不做读书笔记,也不做眉批,除了勘误之外,在他读过的书上找不到任何的记录。他甚至可以同时看四五本书,对书中某一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都不在书上做任何的记录。他把读书的内容和心得全部记在脑子里。
叔叔非常关心培养晚辈读书的爱好,曾送给我儿子一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郑重地题了一句话: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为大平题 胡乔木
1991年10月2日
这件事一直珍藏在我和大平的心中。
他非常爱惜书,看书时不折、不叠、不卷,也不用书签,看到哪一页,哪个地方重要,全靠自己的记忆很快地查找到。只要见到破损了的书,他就会很不满意,总是要求尽快修补好。
“我为政治服务,就是要为人民服务”
叔叔再次复出以后,在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又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他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负责思想理论战线的工作。
在此期间,叔叔又成为党内的第一枝笔,忙着起草中央决议和重要文献,写讲话稿,写评论。下面将叔叔从1977年9月至1980年做的重要工作(不是工作的全部)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以说明叔叔是多么的忙碌。
1977年9月,叔叔参与和修改了陈云同志在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时发表的《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一文。
1977年12月至1978年5月,按小平同志的要求,叔叔主持起草了《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的理论文章。
1978年2月,按小平同志的要求,叔叔和邓力群修改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稿和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1978年5月,叔叔为小平同志起草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闭幕大会上的讲话。
1978年10月,叔叔按照小平同志的要求起草了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同月,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文章。
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小平同志的著名讲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写作班子根据小平同志讲的四点要求写出初稿,再经叔叔两次修改而成的。
同时,受中央的委托,叔叔主持起草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979年1月3日,叔叔在中宣部会议上,作了《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提法问题》的重要的讲话。
在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和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召开期间,叔叔受小平同志的委托起草了闭幕大会的讲话《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0年1月,党中央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工作由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叔叔具体负责。
《历史决议》写了一年零三个月。在此期间,叔叔再次受到严重失眠症的折磨,当《历史决议》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后,叔叔就住进了305医院。
叔叔仍像在毛主席领导的年代一样夜以继日地忙碌。有所不同的是,叔叔现在参加了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决策。但为中央起草重要文件依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