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下一个是谁
作者:周淑兰 宋忠明
黎明剑厉声说:“我要的是调查结果,不是你的推测。”
小刘扮了个鬼脸,踢踢踏踏地出了门。
3
刘金枝的血样瓶像一个魔瓶一样,令舒白玫百思不得其解。一上班她就坐在电脑前调出这个案子的资料,想从中找出一点线索来,却发现自己的电子邮箱里有一封地址奇怪的邮件。她点开一看,不由大吃一惊。这是一封恫吓信,劝她退出专案组,停止对碎尸案的调查,否则将有不测发生。
看着电脑上闪闪烁烁的文字,舒白玫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她觉得周身发冷,仿佛有一双阴森森的眼睛在文字后面瞄准,向她射出一支支利箭,带着飕飕的风声。她急忙起身赶到黎明剑的办公室,见几个侦查员正在讨论碎尸案。
黎明剑在分析案情时颇有些学者派头,侃侃而谈的姿势很吸引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都会留下两种印迹:物证印迹和心理印迹。从这起碎尸案上,我们应该看到作案者的心理痕迹,属于变态人格犯罪。”
舒白玫心中又是一震。昨天从苏畅和顾道录那里取样回来,黎明剑在漆黑的车里说,有几种职业的人最容易变态,一种是心理医生,往往给别人纠偏头头是道,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他们的心理症结在于看多了听多了患者的病态行为,导致自己也会变态。另一种就是画家。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割耳朵的凡高就是一例。当时舒白玫就反驳他,说刑警总和人渣打交道,接触的都是血腥和暴力,就更容易变态!黎明剑脱口说:“当然啦,法医杀人就更在职业病之列了。”
黎明剑瞄了一眼舒白玫,知道她有事要汇报,开始长话短说地作总结:“变态人格者的犯罪是寻求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缓解心理紧张状态。这种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性,作案时间具有周期性,侵害个体具有一致性。”
小刘插嘴道:“太可怕了。这么说,这个流窜凶手在绿岛连杀两人,还不会罢手——”黎明剑严肃地说:“对。我就是提请大家注意,不知道下一个无辜者会是谁?”
倚在门边的舒白玫走了过来,说她收到了恫吓信。她的话引起一片哗然。
连环丑闻
1
女模特的案子处处节外生枝,真相就纠缠在一场场是非难辨的官司里,让刑警们剪不断理还乱。
“对不起。我知道你很不愿提起和吴倩倩在法庭上刀兵相见的事。不过,为了你自己,也希望你能讲真话。”再次传讯,黎明剑的开场白让王小波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想起法庭上的那一幕,王小波的眼神迷离起来。这个常以聪明人自居的音乐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因在法院里自曝性丑闻又被情人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成为人们的笑柄。
他以为吴倩倩是疯了。如果说他公开了他们的爱情对她是一种侵害,那么,她和他打一场侵权官司,不更是一桩丑闻吗?
在法庭上,吴倩倩的律师说,被告王小波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公开场合宣称和原告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破坏了她的公众形象,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20万元。
王小波听得火冒三丈,当庭拿出了吴倩倩送给他的写满绵绵情话的贺卡。可能是被20万的巨额赔款吓坏了,王小波还到公证处公证了吴倩倩发给他的手机短信,并从电信局调取了吴倩倩和他的通话记录,最终打赢了官司。
吴倩倩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为了保护名誉而进行的诉讼,只不过再次曝光了她的个人隐私。
黎明剑听完王小波的陈述,冷冷地说:“你导演了这场闹剧,说明你对吴倩倩已经没有丝毫的感情,只有刻骨的仇恨。”
他的话还没说完,王小波已经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我可没有杀她,我没有!虽然她这么无情地把我告上法庭,可后来她又找到了我,给了我两万元钱,要求我别再宣扬我和她的事。不过,我也没要这笔 ‘封口费’。”
黎明剑心中一动:“封口费”?就是说她这场官司是打给那个富翁看的。
王小波在法庭上公开了他和吴倩倩的私情之后,吴倩倩一定是受到了富翁的威胁。她只有否认与王小波的关系,到法院去告他毁坏自己名誉。她以为这样她就可以向富翁证明自己的清白了。她万万没有想到,王小波拿出了证据,让她再次无法说清自己。那么,会是远在海口的富翁雇凶杀人吗?
2
这几天,舒白玫的生活不断受到冲击,频频接到神秘的来信,信中装的东西让她心惊肉跳。
那天一上班,传达室的门卫就交给她一个蓝色信封,她接过来看了看,下面没有地址。她三步并作两步登上七楼,进入自己的办公室小心地拆开信,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信封里面装了两张卡片,一张上画了一只人的耳朵,另一张上仅有一只眼睛,她的心脏猛地狂跳起来。联想起碎尸案,她觉得这又是一种恫吓:那个暗藏的凶手是否在警告她,如果再不退出专案组,就要肢解了她?
“从现在开始,我要对你实施二十四小时特别监护!”黎明剑拿着那些卡片,反应十分强烈。
“你是说我是下一个?”尽管心在狂跳,女法医还是浅浅一笑。
“对。你知道吗?这不会是偶然的,也许是凶手对下一个猎物发出的行凶信号——”
舒白玫说:“不会吧?他要想杀人,怎么会给被害人发信号呢?”
“他在向我们挑战,这个混蛋!”黎明剑早就对凶手在110房间留下侮辱性物证的行为恨之入骨了。他的目光望向空中,仿佛那个狡猾的凶手就吊在那里似的。舒白玫心中刮起了一阵凉凉的阴风。这几天,黎明剑下令调查了死者生前通讯联络情况,断定作案人与死者相识。因为刘金枝在死前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息,约她同乡会饭后,到110房间见面,给她介绍工作。看来刘金枝和匿名者的关系非比寻常,才能如约前往。可找到手机卡的主人却得知,他的手机头天被盗了,他急于出差,没来得及去报停,案发当天他在外地还没回来。
小刘兴冲冲地走进来,递给黎明剑一张报纸,说又发现了新的证据。
“干得好!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线索,只要好好利用,我们很快就会找到那个恶魔,出出这口恶气!”黎明剑紧紧抓住那张《绿岛晚报》,把大盖帽往桌子上一摔,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
办案人员再次对抛尸现场附近进行细致勘查,发现了一张已缺损的4月19日的《绿岛晚报》。经对比,缺损部分的内容是金蔷薇桑拿娱乐中心的招聘启事,侦查员十分兴奋,推断凶手很可能是外地人,急于在当地找到工作立足。这一发现让黎明剑十分高兴,再次证明了他关于凶手是外地流窜作案的判断是正确的。“你们立即去金蔷薇桑拿娱乐中心,对到他们那里应聘过的人员进行排查……”
小刘和大周找到了中心的老板,这个肥胖的中年人拿出了应聘登记本。公安人员经过仔细地比对查证,发现一名未被录用的外地人跟解放南路412号店主描述的买旅行袋的人十分相近。从应聘登记表上获悉此人叫陈中实,暂住市区蝴蝶斑崖67号2幢403室。
听到侦查员的汇报,黎明剑立即指令缉捕小组对其住处严密布控。侦查员们旋风一样直扑出租房,在那里架网守候,由一名女侦查员以居委会收水电费为名上门试探,陈中实开门后,侦查人员迅速冲了进去。
然而,审讯的结果却大大出乎公安人员的意料。应聘者和购物者虽然同是陈中实,但据他交代,他是一个外地民工,受雇于一家网上送货中心。至于购买“阿迪达斯”旅行袋的人,在送货中心登记的名字叫耿金波。
侦查员在排除了这个民工的作案嫌疑之后,又把视线转向这个在网上购物的藏头露尾的耿金波。
3
深夜,刑警支队灯火通明,市里限期破案的指令就像紧箍咒一样让侦查员们夜以继日,大家满脸倦容却仍在研究着刘金枝的案情。
“经过化验检测,这瓶血样为B型血,是被害人刘金枝的无疑。”舒白玫把化验结果告诉黎明剑。
黎明剑正为搜查耿金波大费脑筋,随口便说:“这个问题已经毫无意义了,不过是那个变态狂用来嘲弄和激怒我们的伎俩。”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