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木锯善舞 舞出“中国功夫”

作者:央 二



年下半年的一次员工会上,何帮喜公布了一项决定:关闭床垫厂!
  工人们一下惊呆了,这位何总的思路还真是跳跃式的啊!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产品,这么好的生意,为啥不干了?很多老员工当场伤心大哭,会后基层干部找到何总,他们要问个明白,不干床垫了干啥?企业还有出路吗?是的,企业还有出路吗?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呢?
  别人不知道,何帮喜的心里正酝酿着一个更大的计划。他是胸有成竹的,他要带着工人们打造中国的民族工业,他要造中国还不能生产的保龄球。几年前,他受美国人的那口气还没出呢!他怀揣着的梦想还没实现呢!那怎么行!
  会后一个月,何帮喜果断地拿m床垫厂一年多的净盈利4000多万元,投资成立大兴区希玛保龄球制造公司,面向全国招兵买马,他要大干一番事业。
  何帮喜的公司刚动手兴建,北京朝阳区有个韩国人开的公司,他们也正要生产保龄球。听说了何帮喜的情况后,他们主动找到何帮喜,谈联合建厂的意向,当时谈的条件是,韩国人出技术、出设备,何帮喜出资金、出厂房,股份占有率为韩国人51%,何帮喜49%。这样的合作条件他们双方谈了半年之久,最后在品牌问题上,彻底出现了分歧。韩国人坚持用他们的品牌,并强调说他们有的是国际品牌,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何帮喜一听,不干了。影响力?啥影响力?用你们韩国人的品牌去影响世界?那我跟着忙活什么?对不起,想不用我的品牌,那你哪凉快哪呆着去吧!我不奉陪了,要做保龄球就必须用中国自己的品牌,这是何帮喜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铁的决定。
  最终,韩国人走了。走了更好!何帮喜单枪匹马面向全国招募了20多名老工程师、下岗的技术人员,组建了研制小组。何帮喜从英国买了两台旧设备,让工程技术人员装了拆,拆了装,闭门搞起了钻研。
  何帮喜这伙人能把保龄球搞成功吗?这个一般人不敢抢的金娃娃,弄好了,是个钱罐子,搞砸了,就能砸出一个让人喘不上气的无底洞。就连何帮喜的体育用品公司老板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边读边悟:
  做事时逆向思维,谁行?你不行,我也不行、做事出人意料,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正因为咱们都做不到才看着那些成功者做到了!服吧,别不平衡了。
  
  背水一战
  
  何帮喜的保龄球研制工作就在人们的反对声中开始了。参与研制的工程技术人员,以老知识分子为主,他们都有较强的责任感,工作态度积极,谁也不想出任何差错。研制工作开始不久,工作就步入了正常轨道。这时便出现了故事开头的那个画面,有一家美国的保龄球制造厂商来了,他带着人,趾高气扬地要参观这个中国第一家保龄球制造公司。他看到何帮喜的公司只有为数不多的研制人员,制造机械也是普通的机械,不禁露出了嗤之以鼻的表情。临走时,还傲慢地扔下一句:“中国人五年内制造不出保龄球,十年内出不来产品。”
  何帮喜顿时被气得火冒三丈,他们竟敢瞧不起咱中国人?在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受到很大刺激。这一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反过劲来,这个打击也变成了他们决心搞成功保龄球的巨大动力。何帮喜要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让他们看看真正的“中国功夫”。
  这些人一下子团结得紧紧的,拧成了一股绳。他们上下一心,憋足了一股劲,要豁出一切搞成功,粉碎美国人的嘲笑。
  研制继续进行,他们细心地将外国的设备分解,熟悉性能,再去弄懂机械运动的原理,仔细分析各零部件之间的电子器械的控制。他们日以继夜地绘画、制作图纸,很多人星期日都不休息。那些加工零件的工人更是敬业,家里有事也不能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辛辛苦苦六个月,第一套保龄球设备组装成功了。
  看着这套通过自己的手制造出来的完整设备时,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跳起来了。何帮喜站在机器旁边,他虽然没有和大家一起跳,但他的心也是激动不已,他命令科技人员启动设备,科技人员答应着:“好,启动开关合上了。”
  设备却静止不动,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回事?设备按图纸组装的,机器却不能运转,这可让人们始料未及,刚才因高兴咧开的嘴还没来得及合上,瞬间就出现了这么大的落差。人们沸腾的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天啊!开什么玩笑,六个月的心血,六个月的煎熬,六个月的不眠不休的打拼,换来的是一堆不能转动的废铁。
  人们沮丧了,一下子泄气了,这活计怎么这么难干哪!很多工人抱着头,流泪了。
  何帮喜默默地离开了现场,他的心在流泪。他无心再呆在公司,回到了家里,创业的艰辛第一次让他心灰意冷。
  晚上,何帮喜睡不着觉了。床垫厂4000多万元的利润投在了保龄球的研制上。失败了,他怎么向工人们交代,这是他们的血汗钱哪,何帮喜的心中此刻如万马奔腾,乱极了,也困惑极了,下一步怎么办?这是何帮喜急需作出的决策。而下一步怎么办?公司的全体员工也都纷纷在猜测这个问题,他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公司这回够呛!说不定得解体,有人还真的就准备回家了。
  静静的两天,谁也无法预料的两天,无声无息地过去了。第三天下午,公司办公室人员发下通知,晚上全体人员到市中心酒店开庆功大会。什么?人们一听,又炸锅了,研制失败了,开什么庆功会?逗我们玩的吧?有的员工当即表示不去,办公室的人员一听,急了:“不去不行,何总亲自下的通知,财务科的一万五千元都提走了。”
  人们半信半疑地在酒店大厅会合了,他们面无表情地琢磨着有可能是批判会,绝不会是庆功会。过了一会儿,何帮喜在人们的期待中,满面春风地出现了。他面向全体员工,在人们的疑惑中讲了下面的一段话,这也是他反复思考后做下的选择,他说:“我们今天开的不是批判会,也不是产品鉴定会,我们今天是给大家开庆功会。为什么要庆功呢?因为我们的保龄设备从无到有,确实安装出来了。这就是一大进步,这就值得庆祝!下一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设备转起来,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长城都修了,故宫都修了,原子弹也爆炸了,一个保龄球设备,我们就不能让它转起来?我们第一次是失败了。但我们不能丢了中国人的志气,我相信,一年后,我们的产品一定能推向世界,决不能让美国人看我们的笑话。我们目前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听着何总慷慨激昂的讲话,宴会沸腾了,员工们的心激动了。老工程师们摩拳擦掌,纷纷发言,他们万万没想到,何总是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人。有人禁不住高兴,当时就献计献策,提出改进设备的想法。
  这次庆功会后,员工们感到精神振奋,研制人员重新投入攻关,很多工人自发地参加组装,靠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三个月后设备终于运转起来了。
  这次设备运转的艰难程度,让何帮喜尝到了渴望成功的痛苦过程。那段日子里,一个个失败的信息轰得他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晚上实在睡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