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赵红州在其新著《科学能力学引论》中对科技图书的功能作了高度评价。他根据钱三强的主张,认为科技图书情报是“科学研究的翅膀”。他说,“什么地方存在着科学劳动,什么地方也就存在着图书和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的社会价值也就是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以图书情报形式出现的“知识的形态上”的生产力,具有极大的“馈赠性”。“它可以让人们尽情地使用‘牛顿二项式’而不缴专利费;它可以让人们随便地利用‘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而不付任何税收;它可以让德国人利用柏琴的苯胺有机染料的发明,建立起德国的化学工业;它可以让法国人利用巴斯德的细菌消毒发明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去弥补普法战争中数十亿的战争赔款。”
赵红州还认为,图书属于“中介世界”,即介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客观存在。依靠“中介世界”,科学家得以在前人的科学基础上成功地起飞。它是引导人们通向真理的“伟大阶梯”。由于存在这种“中介”,得以形成创造性劳动的“三极管模式”。没有图书,脑力劳动永远是一个简单劳动,“人们永远只配做‘山顶洞人’”。
施忆令摘
补白
施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