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心情下,三联书店很乐意地出版了胡适家乡安徽积溪县政协所编的《胡适研究丛录》(编者颜振吾,3.65元)。卷首王子野序言,对这位乡前贤作了剖析,指出过去“不进行研究分析而进行简单的否定一切的批判”之害。书中最可贵的是大量收录胡适故乡的资料,包括他的故旧的回忆和信札、友朋日记。国外对胡适的研究虽多,但此类原始资料谅不可得。就国内来说,对胡适的研究还正起步,希望今后这类资料整理工作更多地展开。三联书店如果力量允许,愿意多出一些这类史料和研究,来弥补过去工作的缺失。
三联书店前年着手出版《海外学人丛书》,第一本是陈鼓应教授的《悲剧哲学家尼采》。现在出版了第二本:《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林毓生著,5.30元)。林毓生教授执教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所著《中国意识的危机》曾在中国学界引起震动(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林先生治学,以谨严称,提倡“比慢精神”。本书是他近十几年的论文结集。书中所论,大多是十多年前在台湾和海外发生的思想现象,可是奇怪的是,这些问题似乎在今天大陆都有现实意义(例如自由与权威的关系问题,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等等)。彼此的情况自然不同,解决之途也可能各异,但是借鉴海外的经验无疑是重要的。——这是这本书能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
三联书店在两年以前,曾拟议出版一套小丛书,曾经拟议过一个很壮观的名称:《自由论坛》。未几形势变化,丛书随同它的可爱的名称一起夭折,现在只剩下五本单独的小书,一本已出,是为《四种主义在中国》(李洪林著),最近又续出三种:《文化的解说》(金克木著,1.10元),《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汪子嵩著,1.05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李泽厚著,1.15元)。李著是他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一篇论文的抽印,报刊(包括《读书》)曾经多次评价,誉为力作。金、汪两书都是新著。金著用符号学原理解说文化问题,汪著从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谈到“五四”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文革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作了思考和探索。这是几本以现实为背景的深入浅出的理论著作,读起来可能不及现在流行的纪实文学“解渴”,但它促人思考,颇有深度,另有一种况味。三联书店年来追求“高质量低层次”,这仅是迈出的头一步。但从已经上市的《四种主义在中国》看,读者反应是好的:一万册书,几个月里已经基本销完。新华书店订货只有三、五千册,全靠社会自发力量达到这个成绩,说明作者和本书的“号召力”了。
最近出了一本很可一看的传记《诸神复活》,俄国作家梅勒什可夫斯基著,绮纹译,定价9.60元。梅勒什可夫斯基是十月革命前极有名望的俄国作家,倡导神秘主义和斯拉夫传统,后来流亡法国。译者绮纹,也是一位多年从事政治、理论活动的前辈,这是他在旧政权的监狱中完成的译作。这本传记的主人翁是达·芬奇。这本来不是一个新题材,五十年代曾将达·芬奇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很出了一些关于他的介绍。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这部由“白俄分子”写成的小说自然未曾被人提起。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写文艺复兴这一整个时代。从这意义上说,也许更同我们切近一些——我们不是很有人把“五四”、把思想解放……比作中国的“文艺复兴”么?
几个月没在《读书》上介绍三联新书,一则是往往被某些长篇大论挤了篇幅,更因为出版社经济困难,出书不敢求多。上述各书,无一不是亏本的。在近年中国的物价水平和知识分子收入的巨大差额下,即使是理论家李洪林深切动人的宏论,达·芬奇《蒙娜丽莎》美丽迷人的笑容,五四先驱胡适之平易近人的文字,海外学人林毓生谆谆教人的理念,都无法使出版社保住血本。因此,为了出好这些著作,出版社不能不另求别途。
是不是你们想“为娼”了?还不至于。我们的“别途”是出版一些雅俗共赏的图书,力争大量发行。这几个月奋斗的是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中国古籍漫画:《庄子说》(3.05元)、《禅说》(2.90元)、《六祖坛经》(2.40元)。这套风行海外的漫画,在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主持人的帮助之下,首次通过合法途径引入大陆,受到中国读者的极大欢迎。作者已有同类漫画二十五种,将在大陆陆续推出。这套漫画是把中国经典文化普及化的一个尝试,作者必须既有艺术技巧又有文化素养。蔡志忠先生三月份来大陆一周,凡与他有过接触的,无不感到他本人的文化气质极宜担此重任。今年三月初,蔡先生亲自为书店作宣传广告,为读者签名,向电视记者介绍情况,使这套漫画为中国读者所初步了解。中国漫画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是发展政治讽刺画,近年来幽默画有所发展,但用漫画形式传播知识,还很少进行。我们希望这套漫画将成为一种发酵剂,使内地漫画界有所更新。如是,则其精神上的收益将远大于物质利益了。
三联之叶
蓝菊花